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专题能力训练卷(五) 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29253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专题能力训练卷(五) 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专题能力训练卷(五) 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专题能力训练卷(五) 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 45分钟专题能力训练卷(五) 人民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1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控制西欧国家阻止西欧崛起提升英镑地位遏制苏联力量ABCD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建立北约组织推行马歇尔计划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A B C D3如果给下面德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疆域图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正确的应该是()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B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C冷战时期的德国D柏林墙推倒后的德国4针对韩国向两国有争议的海域进行的军事演习,朝鲜于xx年11月向延坪岛猛烈炮击。韩国国防部于12月7日表示:如果遇到敌人的打击,各级部长指挥官可行使自卫权。造成上述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历史原因是()A美苏间的军备竞赛B冷战的阴影C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D朝鲜核试验5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了“欧共体”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共同点的是()A均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B是区域性的经济、政治集团C曾有效遏制了一些大国的经济渗透D探索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6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大会宣言,表示“参加这次会议的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结盟运动反对美苏两大集团控制世界B不结盟运动的性质与“经互会”、华约不同C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D不结盟运动是没有共同目标的松散组织7看下面的材料:美国苏联日本欧洲(德法英意)中国 1970年1 038 300(1)433 412(2)202 968(4)619 99991 506(8) 1979年2 562 200(1)901 616(3)1 007 173(2)2 264 188263 190(8)*各国(地区)生产总值(世界排名,欧洲四国各占一名次):亿美元,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C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对抗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D中国GDP地位没变,主要原因是受“文革”的影响8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不包括()A欧洲共同体形成B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C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9“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A BC D10以下两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其中,图(a)摄于1961年8月,图(b)摄于1989年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图(a)图(b)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11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12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右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认为其研究主题是()A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B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C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计40分)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中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材料二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材料四2002年初,一位俄罗斯学者指出:“在长达10年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对抗转向本质上是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张宏毅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及未来走向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实质与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4分)(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6分)(3)据材料三,概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4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今世界为什么还会存在着“另一种对抗”?(4分)14(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尼克松时代周刊上的讲话(1970年10月5日)材料三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一步骤的唯一国家。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尼克松的讲话(1971年7月)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材料五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6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据材料四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6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为什么急于改善中美关系?(6分)(3)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8分)(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决定当今世界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45分钟专题能力训练卷(五)1A解析 本题考查对马歇尔计划的实质的理解。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它通过援助欧洲发展来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并进一步扶持和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2C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时间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先排除,北约是政治军事集团。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时间上不符。本题选,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控制西欧,抗衡社会主义阵营。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3C解析 本题考查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德国的名称可知,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是在冷战时期。4B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历史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由于美苏的介入,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50年代初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朝韩局势也日益紧张。19501953年朝鲜战争,更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直至今日朝韩关系仍没有缓和的迹象。分析各选项,A、C两项说法与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无关联;D项朝鲜核试验导致半岛形势紧张,但不是历史原因。据此本题选B项,使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历史原因是“冷战的阴影”。5C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组织的比较。欧共体于1967年成立,通过西欧经济一体化带动了政治一体化,有效抵制了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于1960年,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经济利益。通过“石油武器”的运用,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功地抵制了大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据此排除A、B两项,C项正确。6D解析 不结盟运动的共同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主张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和进行裁军,故D项错误。7C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对抗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是在二战后,而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从数据以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日本、西欧崛起,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8D解析 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并未确立,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D项不包括。9B解析 本题考查了苏联解体的原因。根据所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而腐败又导致苏联社会危机不断加剧。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人对现实丧失了信心,对腐败问题深恶痛绝。据此本题选B项。虽是解体的原因,但材料中没有体现。10B解析 结合两幅图片和时间可知分别是柏林墙的修建和拆毁。其修建是战后美苏冷战的结果,而其拆毁则是东欧剧变中东德和西德统一的结果。11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当今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应该理解为两极格局瓦解以后世界的发展应该体现多方利益和承认思想文化多样性,尊重各方利益。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项。世界仍不太平,因此A项错误;C、D两项表述太绝对。12C解析 从图片中伊拉克和联合国都在大炮武力的重压之下可以看出,在当今世界个别国家奉行强权政治,扩张自己的势力。因此正确的答案是C项,A、B、D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13答案 (1)实质:苏美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特点:对抗与妥协。(2)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对苏“冷战”政策。谋取世界霸权。(3)美苏争霸,操纵国际政治;新兴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4)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析 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第(2)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4)问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抓住两个时间。14答案 (1)状况:苏联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改善中美关系以实现其全球战略意图。(3)表现:欧盟成立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崛起的中国,已成为世界性大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仍在挑战着美国的霸主地位。(任答三点即可)特点:多极化趋势;和平和发展成为历史的主流。(任答一点即可)(4)当今世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因素(综合国力)起决定性作用。解析 第(1)问考查的是对二战后美国与苏联、西欧的国际关系变化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考查的是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来回答。第(3)问考查的是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表现和特点的理解。根据材料五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得出美国外的世界应该包括: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第三世界等;第二小问可结合当今的政治格局加以归纳。第(4)问考查的是对决定世界格局的因素的理解。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角度加以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