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1教案 浙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71443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1教案 浙教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刻苦钻研,编写了本草纲目;教育学生学习李时珍刻苦钻研、认真实践的精神,从小爱科学、学科学。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积累”“流传”等词语造句。3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体会本课层次清楚,意思连贯的写作特点。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课文的第三大段写的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2指导学生按小节的内容体会事物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三、课前准备1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若干。2李时珍上山采药和他刻苦的钻研等相关图片。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和要求1分析课题,检查预习,处理生字词,学生质疑,使学生初步了解全文。2分析阅读第一、二段课文,使学生了解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并跟随父亲学医,这是他日后研究医药的良好条件。二、教学过程1分析课题。从电影李时珍引出课题。简单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2检查预习情况,提出生字词进行教学。本课生字词共有10个。通过字词幻灯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读音、字形、笔顺和字义掌握的情况。其中“诊”容易读成“zhn”,与“珍”相混;“判”与“叛”,“译”与“泽”字形容易相混;“对症良药”、“药效”、“严寒酷暑”等词语与理解课文关系密切,可以在讲读课文时进一步讲解。3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把不懂的地方划出来,并且要求学生初步说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4学生质疑。5分析阅读第一段课文。指名读第一小节,使学生了解这一段介绍了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从小就立下了为穷人治病的志愿。提问:(1)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是伟大的呢?(板书: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哪些条件使李时珍立下了为穷人治病的志愿?(板书:立志行医)小结: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对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科学地、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学的成就,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世代行医”这一词语说明李时珍立志行医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救死扶伤”这一词语说明李时珍从小就懂得了做一个医生的意义。这两点是李时珍立志行医的条件。6分析阅读第二段。指名读第二小节,使学生了解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医,从二十二岁起就开始给人看病,为他日后深入研究医药打下了基础。提问:为什么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当医生,后来又同意他学医了?这说明了什么?小结:“鄙视”是看不起的意思。在旧中国,有钱有势的人看不起医生的行业,所以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当医生。可是父亲的反对并没有动摇李时珍学医的决心,他“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主动地向父亲学习。在父亲遇到“疑难病症”时,他能说出“对症良药”。因此,父亲同意他学医了。这说明李时珍学医的决心大,非常用心,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连反对他学医的父亲也被他刻苦学医的精神感动了。(板书:跟父亲学医)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和要求1分析阅读第三大段,使学生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2按小节内容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总结全文,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写出本草纲目。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1)朗读第一、二段课文。(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2分析阅读第三大段。(1)指名读第三小节,使学生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提问:这一小节的第一句起到了什么作用?(板书:研究药物)李时珍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板书:发现:无 缺 错)怎样才算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板书:完善:添 补 改)小结:“一面一面”表示并列的关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写的是行医,下文该写研究药物了。有了这样的句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旧的药物书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李时珍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发现了它们的缺点,决心要编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完成这样一个工作是非常艰巨的。(2)指名读第四小节,使学生体会李时珍采药时不怕困难、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的精神。提问:这一小节第一句起什么作用?(板书:亲自采药)李时珍亲自采药表现了什么精神?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板书:不怕不怕不怕困难饿了天黑了废寝忘食品尝、判断刻苦钻研、不怕牺牲访问了学到了虚心学习(利用幻灯演示这一部分板书)指导复述:幻灯演示“李时珍上山采药”,一边观察图画,一边复述。小结:李时珍亲自采药,亲口品尝药材,表现了他不怕困难、刻苦钻研、不怕牺牲的精神。他虚心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集中了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这些活动为他编写本草纲目作了充分的准备。(3)指名读第五小节,使学生了解李时珍用了二十七年编写成的本草纲目,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提问: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小结:本草纲目比较完善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工作者、广大人民群众和李时珍一生行医采药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和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板书:编写本草纲目)3指导分段、概括段意。(1)利用板书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2)把内容相近的小节合并起来。第一小节写李时珍立志行医。第二小节写李时珍跟父亲学医。第三、四、五小节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经过和结果。(3)分段,概括段意。4总结全文。(1)归纳主要思想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立志学医,他经过反复实践、刻苦钻研,终于编写成本草纲目,说明他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指导学生懂得用关联词联系上下文的写作方法。课文中用“一面一面”、“不但还”等关联词语把上下小节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得文章层次清楚,意思连贯。5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用“积累”、“流传”等词语造句。(3)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附板书: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立志 学医 著书本草纲目研究 采药 编写幻灯片:发现:无、缺、错 不怕不怕不怕困难完善:添、补、改 饿了天黑了废寝忘食品尝、判断刻苦钻研不怕牺牲访问了学到了虚心学习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李时珍 2教学反思 浙教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站在读者、作者、编者、教者这四个不同的角度去钻研教材,我重新设计了本课的教学。一、学生经验为起点,丰富学习资源,拉近“生”“本”对话的距离。本课内容是真人真事,但是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李时珍的不怕艰苦,不怕危险的精神难以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如果仅仅利用第一课时导入的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人物,学生不会有较深的体会。因此,课前,我利用中午语文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李时珍的书籍,上网查阅李时珍的资料。这样的教学设计,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相关知识背景,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距离,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二、以自主置疑为切入点,捕捉学生兴趣点和难点,以学定教。在以往的备课中,我们常常设计一连串的问题给学生。这些问题并非生活中的原始问题,也不是学生提出来的,是教师为了教学而精心“设计”、“加工”出来的,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甚至还会扼杀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外相关资料及初读课文后,说说为什么称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而引出本草纲目一书。然后要求学生围绕这本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1.这是一本怎样的书?2.为什么要编这本书?3.他是怎样编写这本书的?最后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品读课文,合作探究,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使教学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的局面。三、深研读、析其疑根据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个研读专题进行自主阅读。例:师:你解决了哪个问题?从哪些句子中得到启发的?出示: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药性和药效;还有一些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说说一部比较完善的哟啊物书是怎样的?再来看看这句话的标点,能不能调换次序?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强调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又重视了学生言语实践,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时,我让学生说说你从李时珍编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找找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为什么令人感动。生:我感受到了李时珍编书的艰难。我是从“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中体会到的。生:我深深感受到了;甚至编书所经历的危险。我是从“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这儿体会到的。生:我感受到了李时珍的虚心,他本来就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还要访问老农、渔民、猎人。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本设计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悟,让他们带暗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课文,让他们在文本和自己内心中走了个来回,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对话解决了问题,更深刻感悟到李时珍不怕艰辛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及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是“学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