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二轮复习 第一模块 知识专题 知识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19091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二轮复习 第一模块 知识专题 知识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二轮复习 第一模块 知识专题 知识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二轮复习 第一模块 知识专题 知识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成立轮船招商局D.建立北洋水师2.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3.“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xx德州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A.创办湖北织布局B.创办大生纱厂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汉阳铁厂5.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6.“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B.提倡“自强”“求富”,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7.“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8.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9.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10.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A.辛亥革命发生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十月革命的影响D.学生爱国运动高涨11.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陈独秀1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之所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是因为()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B.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C.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礼教13.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剪辫令”的颁布是在()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改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迸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1)材料一中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分析材料二中“一道闪电划过”后为什么“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发生?(3)材料三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史,在探索中总结,在探索中前进。(1)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请你写出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2)哪一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的技术是不行的,必须从政治制度上改变中国?因此他们兴起了哪次政治运动?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的革命纲领是什么?(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经过“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问这条道路是什么?(4)探索也有失败的时候,改革如果不适合本国国情,就会适得其反,甚至走向失败和解体。请你举一相关史实加以说明。(5)结合上述探索历程,你有怎样的学习收获?参考答案1.C解析材料中洋务派的认识是要“求富”,即创办民用工业。只有轮船招商局是民用企业。故本题选C项。2.D3.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本题选A项。4.B解析张謇创办的企业是大生纱厂。故本题选B项。5.B6.C7.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立宪法开国会”“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可知是维新派的主张。故本题选C项。8.B解析民国元年是1912年,这一年的重大事件是中华民国成立。故本题选B项。9.B解析根据时间“1912年”以及该事件“出现了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可知,该事件应指中华民国的建立,使共和制度在中国得到实践。故本题选B项。10.C11.D解析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故本题选D项。12.B13.D解析“剪辫令”是在辛亥革命后颁布的。故本题选D项。14.(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2)依据: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黑暗依旧”的原因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诞生或中共一大召开。(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4)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围绕材料,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5.(1)是中国近代化经济领域里的开启性事件。(2)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三民主义。(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或苏联解体。(5)一个国家要想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