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蜀鄙之僧教案 语文A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6095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蜀鄙之僧教案 语文A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蜀鄙之僧教案 语文A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蜀鄙之僧教案 语文A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蜀鄙之僧教案 语文A版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正确断句。2、 读熟课文,理解文言词汇,理解句义、文义3、 读懂课文,感悟“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教学重点:1、 诵读,增强文言语感2、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揣摩字义,感悟文字中蕴涵的人物情感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2、 积累文言词汇,增强文言语感,会初步地运用文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 直揭课题齐读课题二、 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 初读课文1、 自由读文(读准)2、 指名连读(读通)3、 全班齐读(试着把自己的理解读进去)4、 教师范背(边听边找,边找边划,蜀鄙之二僧各有什么目标?他俩的目标相同吗?)四、 精读课文(一) 目标同,而志坚程度不同1、 扣“欲”(1) 抓句:蜀鄙之二僧的目标相同否?乃是?贫者曰?富者曰?(男女生分角色读)“吾欲之南海”“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其间弄请“之”即“去”,比较“吾欲之南海”与“吾之南海”的不同,理解“欲”还在计划之中,思考之中。)(2)比较:贫富二僧皆欲之南海,但富者之“欲”与贫者之“欲”又有何不同?(a、买舟而下与一瓶一钵买舟即租舟)(b、数年来想得久、犹豫了很久、思考了很久)(3)猜想:想想,富者因何而犹豫?他担心一路上可能会如何?用四字词语来说!看来,富者是被可能出现的困难怎样?“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去”即“距离”)2、 品“语”贫者语于富者曰(1)引出:富者在担心、犹豫中度过了数年,那贫者在说出自己的计划时,也在犹豫、徘徊吗?看他怎么说出自己的计划的?(2)释词:“语”即“告诉”(3)引读(4)品析:“何如?”明明是“贫者问于富者曰”,却说“贫者语于富者曰”呢?3、人物立向学到这儿,子以为“蜀之鄙此二僧,其一,其二。”(二) 结果异,因意志毅力不同1、了解结果看来,蜀鄙之二僧虽目标相同,但志向坚定的程度不同,所以,故事的结果怎样?(1)犹未能也。(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释句(3)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之)告富者。富者有惭色。释词:有哪几个字的意思,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2、学生质疑蜀鄙之二僧目标相同,其结果却截然不同,此时,尔等更想知道什么?富者亦如此,有一句话,其反复说了两次,哪一句?3、品句“子何恃而往”(1)子/何恃而往?/A、释句:点明“恃”意B、想象:本应“子恃何而往”,富者将“何”倒置到“恃”之前进行强调,看出他嘴里在问,心里却在说什么?(2)子/何恃而往!/A、点明句意:言下之意是什么?B、老师带读:C、个性朗读:现在,富者肯定满脸写着什么?4、品味“足矣”A、引入:不管富者如何怀疑、不屑,贫者回答的就是一句话“吾一瓶一钵足矣”B、引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贫者竟曰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竟曰富者不能至,而贫者竟曰贫者一穷二白,竟曰贫者仅一瓶一钵,竟曰C、练说:“足矣”二字,贫者说得怎样?他走得也如此轻松吗?在去南海的路上,你就是那位贫者,你一路上有何经历,请截取一个画面描述给大家听!(师用文言文与生交流)5、凸显中心试想,第二年,如果富者第三次对贫者说:“子/何恃而往?/”,想想,贫者会说什么?用笔记下来,如果你用白话文来写肯定驾车就熟,如果你愿意用文言文来尝试尝试,那更好!五、 拓展课文1、 延学尔等聪明乎?聪明也!贫富二僧虽目标同,却结果异,乃是因两者意志、毅力不同也!彭端淑在原作中,对其子侄就明白地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1) 试读,揣摩文意。(2) 你知道了些什么?今后,尔等欲如何为学?(3) 齐读2、挖掘“有志者事竟成”之深意富者也是悔不当初。“越明年,富者欲之南海,亦曰:吾一瓶一钵足矣”,你们以为如何?3、由文及己作者在文尾对大家说:“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释句,点明“僧”为“贫者”)我们自己对自己大声地反问一句“吾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我们自己对自己坚定地提醒一句“吾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蜀鄙之僧教学反思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媒介。蜀鄙之僧就是一篇文言文,是一篇传诵已久的佳作,很富有哲理。语文版的教材将其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学习。我想一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文中所蕴涵的哲理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多,虽然前面有学习刻舟求剑、狐假虎威、郑人买履等文言文的基础,但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仍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我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在朗读时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首先学生听老师范读,老师读时尽量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然后指导学生读通顺。此阶段的练习,我采取带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我理解我读等多种形式。学生读得兴致盎然。我还注重对长句、难句的反复练习。如让学生说说会读哪些句子或者哪些句子读起来还有困难,如: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样的长句多练习。榜样从学生中来,问题也从学生中来,练读效果较好。第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文中两次出现“子何恃而往!”两个“子何恃而往”的标点是不一样的,我强调读的语气应该是不同的,要读出二僧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读这个句子时,我还通过理解内容提示学生读出不同语气。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能读通句子,正确停顿,较轻松愉快。学生在学习了本课之后,能够与自身的行为相联系,鞭策自己从小不仅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行动。我想这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熟读课文确实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深入钻研教材,扎实教学,把每节课上得更精彩。学生学得更轻松。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教案 语文A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万物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万物的兴趣。2.了解蜗牛“慢条斯理”特点的具体体现。教学准备:生字卡;课前搜集有关蜗牛的资料;观察蜗牛的活动。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揭题1.出示谜语:一头小牛黑溜溜,无角无尾不拉犁,背着房子很自在,拖拖拉拉慢慢走。2.同学们,蜗牛是一种很常见的动物,你能说说蜗牛有哪些特点吗?(相机板书并理解“慢条斯理”)3.通过观察和课外阅读我们对蜗牛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全面地了解它?让我们走近它吧!(将课题补充完整)4.激疑: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介绍了蜗牛哪些特征和习性?(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蜗牛的生活是慢条斯理的?2.指名答思考题。3.指名读课文。(1)检查正音。注意以下生字的读音。泌(m)灼(zhu)盹(dn)嗅(xi)卵(lun)(2)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灼热:像火烫着一样热。黏液:黏稠的液体。腺:生物体内能分泌某些化学物质的组织,如人体内的汗腺和唾液腺,花的蜜腺。自食其力: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课文介绍了蜗牛哪些生活习性?(爬行、睡觉、吃食、繁殖、栖息)2.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给课文分段。四、识记生字词1.自由识记。2.交流记忆方法。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灼”的右边部分是“勺”,不是“匀”。“盹”注意与“吨”区分。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介绍了蜗牛哪些生活习性?二、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1.分组自学课文。找出介绍蜗牛生活习性的词句。2.讨论交流。(1)蜗牛是怎样爬行的?黏液有什么作用?(2)蜗牛大部分时间不动,待在壳内睡觉。那么它们睡觉有什么特点?(3)蜗牛吃食、繁殖和栖息方面各有什么特点?(4)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哪些地方令你感到吃惊?3.练习:加上合适的关联词。(1)( )蜗牛背着房子走,( )我们不会认为一小时爬行4米太慢。(2)( )蜗牛的视力不好,( )它的嗅觉很灵敏。(3)( )蜗牛的牙磨坏了,( )会长出新的。三、感悟蜗牛的“慢条斯理”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蜗牛的生活是慢条斯理的?2.讨论交流思考题。3.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一问一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问一答,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蜗牛“慢”的特点上来了。)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读出疑问与惊讶的语气。四、拓展延伸1.课文介绍了蜗牛的习性,谁还搜集了有关蜗牛的其他资料?补充介绍资料。补充介绍:蜗牛除了钙质硬壳以外,全身都是软软的,但它的力气可大呢,能背动比自身重20倍的东西,能移动比自身重210倍的物体呢!2.“蜗牛的自述”:以第一人称复述课文,深化理解,练习表达。五、作业1.选择正确的答案。破折号的作用有:注释说明;表示声音的中止、停顿、延长;表示话题转移;表示语意的递进。(1)这“地毯”是它自己铺的一条黏液做的“地毯”。( )(2)观察蜗牛是挺有趣的假如你能找到它们的话。( )2.练笔:观察一种动物,抓住特点写下来。板书: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爬行 一小时只能走大约4米睡觉 灼热的阳光,下雨,整个冬天生活习性 吃食 整天吃,连吃几个小时不感到饱繁殖 卵产在洞里,几十粒到上百粒栖息 潮湿的地方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课文介绍了蜗牛爬行、睡觉、吃食、繁殖和栖息等方面的习性,以及一些生理特征。课文知识性强,但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万物的兴趣,并学习表达观察所得。课后的两道思考题紧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理解课文的内容可根据这两道思考题,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二是感悟蜗牛慢条斯理特点的具体体现。文章语言浅显易懂,应尽量让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学课文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了解蜗牛“慢条斯理”的特点。课文中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介绍,但并不完全,可让学生补充介绍观察所得和搜集的资料,使他们对蜗牛的了解更全面、更详细。可让学生改变人称,以蜗牛的身份进行 “自我介绍”。既让学生对蜗牛这种动物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材料的能力。不足:由于是代班上课,对所教对象了解不多,个别学生对我的教学方式不适应,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较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