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教案3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64603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教案3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教案3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教案3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赵州桥教案3 鲁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情感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2.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教师板书:赵州桥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二、自读课文。1.带着问题读课文。(1)读准字音、句子。(2)了解课文大意。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3.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读生字。(2)指名读新词。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3.学生可同桌交流。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五、指导书写。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2.师范些,生练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二段:(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学生默读、勾画。(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仿照课文写句子。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C.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三、结尾升华。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四、指导背诵。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五、课后拓展。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板书设计: 赵州桥世界闻名雄伟、坚固、美观智慧才干历史遗产课后反思:近期以来一直在练习分段,学生的能力大有提高,对于这一类较简单的段落结构能正确判断。有了分段的基础,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许多,过渡句是可以找出来的,但是很多孩子还是没有掌握它的作用,又进行了指导。仿写“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子,学生的思维还是不够活跃,写得较简单,但是结构基本正确。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路旁的橡树 1教学反思 人教版路旁的橡树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通过寻常小事,不寻常的处理方法,感染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时,我有意引导学生对工人与工程师语言进行感悟,但学生们诞生了另一个精彩。一个学生说课文主要讲工程师和工人们为了不砍橡树,就把公路修成了马蹄形。这时另一个学生表示反对,他认为工程师想砍树,是在工人们的影响下才改变主意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于是我向学生了解他们的看法。有七八个孩子同意后者。于是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找到自己的根据。孩子们找的很认真,不一会,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来了。认为前者的孩子首先找到的根据是工程师说: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说明他认为计划是最重要的,意思是要砍掉橡树。马上就有孩子反驳:“请读这一句:他长久地看着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如果他想砍掉橡树,还会长久地看橡树吗?说得多好。我马上对孩子们说:“读读这一句,想想他在想什么?”一个孩子说:他在想计划是不能修改的。另一个孩子说:他在犹豫。一个孩子说: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他不想砍掉橡树,也不想修改计划,正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工人们的话让他做了决定。于是我们又一起读了这两段。孩子们肯定了这种想法。于是我们看他们这样做得到了怎样的结果,一个孩子提出什么是高尚的心。很多孩子自动举手回答了他的问题。然后我们再回到课文中,让孩子们找出哪些句子能表现他们的高尚,孩子们很快找到了,并且谈到了自己的体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了句子。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我微笑地听着他们的见解。一个个重要的句子就在他们的辩论下轻松地解决了,最后孩子们达成了共识:工程师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篇课文就在孩子们的朗读感悟中学完了,大家都感觉很轻松。字词也没有象原来那样查资料的方式来理解,而是溶入了每个人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