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1教案 鄂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71705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1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1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1教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1教案 鄂教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教学重点: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教学难点: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师深情背诵课文第三段。3.出示课题,齐读。二、整体感悟: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三、精读课文: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2.指名读课文第二段,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平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平静”,配上音乐,学生自己读读。4.交流读,引导学生抓住“横卧、笼罩、屹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注意及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5.师生对读,请学生体会朗读成功的原因,总结学法。 理解重点词句。 读出人们的心情。 选折合适的音乐。6.自由读读第三段,在学习小组中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7.交流理解的词语,并读读该句句子。8.师归纳板书:闷雷滚动,出现一条白线,人声鼎沸、沸腾。9.重点交流“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10.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配乐诵读,学生自由选折音乐,组成小组读读。11.集体学习课文最后一节师生对读。四、拓展、探究1.关于钱塘江大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并试着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具体。说话练习:“钱塘江有着( )的大潮,( )。2.仿写雷雨出示媒体“雷电交加”的景象。出示要求: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雷雨的气势。五、回家作业: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写完整。2.收集世界奇特景观的资料、图片。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1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说教材观潮一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说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说目标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2.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是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教学难点是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说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1.导入: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知道钱塘江大潮?见过吗?2.放录像,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3.请学生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四、通过“读、悟、议、赏、再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1.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4.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6.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五、结束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六、作业设计:让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说效果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