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活见鬼6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42093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活见鬼6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活见鬼6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活见鬼6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活见鬼6教案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本文主要写了一个雨夜,两个人钻到同一把伞下走,互不说话,虽互疑为鬼,走到桥上时,一个人把另一人推下了水。两人都认为遇到鬼了,天亮后,两人互相看看大笑起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小有有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教学策略】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相信鬼的存在吗?然后引入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流利地朗读现代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相信世界上有鬼吗?可是在明代人们却信神信鬼,就在这个信鬼的年代,一个雨夜,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想听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初读正音古文看起来美,读起来更美。文中的字都认得吗?交流一下,谁先来读,我们注意听。生指名读(随后正音)3解词断句文言文的学习和我们现代文的学习也有相通之处,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有助于读得更好。对照译文,你理解了那些字词意思?例:古文的第一句话,谁先来尝试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出示译文:有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正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你觉得该怎样读,试一试,我们一起画画节奏线。生: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看加上节奏线,读起来就显得抑扬顿挫。谁也来读指名读(随后解释部分词语,师生共同把古文的停顿划好)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三、再读古文,领悟中心1对照译文,看一看自己翻译有哪些好的方面,还有哪些不足。2请学生说说故事讲了什么?3比较一下古今语言的不同。4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笑自己的胆子太小,其实没有鬼是自己心中有鬼,是自己把鬼引到心中的)课文中的哪个地方你觉得最可笑?(学生回答)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回顾:雨夜两人同行;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的语句)能把这可笑的场面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相机引导朗读:笑过之后,我们来回味这个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迪?你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回答。5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6这篇古文告诉我们什么?(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初步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引发学生想象,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四、回顾课文,师生漫谈。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内容和文体两方面简单写一写。2师生共同动笔写体会。3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写体会,为的是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感悟语言,并用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自主和个性化的,较好的体现了读写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动笔,师生漫谈,更好地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第二课时一、进行诵读文言文的比赛。1小组内进行诵读。2选出小组内的优胜者在全班内进行比赛。3评选出本班的优胜者。二、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值 持 不语 亦 踉跄 愕然 至三、小练笔:读了这篇文言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下来。激发学生原有的经验,通过回忆、讲述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胆小产生的不良结果,做大胆的人。)五、拓展阅读:引导有余力的学生课外阅读一些简短的文言文,如鹬蚌相争自相矛盾等。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自己的亲人讲述这个故事,并采访他们听了故事后的体会。【板书设计】活见鬼值 持 不语 亦 踉跄 愕然 至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活见鬼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5.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难点: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教学准备:1.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带工具书。查找有关写“鬼”的故事。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你听说过鬼的故事吗,从哪儿听说的?对于这个故事你是怎样看的?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有关“鬼”的故事。(板书课题)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 齐读课题。凭借方法读通课文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检查学习效果。 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的情况即席点拨。 同学们对照现代文或查阅工具书,朗读课文学生读书. 小组合作。(1) 把课文读通。(2) 谈谈你读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读文言文。要求:读的正确;正确断句,读顺;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根据现代文复述故事反复诵读其义自见 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引导学生回顾:雨夜两人同行;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的语句 你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他们会说些什么? 学生反复品读。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回答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回顾课文师生漫谈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内容和文体两方面简单写一写。 师生共同动笔写体会。师生交流。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2.向自己的亲人讲述这个故事,并采访他们听了故事后的体会。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