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诗的材料4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22593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诗的材料4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诗的材料4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诗的材料4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诗的材料4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准备:有关荷花的图片或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交流音乐给每个人带来的感觉。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本来是写荷花的内容,为什么叫诗的材料呢?”如果出现这个问题,就放在理解课文之后解决。)师: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教师鼓励学生有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看到的荷花。如: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妍利用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利用课件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进入美的意境,便于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品位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2、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冒出来”、“展开”、“破裂”等词语可以利用荷花图片加以理解,随即也体会的荷花不同姿态的美丽。如:“隔壁”、“舒坦”等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3、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识字,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利用荷花图片,不但能形象的理解文中的部分词语,还能很好的体会荷花的美丽多姿。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预设:读完课文给学生们最大的感受应该是:荷花的美丽。2、同伴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品位语言。A:作者看到的:抓住“”清香、“挨挨挤挤”、“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冒”、“有的有的有的”来体会荷花的美丽多姿。鼓励学生具体的说,有感情的读。教师引导: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来用语言描述。在此基础上再次感情朗读,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B: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答自然的喜爱。有感情的自由读课文的第二段。C:作者想到的:主要方式是“读占鳌头”。在学生结束读第二段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三自然段。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的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身临其境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表演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音乐声中闭眼自由想象荷花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音乐结束后,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刚才想到的。D:理解为什么题目是“诗的材料”。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预设:有的会有相机留驻永恒;有的会写首小诗来歌颂荷花,歌颂大自然教师随即引导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诗,我要试试看当然还要好好的想。”4、教师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在美好情境的渲染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升华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表达,既丰满了文本内容,更深刻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教给了学生表达时应该做到的条理性、完整性、生动性、形象性及语言组织的科学性,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梦境,更需要诗一般的教师导语,有了这样的导语,会为文本增添色彩。四、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野花也有许许多多,也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为自己出个题目写一写吧。(如果有人写到蒲公英就更好,为金色的草地做铺垫。)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写作,善于投身自然良好情趣。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归类比较来记忆等),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诗的材料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板书课题)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4、理解文中词语。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2、同桌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随机指导朗读。4、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四、拓展延伸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我是一朵花、我是一棵草、我是一条鱼、我是一棵树、我是一只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诗的材料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准备:有关荷花的图片或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交流音乐给每个人带来的感觉。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本来是写荷花的内容,为什么叫诗的材料呢?”如果出现这个问题,就放在理解课文之后解决。)师: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教师鼓励学生有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看到的荷花。如: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妍利用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利用课件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进入美的意境,便于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品位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2、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冒出来”、“展开”、“破裂”等词语可以利用荷花图片加以理解,随即也体会的荷花不同姿态的美丽。如:“隔壁”、“舒坦”等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3、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识字,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利用荷花图片,不但能形象的理解文中的部分词语,还能很好的体会荷花的美丽多姿。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预设:读完课文给学生们最大的感受应该是:荷花的美丽。2、同伴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品位语言。A:作者看到的:抓住“”清香、“挨挨挤挤”、“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冒”、“有的有的有的”来体会荷花的美丽多姿。鼓励学生具体的说,有感情的读。教师引导: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来用语言描述。在此基础上再次感情朗读,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B: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答自然的喜爱。有感情的自由读课文的第二段。C:作者想到的:主要方式是“读占鳌头”。在学生结束读第二段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三自然段。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的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身临其境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表演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音乐声中闭眼自由想象荷花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音乐结束后,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刚才想到的。D:理解为什么题目是“诗的材料”。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预设:有的会有相机留驻永恒;有的会写首小诗来歌颂荷花,歌颂大自然教师随即引导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诗,我要试试看当然还要好好的想。”4、教师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在美好情境的渲染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升华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表达,既丰满了文本内容,更深刻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教给了学生表达时应该做到的条理性、完整性、生动性、形象性及语言组织的科学性,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梦境,更需要诗一般的教师导语,有了这样的导语,会为文本增添色彩。四、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野花也有许许多多,也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为自己出个题目写一写吧。(如果有人写到蒲公英就更好,为金色的草地做铺垫。)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写作,善于投身自然良好情趣。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归类比较来记忆等),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诗的材料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准备:有关荷花的图片或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交流音乐给每个人带来的感觉。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本来是写荷花的内容,为什么叫诗的材料呢?”如果出现这个问题,就放在理解课文之后解决。)师: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教师鼓励学生有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看到的荷花。如: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妍利用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利用课件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进入美的意境,便于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品位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2、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冒出来”、“展开”、“破裂”等词语可以利用荷花图片加以理解,随即也体会的荷花不同姿态的美丽。如:“隔壁”、“舒坦”等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3、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识字,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利用荷花图片,不但能形象的理解文中的部分词语,还能很好的体会荷花的美丽多姿。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预设:读完课文给学生们最大的感受应该是:荷花的美丽。2、同伴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品位语言。A:作者看到的:抓住“”清香、“挨挨挤挤”、“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冒”、“有的有的有的”来体会荷花的美丽多姿。鼓励学生具体的说,有感情的读。教师引导: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来用语言描述。在此基础上再次感情朗读,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B: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答自然的喜爱。有感情的自由读课文的第二段。C:作者想到的:主要方式是“读占鳌头”。在学生结束读第二段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三自然段。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的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身临其境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表演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音乐声中闭眼自由想象荷花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音乐结束后,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刚才想到的。D:理解为什么题目是“诗的材料”。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预设:有的会有相机留驻永恒;有的会写首小诗来歌颂荷花,歌颂大自然教师随即引导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诗,我要试试看当然还要好好的想。”4、教师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在美好情境的渲染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升华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表达,既丰满了文本内容,更深刻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教给了学生表达时应该做到的条理性、完整性、生动性、形象性及语言组织的科学性,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梦境,更需要诗一般的教师导语,有了这样的导语,会为文本增添色彩。四、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野花也有许许多多,也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为自己出个题目写一写吧。(如果有人写到蒲公英就更好,为金色的草地做铺垫。)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写作,善于投身自然良好情趣。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归类比较来记忆等),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诗的材料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板书课题)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4、理解文中词语。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2、同桌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随机指导朗读。4、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四、拓展延伸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我是一朵花、我是一棵草、我是一条鱼、我是一棵树、我是一只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诗的材料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准备:有关荷花的图片或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交流音乐给每个人带来的感觉。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本来是写荷花的内容,为什么叫诗的材料呢?”如果出现这个问题,就放在理解课文之后解决。)师: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教师鼓励学生有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看到的荷花。如: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冰清玉洁、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妍利用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利用课件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进入美的意境,便于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品位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2、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冒出来”、“展开”、“破裂”等词语可以利用荷花图片加以理解,随即也体会的荷花不同姿态的美丽。如:“隔壁”、“舒坦”等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3、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识字,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利用荷花图片,不但能形象的理解文中的部分词语,还能很好的体会荷花的美丽多姿。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本奠定基础。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预设:读完课文给学生们最大的感受应该是:荷花的美丽。2、同伴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品位语言。A:作者看到的:抓住“”清香、“挨挨挤挤”、“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冒”、“有的有的有的”来体会荷花的美丽多姿。鼓励学生具体的说,有感情的读。教师引导: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来用语言描述。在此基础上再次感情朗读,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B: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答自然的喜爱。有感情的自由读课文的第二段。C:作者想到的:主要方式是“读占鳌头”。在学生结束读第二段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三自然段。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的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身临其境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表演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音乐声中闭眼自由想象荷花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音乐结束后,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刚才想到的。D:理解为什么题目是“诗的材料”。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预设:有的会有相机留驻永恒;有的会写首小诗来歌颂荷花,歌颂大自然教师随即引导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诗,我要试试看当然还要好好的想。”4、教师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在美好情境的渲染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升华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表达,既丰满了文本内容,更深刻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教给了学生表达时应该做到的条理性、完整性、生动性、形象性及语言组织的科学性,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梦境,更需要诗一般的教师导语,有了这样的导语,会为文本增添色彩。四、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野花也有许许多多,也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为自己出个题目写一写吧。(如果有人写到蒲公英就更好,为金色的草地做铺垫。)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写作,善于投身自然良好情趣。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归类比较来记忆等),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