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1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53516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1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1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1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1 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背诵三首诗。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情感目标:初步掌握每首古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古诗鹿柴。教学步骤:一、导入。“柴”的读音是“zhi”,鹿柴是地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鹿柴。王维,唐代山水诗人的代表之一,他还是画家、音乐家。他的诗以写山水为主,画面感强,对声音敏感是他的诗的特点。鹿柴是王维的辋川集20首中的一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鹿(l)柴 返(fn)景 复(f)照 青苔(ti)2检查自读情况。3教师范读。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理解第一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2)读整个诗句,说说“但、闻”的意思。但只闻听见。(3)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2理解第二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与第一句的情景有什么不同?(2)理解两个分句的意思。说说“返景”的意思。“复”的意思。返景阳光斜射进深林。复又,再。(3)读全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3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明确: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4这首诗,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诗人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四、指导朗读。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五、总结。1朗读全诗。2背诵古诗。3学习了这首诗,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它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第二首古诗。教学步骤:一、导入。(板书)江上渔者,请同学们解释“渔者”是什么意思?明确:指打鱼的人。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八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著作有范文正公集。他写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诗歌读通顺。鲈(l)鱼 君(jn)子2检查自读情况。3教师范读。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理解第一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1)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2)理解整句诗的意思。明确:鲈鱼:鱼名,长江中下游一带出产。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3)学生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2自学第二句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理解:君你一叶舟像一片树叶那样的小船。(2)读全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明确: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惊险啊!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4读了这首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四、指导朗读。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五、总结。读了这首古诗,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第三首古诗。教学步骤:一、导入。(板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遇到下雪;“宿”:“投宿”;“芙蓉山”山名;“主人”:诗人投宿的人家。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河南)人。诗多写身世之叹和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也写反映离乱之作。文笔简淡,意趣闲远,形成冲淡洗练之风格。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相逢(fng) 芙(f)蓉(rng) 刘长卿(qng)日暮(m) 贫(pn)穷 犬吠(fi)2检查自读情况。3教师范读。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什么意思?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用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自学这首古诗,理解诗意。明确:这首诗写的是天晚了,寒冷的白雪覆盖着破烂的茅屋。听到外面木栅栏门旁的狗叫声,原来是主人冒着风雪,连夜赶回来了。2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解疑。3这首古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2 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解词连句知大意。3、展开想象悟诗情。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三、学习古诗鹿柴。1、知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2)解诗题。“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2、读诗解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鹿柴”的“柴:读作“zhi”,不要读作“chi”。“返景”的“景”读作“jng”,不要读作“yng”。“青苔”的“苔”读作“ti”,不要读作“ti”。(3)自学诗中的生字。“景”,不要多加“彡”。“复”中间是“日”不是“目”。3、解词连句知大意。(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4、展开想象,悟诗情。(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5、练习朗读,试背诵。(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4)集体背。四、作业: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二、知诗人,解诗题。1、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2、解诗题。渔者打鱼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三、读诗解意。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出没”的“没”读作“m”,不要读作“mi”。“风波”的“波”读作“b”,不要读作“p”。2、自学诗中的生字。(1)区分“渔”“鱼”。(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4、解词连句知大意。(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四、展开想象,悟诗情。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2、课堂讨论:(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练习朗读。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4、汇报、评读。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6、作业: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板书设计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集体背诵鹿柴江上渔者。2、请几名同学背。3、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二、知诗人,解诗题。1、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学生补充有关诗人的资料。2、解诗题。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三、读诗解意。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宿”读作“s”,不要读作“sh”。2、自学诗中的生字。(1)区分“暮”“幕”“墓”。(2)“贫”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分”,不要写成“”。“蓉”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吠”“大”字上面不要丢点。3、齐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4、解词连句知大意。(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日暮:天色将晚。柴门:树枝做的门。苍山远:苍苍茫茫的远山,一直连向天边。贫:穷。(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1、2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3、4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四、展开想象,悟诗情。1、请一名同学有语气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2、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4、可根据诗的内容,试着画一幅“风雪夜归人”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5、练习背诵古诗。(1)自己试着背。(2)同桌互相背。(3)集体背。6、作业:背、默古诗,试着给爸爸、妈妈讲讲古诗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