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69349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4随读生只要求能读懂课文。导学重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导学难点: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课前准备:字词卡、傣族风俗习惯的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过程检查预学案1、了解傣族的泼水节2、通过上网或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傣族的风俗习惯。导学案:(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板书:心连心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三)自学生字、新词。(四)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泼:念“p#”,不念“b#”。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2字形: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3解词: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4熟读本课生字词。(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六)作业。1写生字各一行。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难忘的泼水节 泼洒 祝福周总理 泼水 祝福健康长寿 傣族人民 第二课时(一)巩固复习生字词。(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读后回答:(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今年”是指哪一年?(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板书:1961年(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龙船、花炮)(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四)学习46自然段。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1)这段有几句话。(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3)全班齐背。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六)作业。1订正听写中的错误,每个词改三遍。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填量词。一( )花炮 一( )龙船一( )花瓣 一( )象脚鼓板书设计:难忘的泼水节 泼洒 祝福周总理 泼水 祝福健康长寿 傣族人民共渡泼水节(幸福、难忘)附送: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雨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这是一首描写雨后儿童嬉戏玩耍的诗歌,意境优美,基调欢快,比较适合朗诵和训练说话。诗歌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玩水时“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2、认识课文中的部分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3、鼓励同学们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重点。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设计思路:以读为本贯穿全课。在读上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说话训练、理解与想象穿插其中。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教学准备:卡片、录音机、儿歌水花花、泥花花磁带教学流程:第一阶段:导入阶段(启发思维,唤起学生生活体验)1、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看看谁能借助拼音把这几个词语度的又快又准!(展示词语:雨后广场水花糟糕)理解“糟糕”:糟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给大家讲讲呢?(师及时点拨,随时鼓励)3、看了这几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事呢?说给大家听听吧!(生畅所欲言)设计意图先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大门,引起学习兴趣,如果有的学生读过这首诗歌,按照本诗的内容去讲故事,那也很好,顺势引导。这样的导入设计,既认识了生字,理解了“糟糕”这个词,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引起学生阅读兴趣,顺利引入课题,可谓“一石多鸟”。师:大家都曾有过玩水的快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诗,说不定,诗中还有我们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呀?(板书:5 雨后)第二阶段:朗读阶段。一、攻克第一关:正确朗读。1、听读,初步感知。2、领读。3、自己读(学习方法: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4、读给大家听,喜欢哪节读哪节(师生互动评价,标准是是否准确,有无掉加字)。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非常高,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会独立解决,因此,完全不必老师扶持,该放手时就放手。二、攻克第二关:流利朗读。师:喜欢这首儿歌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自由说,注意强调说完整)把诗歌读熟了,读流利了,就会更喜欢了。1、合作读,互相读读比比(标准是是否熟练,声音是否大)。2、比赛读,请人代替老师和大家比赛读。3、师生接龙读。设计意图读的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会争着独立朗读,不太自信的同学可能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朗读,合作朗读的形式可调动每个学生的朗读兴趣,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又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目的。三、攻克第三关:有感情朗读。师:咱们一起读了,老师真快乐,大家快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歌里的小朋友快乐吗?(播放儿歌水花花、泥花花)是啊,雨中的小朋友真快乐!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小节,看看大雨过后,广场上玩水的小朋友快乐吗?1、哪一句看出来了?(发散思维,积累语言,指导说话“快乐得还像一样”。)2、大家说得真好,他们的确很快乐,自己试试看谁能把他们快乐的心情读出来。3、自己试读。4、组内读,读得好的别的小朋友可以给他加上动作演一演。5、请小组表演读,好的给配上音乐。(乐曲未完,大家闭眼听,脑子里过电影别的小朋友会怎样玩水,说一说)设计意图听儿歌是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小朋友尽情玩耍的快乐心情,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奠定了感情基调,又趁机让学生放松身心,起到了休息的作用。而学生的表演则把课文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调动起来,再来朗读,更加有感染力。给读得好的同学配音乐,既提高学生兴趣又渲染气氛,最后达到曲终意未尽的效果,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开发。第三阶段:课外拓展阶段。布置个性化作业(任选一题):1、背一背:把你喜欢的小节背给同学或父母听。2、画一画:把小朋友雨后玩水的情景画成一幅画和同学们交流。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在这里布置了两个个性化作业任学生选择,也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具体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