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及实践活动》4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36722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及实践活动》4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及实践活动》4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及实践活动》4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及实践活动4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教材内容体现新课标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由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通过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与日常生活,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单位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并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测量和画一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实际感知长度单位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知道要准确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借助于测量的工具进行测量。教学难点: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由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习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厘米,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感知1厘米大约有多长。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厘米的意识。教具学具准备:直尺 铅笔 书本教学过程:一、 故事导入:讲熊猫开店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熊猫和小松鼠量得的结果不一样?学生讨论,你能不能帮助一下他们?(感受到统一测量标准在解决时机生活问题中的重要性)二、新授:(一)量一量:量数学书的一条边,那我们怎么办呢?(用尺子量)(二)初步认识“厘米”:1、认识尺子 学生说说你都认识尺子上的什么?教师对学生不认识的加以讲解,引出长度单位:厘米2、用手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8厘米的长度。3、在尺子上比一比,你手指的哪部分大约宽是1厘米。(小组同学互相量一量)4、说一说:请你估计一下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5、1cm是1厘米(三)测量物体长度(小组):1、任意拿出一根铅笔,你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小组同学互相估计一下)2、用自己的尺子量一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小组同学一起操作)3、想一想:你在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怎样测量?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三、巩固新知:(一)填一填:(二)量一量,填一填:量自己手掌的宽,一叉的长,一只臂的长。(小组合作完成)(三)估测: 请你想办法估计一下你的数学练习册的长和宽。你用什么办法估计的?(选择我们身上的测量工具)说说,请你再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他们之间的误差。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课间量自己的课桌椅的长 宽 高回到家中测量自己家中电视的实际高度,并积累几种家电的实际长度或宽度。课后反思:教师利用故事引入学生的兴趣很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非常认真,在进行估测的时候学生能够借助身上的独有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感受到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需要用到米的实际例子,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教具学具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用直尺量黑板的长度二、导入:你有什么感受?那怎么办?引出米尺 三、新授:(一)出示教具(米尺)。(二)知道米用m表示。(三)拿出米尺,实际操作:伸开自己的双臂,量一量到什么地方是一米,从脚到身体的什么地方是一米(小组同学一起量一量)(四)用直尺量一量米尺有多少厘米或数一数学具米尺 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百进制关系:1m(米)=100cm(厘米) 那么2m、3m、4m呢?都等于多少cm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五)出示教具,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长度度量工具。 说说你认识的测量工具(六)用卷尺或学具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课桌椅的高,窗台的长度等大约有多长?(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量,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再实际量一量)三、巩固新知:(一)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结合生活实际填一填)(二)量一量: 说说你测量的方法(三)动脑筋:我们4个人正好围一棵树一圈,这棵树的一圈大约有几米?你是怎么想的? 说说你的想法四、作业:回去测量你家中的物品,到什么地方长度是1米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身边的1米,切实的感受到了1米的长度,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知道了自己的身高到什么地方是1米,学生能够以此为标准试着去估计,估计和实际测量同步进行,使学生的学习知识更加巩固。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2、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3、培养学生认真作图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教学难点: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教具准备:每人一把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学习(一)出示主题图:这是一条线段,谁能说说你看到的线段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说一说(二)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这条线段长多少厘米?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注意什么?(三)你会画一条线段吗?1、让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画线段。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3、评判学生所画的线段,让学生说说谁画的好,好在哪?是怎样画的?4、能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学生试画,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5、小结:画线段时,要注意从“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就画到几厘米的地方就可以了。二、巩固练习:量一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课后反思:学生对于线段的理解个别学生还不是很到位,有的学生对于当线段斜着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判断,也就是学生对于线段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在练习课上教师要加强训练与指导。练习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掌握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教学重点: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谁在练习中最认真。二、课堂练习:(一)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手电筒长10( )。 地板砖边长50( )。 教室的门高( )。补充:教室中的物体的长度(二)量一量。 书上: 实际:自己拳头的一周长( )厘米。 自己的身高( )厘米。自己的脚长( )厘米。比一比:1、比较自己拳头的一周长和自己的脚长,你有什么发现?2、比较自己的脚长和自己的身高,你又有什么发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三)画一画。1、画一条比8厘米短5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四)填一填。 7m+4m=( )m 1m-80cm=( )cm 13cm-6cm=( )cm 25cm+75cm=( )m计算:(五)先量一量你的头围,再做个头饰。(六)估测我们教室内、外的物品,然后实际测量(临时加的内容)三、课堂作业:同步练习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课后反思: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增加了估测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更加主动,而且学习的兴趣也比较浓厚。实践活动体现新课标思想: 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的实际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完成测量任务。培养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测量长度,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的米、厘米以及有关线段的认识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一些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有关长度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课前进行有关方面情况的了解,精心做好课上得组织工作,组织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填好统计表后,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面我们学过了米和厘米的认识了,也认识了线段,今天就要考验考验你们,看你们对于学过的知识是不是掌握了。 二、准备活动:(一)自愿结合成组。(每组自己确定要测量的内容)(二)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准备的测量工具是否准备齐。(三)教师发给每组一张统计表,小组一起把统计表的表头填写完整。 三、实践活动: (一)小组之间互相商量,进行分工。 (二)到各自要测量的目的地进行测量。(三)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四)把测量的结果按照表格填写完整。(五)小组汇报。(把测量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报告)(六)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向汇报的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实际测量,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学生对测量很感兴趣,而且在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测量的方法也很多,并且能够比较准确的测量。附送: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练习巩固平均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愿望。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倍”的形成过程,已逐步形成对倍的认识,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能够熟练的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能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对倍的认识,能应用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通过活动初步体验平均分 (一)猴妈妈要把6个桃分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你猜猴妈妈会怎样分? 1、拿出手中的圆片摆一摆。 2、汇报:体现不同的分法 (二)创设情景,再次动手操作 1、讲故事:有一天,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三兄弟来到一座山脚下,口渴、肚子饿,猪八戒摸摸口袋里只有9个桃子了。“来,沙师弟你3个,大师兄2个,俺老猪肚子大就4个。”(教师边说边贴出桃子图片)“嗨!凭什么你多吃,哪次妖怪不是俺老孙降的,我该多吃”,孙悟空气愤地说。一直站在一旁的沙和尚说:“平时重活儿是我做的,重担是我挑的,我该多吃。” “我该!我该!我该!”他们三兄弟争吵不停。其实他们三个为保护师傅都立下很大的功劳。 2、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当当公正的法官,帮他们分一分,让他们别争吵下去了。 3、学生活动。 4、如果有15个桃子,那又该怎么分他们才不会吵呢?请小组一起动手分一分。 5、展示小组活动结果。6、把每组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体现不同分法二、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师:像刚才,把6个桃子分给2个人,每人3个,把9个桃子分给3个人,每人3个,每人分得的个数怎么样? (同样多)把15个桃子分给3个人,每人5个,每人分得的个数怎么样?(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 提问:刚才有的组给猪八戒分7个,沙和尚分5个,孙悟空分12个,这是平均分吗?三、理解概念。 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现在老师考考你们。 师:老师再带你们去逛逛花店,花店里的阿姨要把这8支花分插在两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同样多的花,应该插几枝? 填空,把9个桃子_分给3个人,每人3个。 出示小兔搬萝卜的画面。 小兔提出问题: 我可以把8个萝卜平均分几次搬呢? 说一说:“平均分几次搬”是什么意思? 同桌合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汇报: 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方法: 每次2个,搬4次。 每次1个,搬8次。 每次4个,搬2次。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搬法。请大家说一说,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萝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要求说说这几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出示15个青椒图,要求: 15个青椒,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四、归纳总结: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平均分 9 8 24 3 3 3 4 4 8 8 8 每份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课后反思:学生学习的很认真,了解了什么叫做平均分,但在记忆的程度上还不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体验按分数平均分和每几个一份分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一)下面那幅图表示的是平均分,请你打勾。 (二)生活中有哪些平均分的现象?(举例)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猴妈妈要把12个桃平均分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你帮猴妈妈分一分。 1、学生动手分。 2、汇报展示分的过程 (二)猴妈妈要把12个桃每三个一份分给家里的人,你快分分,看看猴妈妈家里一共有几个人? 1、学生动手分。 2、汇报展示分的过程 (三)观察: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三、训练:(一)先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1、平均分成2分,每分( )朵。2、平均分成4分,每分( )朵。(二) 圈一圈,12块饼干,每3块一份, 分成了 份,12里面有 个3。(三)先圈一圈,再填空。个 ,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12里面有 个4 。(四)8个同学做2艘快艇,平均每艘艇上坐 个同学。 用小棒摆一摆。(五)提高题16= =( )四、作业:44页练一练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引导进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除法,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时用除法计算。知道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设计:通过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学生理解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平均分”不仅可以用减法计算,也可以用除法表示。学生通过推理,渗透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分的过程来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要分的怎么分的=分的结果”;认识除号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过程:一、 你觉得什么是平均分?二、 判断是否平均分(一) 8个桃子放在2个盘子,每盘有4个;(二) 15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5个;(三) 10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第一个3个,第二个2个,第三个5个;导:今天,我们继续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东西三、 新授课件演示:(一) 有16块饼干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几个人?师:可以分给几个人,用手中的16根小棒代替16块饼干分一分1、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你是怎样分的?2、用算式说说你摆的过程 板书:16-2-2-2-2-2-2-2-2=0 “0”表示什么意思?分给了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二) 有16块饼干分给小朋友,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分的过程你都知道了什么,小声说一说汇报(三) 有16块饼干分给小朋友,每人分8块,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分的过程你都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汇报(四) 今天所学得的平均分,你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怎么知道用除法?板书:“”认识除号及写法“”表示平均分,遇到平均分用什么方法计算最简单?(五) 认识除法算式1、16-2-2-2-2-2-2-2-2=0是平均分吗?用什么方法表示?板书:“”你要分的是多少,怎么分的,结果是多少?把算式填完整:162=8 2、16-4-4-4-4=016-8-8=0 学生试改(六)认识算式各部分名称四、 小结:你学会了什么?板书 除法的初步认识16-2-2-2-2-2-2-2-2=0 162=8 16里面有8个2 二八十六16-4-4-4-4=0 164=4 16里面有4个4 四四十六16-8-8=0 168=2 16里面有2个8 二八十六课后反思: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理解方面有待加强,对除法算式的理解比较熟练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一)连一连,填一填。 168=2 除号 被除数 商 除数( )除以( )等于( )。(二)先分一分,在列式。有 条鱼,平均分给 只鸭子,每只鸭子分 条。 =(三)有20根小棒,每5根拼成一个 ,可以拼成( )个 。 =(四)有16个萝卜,平均放在 只篮子里,每只篮子里放 个。(五)有 朵花,每个瓶子里插3朵花,需要 个瓶子。(六)表示把 个苹果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表示把 个苹果,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二、综合练习、12 =填空。4 =20 7=21 2=12 6=18 9 =45 4=32(1) 你想放在几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里放几朵? = (2)你想把几朵花放在一个花瓶里,需要几个花瓶? = (1)27个皮球,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9个。 = (2)有30个乒乓球,每盒放5个,可以放6盒。 = (1)每个 有 ( )根小棒,有( )个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有( )根小棒,每( )根摆1个 ,有多少个 ?三、提高题 = =( )个 板书设计: 练习168=2除号 被除数 商 除数( )除以( )等于( )。 第5课时教学目标:巩固理解除法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能够结合实际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出示:看到图你想到了什么?(观察图;个别说;审题,填空;列式计算)请你看2共同解决二、 看图列式:(一)()()看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观察图;独立列市;相互说想法;个别生说)(二)看了这副图,你想到了什么问题?1. 每幅个拍,有幅,一共有多少个拍?()()()2. 由个拍,每个一幅,分成多少幅? 3. 有个拍,分成幅,每幅有几个拍?三、 写出除法算式出示读题四、 看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623842五、 作业()()()()板书设计: 练习(1)每幅个拍,有幅,一共有多少个拍?()()()(2)由个拍,每个一幅,分成多少幅?(3)有个拍,分成幅每幅有几个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