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热点专题03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30363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热点专题03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呼和浩特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热点专题03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呼和浩特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热点专题03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点专题(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专项提分训练(建议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据此,下列理论(思想)与行动对应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三民主义戊戌变法.A.B.C.D.2.xx河北改编一百多年来,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唱着国际歌,它的诞生与哪次运动有关()A.巴黎公社B.五四运动C.十月革命D.启蒙运动3.xx自贡俄国十月革命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是()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C.是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D.是人类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4.xx潍坊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A.实行计划经济B.经济比例失调C.产品质量低劣D.资源消耗严重5.xx孝感1920年苏联粮食产量只及一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判断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加快发展市场经济B.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C.实现国家的工业化D.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6.xx内江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大大缩小。这显示了()A.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高度集中体制的正确性D.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7.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不能表明()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B.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C.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D.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8.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A.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B.要时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步伐要稳妥,不能急于求成二、材料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科学技术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百度词条马克思主义材料二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20世纪中国革命中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毛泽东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内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百度词条毛泽东思想材料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百度词条邓小平理论(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什么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其性质是什么?(2)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哪次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198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什么理论?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用一句话总结其南方谈话的重大历史意义。(4)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集体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试分析其中的根本原因。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列宁全集材料二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现在内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这些事件(指东欧的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1)根据材料一,分析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2)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东欧的事情”指的是东欧的什么事情?(3)材料二说,“东欧的问题首先出现在内部”。其中的“内部”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说说其“外部”因素有哪些。(4)东欧的事情,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发生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发生了武昌起义;戊戌变法和三民主义无关。因此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巴黎公社的领导人欧仁鲍狄埃为纪念巴黎公社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3.D4.A5.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苏联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采取新经济政策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6.B7.A解析东欧剧变只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遇到挫折,而不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8.A9.(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新文化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八七会议。中共七大。(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或一切从实际出发。10.(1)大力发展生产力。(2)指东欧剧变。(3)“内部”指的是造成东欧剧变的内因,即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建设的失误以及东欧国家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行民主社会主义。其“外部”因素主要有苏联的影响,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以及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4)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