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命世界养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7986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命世界养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命世界养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命世界养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命世界养蚕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知识与技能: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猜这是什么东西?(猜蚕卵)2、教师讲述:产卵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蚕卵又是如何生长变化的。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二、我想知道的问题、说说我们知道的。1、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2、学生汇报。、讨论我们想知道的。1、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3、学生汇报。三、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1、教师讲述:卵是蚕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蚕卵的变化。2、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是什么样的?形状怎样?大小怎样?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四、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1、播放蚕卵孵出的资料片。思考:有什么新发现?2、(用毛笔轻轻把蚕卵分发给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刚孵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并给它取个名字。3、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五、我们一起养好蚕1、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2、教师讲述:大家对养蚕方法和蚕的知识已经有了部分了解。下一课我们将举行领养活动,请大家作好准备。2-2给蚕宝宝记日记过程与方法:学会养蚕。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能够自主的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生长的必要条件。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珍视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学生用:放大镜,直尺,天平。教师用:有关蚕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其他动物幼体的图片资料。教学活动过程:1.引入。蚕宝宝出生已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了蚕宝宝的哪些变化?2.交流蚕的新变化。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描述其他新发现。3.观察蚕宝宝换外衣。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发现蚕宝宝蜕皮的。说说观察到的蚕宝宝蜕皮的过程。蜕皮前后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蚕宝宝蜕皮要用多长时间?你的蚕宝宝蜕了几次皮?记录蚕的这些变化情况。观看蚕宝宝蜕皮过程的录像片。讨论: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将要蜕皮的蚕宝宝是怎样的?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和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差别?蚕宝宝慢慢长大了,谁来给它换新衣服?4.观察身肥体壮的蚕宝宝。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身体的各部分是什么样的。蚕宝宝怎样吃食物?蚕宝宝怎样运动?讨论: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有什么用。量一量蚕宝宝的身体长度。称一称蚕宝宝有多重,比比谁的蚕宝宝大。把你的蚕宝宝画下来。5.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观察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前身体是什么样的,它会做些什么?你能帮蚕宝宝盖新房做些什么?观察蚕宝宝是怎样为自己盖新房的。观察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你有什么发现?2-3我们来抽丝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如何抽丝;初步学会如何测量蚕丝的长度。知识与技能: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悠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抽丝成功的乐趣;感受养蚕抽丝对世界物质与文化交流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过近一个月的养蚕活动,不畏困难,不辞辛劳,终于收获了一个个雪白的蚕茧,那么蚕茧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汇报:蚕茧可以抽成丝,织成美丽的丝织品。二、观看音像资料,产生探究的欲望1.谈话:请同学欣赏一段录像,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2.学生观看,汇报:知道了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历史悠久,传说是嫘祖在五千年前就教会人们养蚕抽丝了,被后人尊为蚕神;我国的蚕丝业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美丽的丝织品是用蚕丝织成的。三、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汇报交流。1.谈话:同学们都知道美丽的丝织品是由蚕丝织成的,那你们知道如何进行抽丝吗?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材料的准备:每组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10分钟的蚕茧、水中滴了一些颜料、一个用硬纸板做成的纸筒。操作要求:先用铅笔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后找出丝头;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操作分工:大家轮流抽丝,每人每次一分钟,其他同学帮着记时及记抽丝的圈数,最后算出总的用时及缠绕的圈数,得出一个茧丝的长度。3.学生分组活动,汇报交流。2-4养蚕经验交流会过程与方法:讨论蚕一生的变化;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难点:能将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教学准备: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二、学习新课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经过了哪些变化?(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2)看书第28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4)学生分组讨论。(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1)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3)讲解: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5)对照书上28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6)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7)小组讨论,进行比较。(8)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三、巩固应用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教学设计1、力在哪里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2 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3 学习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学习制作简易的弹簧称。科学知识1 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2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学习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学习制作简易的弹簧称。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不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 层次2: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 层次3: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探究能力: 层次 1: 不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不能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不知道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不会制作简易的弹簧称。层次 2: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能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不知道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不会制作简易的弹簧称。层次3 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能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能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会制作简易的弹簧称。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2演示:双手同时压饼干盒,饼干盒(物体)怎样了? 探索和调查二、观察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2给力起名称。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三、发现、认识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四、探究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2游戏:弹棋子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记分方法。(板书说明)分组,每人弹三次。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学生进行游戏。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回顾和解释 五、反馈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2、物体形状发生改变以后1、知识与技能: 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形状;能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通过实验体会到弹力的性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弹簧20根、橡皮筋20根、烧瓶一个、橡皮塞一个、玻璃管一个。小黑板四个、钩码20个(每组五个)。塑料尺24个。拉簧4个。健身器一个,录象。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互动目 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教师出示健身器:请学生来讲台来试试谁能把它拉开?学生上台来拉一拉,(这里只要两个学生来做,节约时间)教师:在我们的一拉一松之间,健身器有什么变化?你自己有什么感觉?学生:健身器被拉的时候会伸长,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状,同时在拉的时候手很费劲。教师板书:拉-变长,松开后恢复。手费劲。探索和调查教师:大家说的很好,健身器是用弹簧来做的,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弹簧,你们试试看这些弹簧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教师:下面请你们用手轻轻的拉一拉老师提供的弹簧,观察在一拉一松之间弹簧有什么变化以及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开始拉,然后回答:弹簧在手拉的时候会变长,手松开会缩回去。感觉有点紧、感觉有点费力(教师板书学生的话拉一拉,变长、松开、缩回去“恢复原状”、手感觉费力。)教师:看来弹簧都有相似的性质那么其他的物体是不是也有类似弹簧的情况呢?你们还可以试试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和塑料尺,观察观察是否也是这样的呢?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实验表格学生开始实验,完成后开始汇报。教师:你们在做的时候,整个过程和弹簧相似吗?手又是什么感觉?学生:和刚才的情况基本类似。教师:很好,下面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把刚才三样物品的变化过程总结出来吗?学生:用手拉-形状改变手松开-恢复原来的形状。教师:在形状发生改变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呢?学生:有点紧教师:在松手的时候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学生:好象有股力量拽着它往回缩。教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是这样的的吗?教师做小实验: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皮筋在恢复时产生了什么。在拉皮筋的时候挂上一个勾码,手松后勾码会跟着弹簧缩回的方向移动。然后提问,为什么勾码会随着弹簧一起移动?学生:因为弹簧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有一种力量把它也拉回来了。教师:很好,我们把刚才拉、放健身器、皮筋和塑料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弹性,你们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弹性吗?学生自己来说,教师及时辅导。教师将学生总结出来的结论进行板书。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科学家是这样总结的,教师说出比较严密的定义。在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你们能说说弹力和弹性的区别吗?学生说说区别 。教师总结: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弹性和弹力的区别和关系。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啊都是摸上去软软的,柔柔的物体,你们觉得玻璃烧瓶这种摸上去硬硬的物体也有弹性吗?学生:没有。教师:真的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教师介绍实验过程)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观察完成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见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看见水柱上升,是因为玻璃瓶的压力让水上升。教师总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有弹性,只不过我们的眼睛不容易察觉。教师:刚才我们是请同学把健身器拉开,现在我们比赛一下看谁能拉的更长好吗?谁来试试?学生:开始推荐某人。教师可以多问一句:你们为什么请他?学生:因为他劲大。教师:劲大就能让健身器变的更长吗?学生回答是的教师:确实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试试把,让学生开始比赛。结束后通过刚才的比赛请你们想想,要想让弹簧更长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要用更大的力量,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的伸长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呢?学生: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教师:你有办法通过实验来证明吗?你打算怎么做?学生开始发言,教师给予引导(重点几个问题:1、如何得到具体的数据?2、拉力如何能够确定大小?3、量弹簧变化后哪一段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提示学生为他们准备了那些材料)教师:请你们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设计吧。学生开始讨论并完成实验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你们觉得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将注意点进行板书。学生开始回答,教师评价。同时要求学生在做的 时候用一个拉簧来做时要挂在不同的位置。提醒学生完成后把线连接起来。结束后,教师宣布开始实验并进行巡视和指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实验数据,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让学生把纸放在黑板上。教师提醒学生把线连接起来。学生回答:拉力越大,越长。(这里要先让学生公布他们的数据,否则这些结论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教师:根据如果在第四个位置挂上四个勾吗,你能直接用笔在纸上点出弹簧可能会达到的位置吗?学生来点,完成后教师问你为什么能做到?学生回答:因为根据规律应该在这个位置(这里有个计算的过程)。教师让学生把勾码挂上看看是不是这个位置。挂上后学生会知道这个规律是科学的。教师:那么我们刚才只是挂了五个勾码,如果我们继续挂六个、七个甚至一百个,弹簧还会无限制的伸长吗?学生回答:不会会断掉。教师:下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买或者找一个弹簧去验证一下。反思和解释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教师出示录象:1、在玩蹦蹦球2、骑自行车3、用夹子夹文件一起来分析他们是怎么样工作的?教师请学生在生活去找一找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弹性或者弹力。它们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板书设计: 外力施加弹力外力撤消弹力物体原状形状改变 附件:探究表格皮筋拉皮筋时:画出皮筋的样子:手的感觉:松皮筋时:画出皮筋的样子:手的感觉:塑料尺弯塑料尺时:画出尺子的样子:手的感觉:松塑料尺时:画出尺子的样子:手的感觉:请画出你的设计方案:勾码的个数1235单位:个伸长的长度单位:厘米3、苹果为什么回落地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2 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3 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4 能收集有关牛顿的科学故事,与同学分享。科学知识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2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愿意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2体会到任何的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3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激励学生像科学家牛顿那样大胆想像,热爱科学研究。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能收集有关牛顿的科学故事,与同学分享。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能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不能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不能认识到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层次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不能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不能认识到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层次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能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能认识到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探究能力: 层次 1: 不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不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层次 2: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不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层次3 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能够用水桶做模拟万有引力的实验。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利用课间时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问:为什么我们掷出去的飞机无论多高最后总是落在地上呢?还有哪些现象与重力有关呢?2、活动、思考、回答(提出假设)。3、小组讨论、汇报。 4、挂在树上的苹果,晾在绳子上的衣服也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吗?为什么?5、学生思考、讨论、交流。6、教师总结:原来,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正是这种吸引作用,才产生了上述现象。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探索和调查教师介绍: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物重。物重可以通过用弹簧做的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3、实物演示: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刻度线,如有偏差,必须校正,这一步骤叫做校零。要明确秤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读数时应根据分度值确定准确值和估计值。实际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为了纪念牛顿为科学所做的贡献,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4、学习测力计的使用:学生分组活动。利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5、指导学生利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问: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6、讨论、汇报。三、研究重力平衡现象1、教师提问:在杂技表演中,走高空钢丝的演员是怎样表演的?为什么手持一根金属棒?那根金属棒又叫做什么?为什么走的过程中有点半蹲着而不是笔直的?2、小组讨论:你觉得要使物体平衡需要哪些条件?3、大组汇报:怎样使“独脚小人”站在瓶盖上?4、选取材料动手试一试,验证一下怎样使“独脚小人”站在瓶盖上。5、进行思考、提出假设,选取材料进行实验。6、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物体平衡的条件:物体的重心低和物体的支撑点在重心的作用线上”1、联系生活实际回答7、教师进行总结。 回顾和解释让学生总结出生活中重力的影响有哪些实际的例子。4、摩擦力的秘密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5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6 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科学知识1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2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3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不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不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不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层次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不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不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 层次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能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能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知道生活中应用及避免摩擦力的现象。探究能力: 7 层次 1: 不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层次 2: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层次3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能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已涂上洗洁精)指名一胖一瘦两名男生上台比赛拔河。赛前猜一猜谁能赢,结果大家十分惊讶胖子竟然输了。2师:什么原因胖子输了呢?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见解,师再让胖子说说当时的感受:有力使不上,手上太滑。3师小结并揭题:摩擦力的秘密 探索和调查4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学生举例。结合学生的谈话,教师相机选择一两个与学生实际结合的例子让学生加强体验。5你们想研究摩擦力的哪些秘密呢?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我们先来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二、研究摩擦力存在的条件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呢?小组成员动手实验。请个别小组的成员上台演示实验。师小结摩擦力存在需要的条件,并强调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找一些不同大小、不同种类、不同轻重的物体放在一块比较平滑的木板上,逐渐倾斜木板,比较它们下滑时的摩擦现象。学生观察并汇报。利用手持显微镜观察这几种物体的表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进行假设: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重量、表面的粗糙程度、速度、用力大小等)提问:怎么证明你的假设呢?各小组成员选择一个问题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同时要求每个实验连做三次,记录员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四、探究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师出示投影片,并问: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呢?学生观察后汇报。引导各组动手设计一个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小组成员自由选择身边的材料动手研究并汇报实验情况。小小发现家:(实物研究)师推出一辆自行车,谁能找一找自行车上哪些地方为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而设计的? 回顾和解释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5、降落伞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8 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9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科学知识1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4 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5 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2: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3: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探究能力: 10 层次 1:不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层次 2: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层次3 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托住了降落伞。教师让学生讨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学生开始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在图上用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探索和调查教师:你们想自己制作一个降落伞吗?学生说:想。教师:先让学生分组根据具有的材料设计制作降落伞的方案。学生开始讨论。讨论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制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安全,线段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同。学生分组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并且指导。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到室外测试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可以由一位同学将降落伞伞面对折两次后,在教学楼二楼上往下放降落伞,下面的同学用秒表记录降落伞从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时间。这样各降落伞下降距离可以控制在基本一致的范围内,下降速度快慢也就一目了然。活动时教师应认真组织,更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教师:我们已经制作出了自己的降落伞,你们想让它在天空中停留更多的时间吗?学生回答想教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设想。也就是假设。学生设计实验并形成各自的方案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师生对各组方案进行修正,着重关注各组是否正确控制实验的变量与恒量。(教师提示学生获得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数据不能仅凭一次实验,要通过多次实验获得多个数据后再求得平均下降速度,体现科学研究获得有用数据的严谨性。整个研究的过程同样要注意组织,确保活动的安全。)开始实验,反复几次后获得实验结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 先让学生对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进行假设,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假设。)回顾和解释让学生回去查找降落伞的资料,说说降落伞的种类有多少。说说降落伞的原理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