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二.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47594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二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二、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 目标确定(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2、 教学策略选择(1)让学生成为建构新知的主人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通过引导、组织及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构新知时,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重点:第一,回忆活动,建立表象。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时间”、“数一数步数”等活动,建立学生对100米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推出:10个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来回5次是1千米,大约走15分钟是1千米第二,学生描述1千米的长度。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数据来描述千米的长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习。(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就录制一段录像放给学生观看,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刚才走了1千米。运用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亲身体会到1千米到底有多远,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学生观看时,每看到一处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着说:这就是“什么”。学生情绪高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些信息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拉近了学生与千米的距离,从而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千米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 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平阳 瑞安50千米 38千米 乐清 灵昆45千米 20千米师:小朋友见过这些牌子吗?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师: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长度单位是很常见的,1千米有多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二、 建立模型(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汇报交流: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怎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一般学生会从来回次数、所需的时间和总的步数来回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感和亲切感,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切合点”,在学生建立100米长度的表象基础上感知1千米的长度,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备选】若学生提出同学间所需时间和总的步数相差较大,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约值。(二)介绍1千米=1000米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可以写作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三)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xx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1、 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2、 全班交流汇报(四)强化感知1千米的长度课件出示学校周边的地图:从学校向右走,从校门口麻行僧街大榕树百里东路市二医大约1千米。从学校向左走,从校门口一百超市江心码头江滨西路郭公山勤奋水闸现代概念大约1千米 师:其中第2条路是老师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老师骑摩托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现代概念大约用了1分30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镜头来感受一下(课件播放录象)。三、 千米和米的换算(一)教学换算师:千米除了表示比较远的路程以外,它还可以用来表示河的长度、桥的长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边说课件边出示图片)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约6000千米。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中国最深的峡谷,水深约达5000米南京长江大桥约长6000米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师: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深约达5000米、南京长江大桥的长约6000米,能把它们成用千米作单位的吗? 板书:5000米=( )千米 6000米=( )千米 (同桌互说想法,然后全班交流)(二)练习:1、9000米=( )千米 800米+2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3千米1000米=( 米 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交通工具连一连。(略)(三)解释与拓展课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等让学生能说说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的意思。 四 、总结评价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五、家庭作业与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学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丰富表象,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并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给学生提供操作、交流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在提供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材料,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体长度,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长度的“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在学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础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上,以直观、动态的录象播放让学生感知摩托车行驶1千米路程,用另一种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强化了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受性。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数学不显得枯燥而是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四、教学片段实录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汇报交流: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大约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大约走了200步)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这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生:从美容院回到校门口一个来回是200米,1000米里面有5个来回. 生:走100米大约用了1分30秒,按这样计算,走1000米大约需要15分钟。生:走100米大约用200步,走1000米大约需要走xx步片段二: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600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1)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生1: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xx块这样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生2:一根米尺长1米,1000根米尺连接起来就是1千米。生3:教室门高约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快冲天了!生4:一张课桌的长约1米,1000张课桌连起来约1千米生5:一个同学把两臂张开伸直大约是1米,1000个同学手拉手大约是1千米。生6:教室的黑板长约4米,250个黑板连起来大约是1千米。生7:学校操场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生8:体育中心泳池的泳道长是50米,游10个来回就是1千米。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体现新课标理念,设计巧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素材,注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于1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是机械被动的去学习。然而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补充,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以常见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如课件播放我国长江、雅鲁藏布江、火箭发射等图片,让学生对它们的长度、深度、高度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使学生自然就融入了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二)把已有的经验作为支点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培养空间观念要将教学拓宽到生活空间。教师能借助学生对100米的长度的认识作为“敲门砖”,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通过课前感知、课中回忆、推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背景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三)给学生充分的感性积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教师能从学生所熟悉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之间100米的长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物体利用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再让学生通过看摩托车行驶1千米的实际长度的录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积累与体验,在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体验中建构新知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长度时,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自己探索与交流,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xx块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 “教室门约高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冲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约要2步,1千米大约要走xx步”这一环节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再创造”的时机,形成学生思维碰撞的高潮,课堂显得真实而生动。附送: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二一、 复习目标1、 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2、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复习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1、测量: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2、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3、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4、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6、时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7、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三、 班级情况分析(一)学习习惯:整体上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二)数学能力情况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在“复习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四、复习措施1、视学困生为“复习重心”。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五、复习进度12月24日:万以内的加、减法12月25日:有余数的除法12月26日:多位数乘一位数12月27日:四边形12月28日:时、分、秒、千米和吨12月29日:分数的初步认识1月2日以后:综合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