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旋转和平移教案 冀教版.doc

返回 举报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旋转和平移教案 冀教版 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的教材分析: 1. 编者意图:物体的旋转、平移与对称一样,既是显示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也是显示世界物体运动变化最简捷的形式。图形的旋转与平移,是空间位置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物体或图形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的看作旋转现象。虽然旋转和平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但比较起来,旋转现象直观上特征更明显,更易于识别,因此教材先引导学生了解旋转先行,再认识平移现象。 2.教材结构:(1)认识旋转和平移现象(2)简单图形的平移。 3.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旋转和平移的现象,例如;学生玩的风车和转椅等现象学生都见到过,也都玩过,有可能他们不知道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简单物体和图形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单元的知识点: (1)通过生活中的大量的学生熟悉的、感性趣的素材让学生认识旋转和平移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图形平移。 (四)单元的重难点:通过学生的操作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旋转和平移的现象。 二、课时备课: 第一课时 1.教材结构:(1)通过大量的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平移的现象。 2.编者的意图:教材选择了大量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旋转、平移现象。为了加强学生对旋转、平移现象的体验,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操作和交流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受与平移现象,,通过交流加深对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旋转现象,认识平移现象时,同样先让学生从书包中沿同一方向拿书、在桌面上推书本,通过这些常见的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3.已有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现象,并在生活中见到过旋转的现象。 4.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 5.课前准备:让学生准备好风车,教师准备好旋转和平移的课件。 第二课时 1.教材结构:(1)理解平移方向和平移的距离的含义。(2)画平移后的图形。 2.编者的意图:首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平移长方形纸片,了解平移过程中的两个因素,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弄清纸片从一个位置平移到另一个位置时平移方向和平移的含义。第二个环节,在“试一试”中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已有经验:学生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旋转和平移现象。 4.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5.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设计意图 课时教案 个性化教案 教学过程: 一、做风车: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在室内或室外让学生动手亲自制作的风车玩一玩。 3.让学生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一说风车和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然后教师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旋转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教材中的素材,说出旋转现象,再交流自己知道的事例。 三、做一做: 1.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取书和推书的动作。(教师要提出要求。)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刚才做的取书、推书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行移动。交流时,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致的意思即可。然后教师说明书本等物品的运动就是平移。 四、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交流时,教师和学生要对所举事例谈谈感受,帮助学生正确识别平移现象。 五、练习:可采用书中的练习 第一题:这是一道自主性、趣味性强,又能表现学生理解知识和创新的题目,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二题:图中的平移、旋转信息非常丰富,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的空间。(如电视机的旋转、柜子门的开关等都是旋转现象;抽屉的抽拉、屏幕开关的左右移动等都是平移现象)。 第三题;可先让学生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玩陀螺:这是一次实践活动,课前由学生准备鞭子和陀螺,课上组织学生交流一下玩陀螺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课下玩一玩,或让学生到室外表演一下,还可以举办一次陀螺比赛。 反 思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画平移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设计意图 课时教案 个性化教案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和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处,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二、试一试: (1)画出想左平移2格后的正方形。 2.提出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习,可采用书中的练习题。 第一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二题,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另外,平移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如,小羊先向下平移3个方格,再向左平移3个方格可以吃到草;还可以先向左平移3个方格,再向下平移3个方格也能吃到草。 第三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四题,这是一道开放性、挑战性很强的题目,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放行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可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也可以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战事自己平移后的图形,另一个同学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的格数。 反 思 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条形统计图2教案 冀教版 1.经历读条形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平均数的过程。 2.能读懂条形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3.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细心读图 1、图片导入,师生谈话,引出条形统计图。 师:前几天,咱们学校开展了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出示课件:回收电池的照片)。 师:看!一颗颗废电池被投进了我们的回收箱。 咱们再一块去看看三(2)班同学的收集情况。(课件出示三(2)班第四组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 2、小组讨论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这是三(2)班第四组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统计图,大家看一看,你从图中可以读到哪些信息?先跟同桌说一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和交流。) 3、全班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给学生创造互动学习的空间) 师:好!哪位同学愿意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二、求平均数 1、 提出“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枚”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枚?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注:此时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掌握学生的解题思路) 2、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解答的?(注意提问: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1) 第一中方法是常用的,即平均数为总数总份数 (2)找基准量法 即把某数作为标准量,其他的数与其比较多去少补。(学生 找中间数做基准数,会出现有加有减的情况,如果学生选择最大或最小数做基准数,难免会出现某些加减混合的现象,老师利用手中的课件配合指导。) (3)移多补少法 根据生活实际,移多补少,使其相等。(如果学生想不到此法,老师作为参与者,利用课件直观演示给同学看,增强学生对平均数的直观理解。) 3、议一议 通过把最多的、最少的与平均数的进行比较,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师:咱们计算出他们回收废旧电池的平均数为16枚,收集最多的同学比平均数多了几枚?最少的比平均数少了几枚? 三、归纳整理 师:好!同学们说得不错,下面大家休息一会,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出示《新小马过河》的图片,同时老师讲解),小马要到它的朋友家里玩,但是途中必须经过一条小河,河水的平均深度是12分米,小马的身高是14分米,它能顺利过河吗? 师: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课堂练习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大家再去帮光明小学去解决一些问题,好吗?(课件出示统计图) (1)看图,发现信息。 师:仔细观察统计图,你从中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愿意跟全班同学说一下?(由于与例题近似,所以可直接让学生回答。) (2)求平均数(学生独立完成) 师:他们平均每人阅读多少课外书?应该怎么计算?大家动手算一下。 师: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注意提问:你还会其他方法计算吗?) (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老师是给予关注和肯定,同时应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3)提问题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是多样化的。) 五、 课外学习 1、学生调查喜欢的课外书的数量,制图。 2、据图求平均数。 师:同学们成功地帮光明小学解决了问题,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给自己一点掌声吧。好,现在大家休息一会,咱们大家来聊一聊,好吗?你们喜欢读书吗?那你们应该都拥有一些课外书了?那老师给你们布置一个小作业:分小组统计每个人拥有的课外书的数量,并且根据统计的结果,画一个条形统计图,自己提问题并解答。 回收废旧电池是环保活动的一部分,同学们都参与了这项活动,以此话题引入教学,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同时也使同学们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这节课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发现数学信息,通过交流让每个同学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本节数学知识的学习。 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把学生引到求“平均数”的教学环节中。 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自己解题思路的机会,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自己解题思路的机会,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与平均数的比较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创设“小马过河”的童话故事,让学生用刚学过的平均数的知识去思考、分析、争论、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同学们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争的课堂氛围非常浓,在这宽松、开放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提高。 检验同学们对求平均数方法的掌握情况。 课外学习既帮同学们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也是对“求平均数”的巩固,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把数学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信息: (1) 李强、张红云、马波、王小娟、李云萍分别收集了11节、19节、16节、18节、16节废旧电池。 (2) 张红云回收的废旧电池最多,李强最少。 马波比李强多5节; …… (3)李强再多收集8枚就和张红云一样多; …… (4)马波、李云萍收集的一样多。 (5)这个小组共有5个人。 (6)他们回收废旧电池的平均数是16枚。 (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回答不完美的,教师要给予纠正并鼓励。) (如果在交流中有学生提出有关“求平均数”的问题或直接求出了平均数,因势利导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 先求一共收集了多少枚,再除以人数。 (11+19+16+18+16)5 =805 =16(枚) (2) 马波和张红云收集了16 枚,把16作为标准,……(若学生说到这种情况,课件展示多于16和少于16的部分) (3+2-5)5+16 =0+16 =16(枚) (3) 把李强收集的11枚作为标准,求出超出部分的平均数,再加11。(若学生说到这种情况,课件展示多于11的部分) (0+8+5+7+5)5+11 =5+11 =16(枚) (注:若学生说出以18、19为标准量的情况,课件展示;若没有,不再一一展示。) (4) 移多补少(课件演示) (注: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方法,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 学生们可能会这样说: (1)我认为能,因为小马的身高是14分米,而水平均深12分米,多了2分米。 (2)我反对,水平均深为12分米,不一定代表所有的水深是12分米,有的地方可能超过小马的身高14分米,所以危险。 …… 学生可能会这样说:(1)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别的一般比较。(若学生说不完整,老师给予补充)(2)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细思考、敢于尝试。 (3)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而是一种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