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家乡的红橘教案 西师大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7957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家乡的红橘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家乡的红橘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家乡的红橘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家乡的红橘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 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 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个红橘。 2. 向其他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材简析 关于家乡,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它的一山一水总是那么令人牵挂。或许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或许是淳朴的父老乡亲,或许是独特的风味小吃 家乡的红橘一文就透过小小的红橘,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乡情、深深的自豪感。让我们也随着那深情的笔触一起去品味吧! 全文分六段,第一段写家乡在长江边,有成片的橘园。第二段写春天时节,红橘的叶片在阳光下闪光。第三段写四五月份,橘子树长出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香醉人。四段写秋天,橘子树结出的青色果实惹人喜爱,但吃起来又酸又涩。第五段写十一月左右,红橘成熟了。第六段总结全文,指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建议用12课时完成。 绿绿的叶片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呀!轻轻地读一读吧! 呀,红橘的花儿原来像茉莉一样可爱!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巧、洁白的花朵儿,仿佛真的闻到了那清新、醉人的香味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的观察细致、描写细腻。 想象一下吧,又大又饱满的青色果子挂满枝头,多惹人爱呀。瞧,连树枝也乐弯了腰! 成熟的橘子像一个个可爱的红灯笼,作者的观察多细。橘皮上的小窝窝,“鲜嫩的、金黄色的瓤”多诱人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体会。 本课的生字要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如比较记忆法、增减部件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 课后第1题:文章语言清新优美,洋溢着浓浓的家乡情。可以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红橘的可爱和作者的情感,背诵也就有了基础。所以,以读导学,以读导情是适宜本文的学习方法。 课后第2题:本文以时间顺序介绍了家乡红橘的生长情况,先写初春时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花,再写秋天未成熟的果实,最后写十一月时成熟了的果实,体现了红橘的可爱。教学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这对自己的有序表达也有帮助。 小练笔:描写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进行介绍,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就可以了。 自主积累:对这样的练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主积累好词佳句,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 教学设计参考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 (出示一红橘)孩子们,这是什么?关于它,你能说些什么呢? (颜色、形状、味道、产地) 2.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揭示课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眼里的红橘又是怎样的。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1. 自由朗读课文,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不理解的问题。 2. 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 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 三、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自由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些什么。 2.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看看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3. 再读课文,思考各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品读课文,感受可爱 1. 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它的可爱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认真读读课文,找到答案。(提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一定顺序来写的。那好,答案就在我们的课文中,按这样的顺序仔细找一找。) 2. 交流自学情况。(相互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红橘的可爱)(1)春天,常青的橘叶在阳光下闪着光。(2)四五月,橘树长出小花,小巧、洁白、清新、朴素,花香醉人。(3)秋天,肥实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树枝,人见人爱。(4)十一月左右,果实像一盏盏红色的灯笼沉甸甸的把枝条越压越弯。金黄色的橘肉鲜嫩、甘甜,使人心里舒畅极了。 3. 是啊,每一个阶段的红橘都有它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末段) 五、活学活用,模拟描写 1. 回忆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2. 品读文中的优美词句。 3.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 4. 把选择相同水果的同学分为一组,讨论它的可爱之处。 5.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相互补充。 6. 独立思考怎样完成习作练习。 7. 完成习作草稿,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 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课 瀑布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 能联系生活实际经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瀑布的美丽、壮观。 教学准备1. 课文配乐朗读的磁带、教学挂图。 2. 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有关瀑布的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 教材简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它的磅礴气势令世人惊叹。而今,在叶圣陶先生眼中,瀑布是“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是“一座珍珠的屏”,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不一样的描写同样给人美的享受,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诗语句优美简洁、比喻形象生动,从声音、颜色、形状三方面展示了瀑布的美丽、壮观。而形象生动的比喻及融入其中的真情又为本诗增添了无尽的美感与韵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的深意,体会其蕴含的情感。 此外,诗中三小节的观察点都不同。“还未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说明作者离瀑布还比较远。“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说明作者已走过一段山路,能远远地望见瀑布了。“站在瀑布脚下仰望”说明作者已来到瀑布脚下,在近处欣赏其壮观景色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由远及近的表达方式。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瀑布的美丽、壮观,能在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建议本课用12课时完成。 浪涌岸滩、风吹松林,多么美妙动人的声音,可谓先声夺人! 把飞流而下的瀑布比作“千丈青山”上的“一道白银”,形象、生动,既写出了瀑布的颜色、样子、所处位置及飞流而下的气势,又展示了青山、白水相间的色彩美和瀑布飞流而下的动态美。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也流露其间。 把流动的瀑布比作缀满珍珠的屏,多有意思呀,我们似乎也看见了那亮光闪闪的瀑流。可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加以引导。珍珠色白、形圆,晶莹透亮,光泽耀人。瀑布顺着山势飞流而下,与岩石撞击,水花飞溅,阳光下,也是晶莹透亮,十分动人。 本课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仰”字中间不要多写一横或一撇。 课后第1题:旨在引导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同时,也积累一些美词佳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课后第2题: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感受诗句的优美,体会比喻的妙处。随后,再引导他们思考是否还有类似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具体分析见“解读与提示”。) 课后第3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写作顺序(由远及近)。 选做题的安排,体现了语文学习应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点。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学生应该有话可说,应鼓励他们学着作者的样儿,借助比喻,大胆想象,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表达出来。(建议举行“我们眼中的瀑布”活动,通过搜集古今诗人、作家对瀑布的描写,体会其意思及情感,并进一步交流、体会,以此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教学设计参考一、解释课题,直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儿?(出示瀑布图)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描写瀑布的诗,看看作者眼中的瀑布又是怎样的。 二、粗读课文,自主学习 1. 自主朗读全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诗句。 2. 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同桌相互交流。 3. 交流自学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以巩固对字词的理解。 4. 初读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三、细读课文,体会蕴意 1. 你特别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 2. (出示需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的诗句)真是太巧了,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些诗句。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品读品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文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体会比喻的妙处。)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3)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4)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3. 多美的诗句呀!形象、生动的比喻的确作用不小。下面,大家自由地品读品读。 4. 此时此刻,你一定和作者一样,被这壮观的景色所陶醉、所折服。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 多么令人陶醉的景色啊!想办法记住这优美的诗文,记住这美丽壮观的瀑布吧。 6. 你的记忆方法是什么?可以介绍给别的小朋友吗?(询问记忆方法,引出理解记忆法,引出三小段观察点不同的问题。) 7. 真棒!看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找到三小节之间的联系,理解记忆,效果真不错。 四、 再读课文,巩固理解 1. 完成课后练习。 2. 自主活动:我们眼中的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