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老师领进门1教案 鄂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7729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老师领进门1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老师领进门1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老师领进门1教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老师领进门1教案 鄂教版教学目标1.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2.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地”造句。 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2节。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2节。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是呀,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从学习识字、学习最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作家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2.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3.激趣:“老师领进门”,老师是谁?领进的是什么门?二、初读,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然后说说课文大意(田老师、文学创作的大门)。2.自读课文,找出生字,集体识字。(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文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学生简单说说),还因为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认识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然后查阅字典读准字音(教师巡视)。(3)检查。出示词语:后殿 红摹纸 娓娓动听 戛然而止 衣襟(如大多不认识,可一起查阅字典。) 学生提字考同学。3.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教师随时板书读错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三、再读,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怎样领进门的?找到有关句子,然后交流。2.领会田老师想像力的丰富。(1)朗读课文中的小诗;(2)默读田老师讲述的故事;(3)对照故事理解小诗,找到两者对应的内容; (4) 听,想像故事中的意境,感受田老师的丰富的想像力(两者结合巧妙,而且饶有情趣);朗读,品味故事的韵味,感受田老师的口才。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1)“我听得入迷,恍如。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只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抓住重点词语(尤其是“身临其境”、),品味、朗读。(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解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朗读、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感激之情。4.尝试背诵最后二节。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不忘师恩的故事或者自己尊敬老师的事。五、完成词句活动室2。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老师领进门2教案 鄂教版一、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2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三、教学时间:第二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二)阅读理解课文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2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3组织讨论后读课题: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讨论板书:文学创作大门4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5小结:6出示文中小诗:(投影)7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8听故事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三)重点理解句子含义。1投影出示句子: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2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3投影出示句子: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组织讨论小结。4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5出示投影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6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组织讨论小结:说明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7提问加深理解:上文的“柳成荫”是什么意思?讨论小结:这是一篇文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附板书8老师领进门文学创作大门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