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语文A版二下《木兰从军》word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6260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语文A版二下《木兰从军》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语文A版二下《木兰从军》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语文A版二下《木兰从军》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语文A版二下木兰从军word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活动方案】活动一:读读说说1、大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读3遍。2、小组内轮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抓住词语或句子体会)3、理解“征兵、焦急万分、为国分忧、女扮男装、赫赫战功”活动二:学习生字1、 自己读一读生字,再组组词。2、 说说你认为难写的或容易错的字。3、 重点学习“病、将”【检测反馈】书写习字册一、导入。1、小朋友,自古以来,古今中外涌现很多让人千古传诵的英雄人物,你知道有哪些?(刘胡兰、大禹等)2、瞧,这位手持银枪的女英雄,给你留下什么映像?(威武)。她就是花木兰(出示第一段)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非常威武、很神勇)3、我国古代重男轻女,男的可以学习、劳动,当兵打仗;而女的只能在家中绣花,做家务。木兰不仅像男孩子一样当兵打仗,还成为一位女英雄,她的故事为人们广为传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2课:木兰从军。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齐读。4、从军就是当兵。5、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为什么从军?怎样从军?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1、读词2、读课文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回答题目中提出的?)三、自主尝试,学习生字活动二:学习生字4、 自己读一读生字,再组组词。5、 说说你认为难写的或容易错的字。6、 重点学习“病、将”第二课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活动方案】活动一:1、 读一读第2节,想想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找找有关的句子,把它画下来,练习读好它。2、 小组交流活动二:1、读一读第4节,想想将士们为什么惊讶?他们会对木兰说些什么?2、小组交流【检测反馈】一、 直接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生齐读课题)二、 巩固练习1.选出正确的读音:将士(jing jing) 燕山(yn yn) 将军(jing jing) 燕子(yn yn) 华山(hu hu) 中华(hu hu)朝阳(zho cho)东升 朝廷(zho cho) 2.认读词语:将士 英雄 朝廷 紧急 征兵 出征 胜利 惊讶 焦急万分 年老多病 替父从军 三、质疑课文1、师:观察两副图片,她们是谁?说说有什么不同?师: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不同的花木兰。师:对花木兰的变化,你有什么疑问?(生:为什么一个文静俊美的姑娘会变成英勇善战的将军?)2、师:课文中告诉我们原因了吗?(为了替父从军)板书: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四、学习第二自然段。师:她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呢?在课文里找答案吧!活动一:3、 读一读第2节,想想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找找有关的句子,把它画下来,练习读好它。4、 小组交流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1、(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吗?如果父亲去当兵(危险),为什么?这时木兰(焦急万分)(1)师:什么是“焦急万分”?(2)谁来读好这个词?(3)木兰为什么焦急万分?你能用焦急的语气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点评)2、木兰不放心父亲去从军,也舍不得弟弟去,从这里你发现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木兰对父亲有一份孝心,对弟弟有一份爱心,这就叫板书:爱家人3、请小朋友再读读这段话,想想木兰替父从军还有什么原因?2、点红“自己理应为国家分忧。”(1)“理应”是什么意思?(2)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木兰想到的是自己的国家。但在当时,应征入伍,当兵打仗是男儿的事,女孩家一般留守家园,不在征兵的行列中,如发现女子当兵会被杀头的。木兰在国家忧患之际,没有袖手旁观,她以国家利益为重.(3)从这里你可以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爱国家)谁能读好这句话?4、就是因为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她才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如果你们是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会同意她从军吗?为什么?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5、你现在就是木兰,选择一个家人(父亲,母亲,弟弟)练习说服他。(同桌练习,再指名说)师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弟弟,学生扮演木兰,师生配合表演说。6、你们这群爱国爱家的小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指板书)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女英雄,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位女英雄吧!(齐读)四、学习第三自然段。引读:木兰说服了家人,替父从军,她告别了,披,跨,渡,过,来到了。在多年的她为国立下了。1、出示:“她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同学们读读这段话。同学边读,老师边点红句子中的动词,问:看,老师点红的都是什么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从一系列的动作中,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当时的场面)2、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看看木兰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吧!(看图片课件)3、你看了有什么感受?(指名说)4、小朋友们仔细读课文,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木兰的勇敢?(出示:多年的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是“赫赫战功”?谁来读好这个词?师:在十二年的征战中,木兰凭借她的勇敢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战场上光凭勇敢是不行的,还需要(坚强和智慧)师:木兰不仅勇敢,还很聪明,这就叫板书:英勇善战。5、再次齐读第三自然段。五、学习第四自然段。1、十二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当时的朝廷要给她一个“尚书郎”的高官,要给她“百千金”的赏赐,但木兰都一一谢绝,回到家乡后,她是什么样的?活动二:1、读一读第4节,想想将士们为什么惊讶?他们会对木兰说些什么?2、小组交流交流:1、(指名读)2、(点击“惊讶”),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惊讶?(指名说)(师出示木兰着女儿装的图片)3、与将士们朝夕相处了十二年,在将士们的眼里木兰是一个威风凛凛、英勇善战的将军,可现在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羞羞答答、文静俊美的姑娘,他们怎么能不惊讶呢!(学生说)如果你是这些将士们,你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呢?谁能把将士们的惊讶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4、花木兰胜利回乡,乡亲们见到她会怎么说?(请生表演)5、齐读全文。六、总结全文。1、师:让我们用赞美的自豪的语气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出示: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师:是啊,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女英雄,我们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多的女英雄,例如,(出示历代女英雄的图片课件)在当今社会,依然有许多了不起的女英雄,例如(出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女人物的课件)。2、我们为这些女英雄骄傲,为花木兰骄傲。让我们深深记住一个响亮的名字:花木兰。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爱家人 替父从军英勇善战 爱国家 赫赫战功 附送:2019-2020年语文A版二下朱德的扁担word教案一、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出产、扁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板书朱德。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 简介朱德。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4课件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课题中“朱德”“扁担”两个词里的四个字都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其中有三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利用图片,随着出示课题分散识字。这样字不离词,音、形、义紧密结合,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好。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自由读课文。 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集体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井冈山同志一支队伍不远 生产草鞋打仗 (1)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要求: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 (2)开火车认读。 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斗笠”? (2)“会师”“朱德记”“不料”是什么意思?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贴有“斗笠”词语的斗笠实物或课件。 一起读读这个词。 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的。用来遮阳光和雨。 出示总司令带着一支队伍在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的图片或课件。 你们看,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队伍会合了,书上用的是什么词。(会师) “会师”就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 让学生看书上插图。 “朱德记”三个字写在哪儿呢?(扁担上) “记”在这里表示标志、符号。 在扁担上写“朱德记”表示这根扁担是谁的呢?(朱德的)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 板书:心疼敬爱 (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 (1)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 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5教师小结:战士们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发和大家一起去挑粮,天黑了才回来,晚上还要研究工作,实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坏了他,就劝他不要去挑粮,可他还是坚持跟战士一起去挑粮,战士们看着心疼,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