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复习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8750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复习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复习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复习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复习学案鲁教版必修3【直击考点】1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2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3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原因、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直击考点】测试要点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流域的开发结合实例,了解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自成体系】【强化记忆】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1自然环境:地貌类型齐全(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流域面积广,干支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2自然资源:水资源居全国首位;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森林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条件)3城市与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而且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4交通:宜宾以下河流都可以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5工农业基础:上游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上游地区(1)优势:地势悬殊,致使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开发重点:水能资源(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3)存在问题:自然灾害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引发水土流失(4)治理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5)措施: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2中游地区(1)优势:平原面积广,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作物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丰富,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问题:洪水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且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人为原因: A过度砍伐林木,陡坡开荒,植被减少; B围湖造田,调蓄洪峰能力降低(3)整治重点: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4)措施: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琥珀;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水林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水库),洪水季节蓄水3下游地区(1)优势: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平原地形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2)问题: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3)整治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4)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营造绿色空间。【真题演练】1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2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3图17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1)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_加剧,入湖泥沙多;人为大规模上。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_性特征。(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_和_方面更具优势。(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_【随堂测试】1长江三角洲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原因有能源和原材料不足传统工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小科技力量雄厚控制环境污染 A B C D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大量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和水体质量下降 B水土流失 C滑坡、崩塌 D土壤盐渍化4长江三峡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大量减轻火力发电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废渣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 B C D5近年太湖水质明显下降,原因有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工业污水排入乡镇企业排污生活污水海水倒灌影响 A B C D6读长江水系图417,回答问题。(1)图中资料2反应的问题是 _,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_。(2)资料4所反映的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其原因是: _, _, _。(3)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_。工程竣工后,还将在_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课堂小结】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直击考点】测试要点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业持续发展结合实例,了解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其布局特点和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一、东北地区自然环境1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2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3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河流,中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林,内侧是广阔的平原。4气候: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5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东北地区分布着黑土,黑钙土。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松嫩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2土地资源丰富表现: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最多,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另外,东北地区还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3土地开发开发形式:进行水利建设。建立国营农场问题:破坏了湿地和生态系统措施:不再开垦荒地;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渐还林、还草、还湿地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农业结构:比较齐全、以耕作业为主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甜菜、林业基地(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2农业布局自东向西:以林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牧业地带自南向北: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农林牧交错地带四、东北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黑土的开发问题: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原因:黑土上的草甸植被破坏,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 措施: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保护土壤2林业的发展问题:森林减少,覆盖率下降,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原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火灾、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措施: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红叶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恶化3湿地的保护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和生态环境改善有着重要意义。问题: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减少,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湿地。【典例解析】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12题。农田秸秆牛人沼气甲丙丁乙 1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A甲 B丙 C乙 D丁2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A甲 B丙 C乙 D丁【真题演练】 1东北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主要是 A湿地面积大 B人均耕地多 C土地集中连片 D热量充足2东北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应是 A开垦宜农荒地 B提高粮食单产 C实现农业机械化 D多建商品粮基地3黑土培肥和沼泽土改良的主要措施分别是 A增施有机物料和植树造林 B植树造林和防洪治涝 C秸秆还田和土壤熟化 D增施有机物料和防洪治涝4导致东北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破坏严重的原因是 采育脱节 黑土和沼泽土的开发 毁林开荒、滥砍乱伐 气候恶化 居民烧柴 A B C D【随堂测试】1三江平原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农场经营模式分别是 A均为家庭为单位的农场 B均为国营农场 C家庭农场、国营农场 D国营农场、家庭(私人)农场2嫩江和松花江汇合处的河流水位相对其它段更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A该处气候温和,降水全年均匀 B一年有两次汛期 C湿地影响 D工农业用水少3江苏盐城与东北三江平原都是丹顶鹤的栖息地,原因是 A降水丰沛,气候温和 B植被覆盖良好 C有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环境 D都设立了自然保护区4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黑土冲刷使用化肥耕作管理不善不合理排灌 A B C D5有关我国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是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C光热丰富,作物一年二熟 D分布着全国最大林区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阅读以上材料,回答工11-14题。6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B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控制污染7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燃烧煤、石油、排放CO2 B气候变干、盐渍化土壤面积缩小 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往上升 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8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主要原因 A保持湿地上的森林资源 B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C我国粮食富足,不需要再生产粮食 D加人WTO,我国可大量廉价进口粮食9下列能减轻当地生态负担的是 A加大牛羊的喂养头数 B因人口众多,开垦荒地 C内蒙古草原对犊牛、羔羊的易地育肥 D大量占用耕地10下图是吉林省改造西部沙漠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图中空框内,使系统成立(每字母填一次) A增加粮食产量 B喂养牛羊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 E粪肥(2)该系统的建立,减轻了当地受 _气团控制时的 _等灾害。(3)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 _、 _、_、 _等加工业。11读“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半部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两地冶金、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_(2)图中是我国工业基地 _;是美国南部工业中心 _。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当前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 _(3)图中A农业带是 _,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 (4)图中B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_,它在土地资源上具有 _优势。(5)甲图中自西向东对应的地形是 _、 _、 _,其农业分别是 _、_、 _,这种农业类型的更替主要由_方面自然因素影响。乙图中自苏必利尔湖畔向南对应的农业带分别是 _、 _、 _(写出北部三个即可),这种农业带的更替主要由 _方面的自然因素影响。【课堂小结】4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直击考点】测试要点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1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实例,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了解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一、珠江三角洲基本概况: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_东南_部,毗邻_港澳_,与_东南亚_相邻自然条件地形地形以_平原_为主气候水热资源丰富,_雨热_同期水源河网密集,纵横交错社会条件人口、城市人口_稠密_,城市_密集_历史工业发展_历史悠久_政策改革开放时间_早_,有政策优势二、经济发展:1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_轻工业_基地、_外贸出口_基地。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呈_下降趋势_;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_上升趋势_;第二产业_占据主导地位_。3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发展成为以_轻工业_为主、_重化工业_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三、城市化水平1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进程(1)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小、城市密度低。(2)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城镇规模不断扩大2工业化是推进城市化的进程的主要原因四、存在问题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表现: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部分城市和地区缺水严重。多为水质性缺水。2人地矛盾加剧表现: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急剧下降。3重复建设突出表现:大建深水港和国际机场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许多产业一哄而起,造成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以及投资的巨大浪费。五、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提出“青山蓝天碧水工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水土资源;通过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优化人居环境。2优化产业结构措施:在加强第一产业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调整: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工业标准建设工业园区。3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措施:城镇规划中,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规划发展目标;城镇应合理布局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测试目标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影响因素: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如导致产业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4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也属于产业转移【典例解析】1读图439,其中上图反映了美国某时装公司全球产销网络的一部分,下图呈现了信息流动和相继的货物流动过程。通过高效的管理和陆空集装箱联运,在公司发出订单到时装在零售店上架的实际时间在60天之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时装公司于1997年1月2日15时从C城(西五区)发出订单,香港代理商在当地时间1997年1月 _日 _时收到该订单。(2)这批时装制成后运到W城(西8区)的零售店,不应迟于当地时间1997年 _月_日_时。(3)多数美国时装公司完成类似过程需6个月,可见此时装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_(填写正确选项代号)。采购廉价原料快速占领市场地理位置优越(4)在下面空白处填写三个选项的代号,表明时装业的产销过程。_接订单加工产品销售政府计划多样化的需求信息(5)根据图中标出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方式,对比分析我国时装发展的重要障碍是_(填写正确选项代号)。劳动力成本增加交通运输不发达服装加工设备落后信息产业发展滞后【真题演练】1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2读图18,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图示a、b两地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_。(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条件变化 B农业科技发展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需求变化(3)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推进两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是_。(4)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比较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只需列出比较的要素)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5)能源问题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缓解这两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图17为“京津唐 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分)(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_、_、_、_等。(2)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对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环境的积极意义分别是_、_(3)新建工业区的工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共用_,相互协作和技术创新,降低_,集中处理废弃物等。(4)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9下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开源:_;节流:_。(xx年)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材料一 图18为“苏北、苏中、苏南面积比重、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统计图”。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苏南地区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材料三 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为苏北、苏中、苏南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机遇。苏北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五市提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战略,将促使苏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飞跃。(1)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_,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2分)(2)从社会经济方面看,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2分)(3)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地区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_。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3分)【随堂测试】1该区治理酸雨的关键是 A限制居民生活用煤 B限制工业用煤,提高能源利用率 C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将工厂迁出市区2珠江三角洲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 A B C D3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正确的是 A大力加快消费品工业发展 B抑制重工业发展 C发展石化、钢铁等原材料工业,以加强产业基础 D发展采矿业、加大原燃料指向型工业发展4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3)读图14,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4)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5图434是“世界电视机生产分布图”,图434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周期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