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一模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51732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一模试卷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Li-7 N-14 O-16 F-l9 S-32 Sc-45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可吸收缝合线”是一种手术后能被人体降解吸收,而免除拆线痛苦的一类新型材料。下列能用作“可吸收缝合线”材料的是A. 棉线 B. PLA(聚乳酸) C. PP(聚丙烯) D. PVC(聚氯乙烯)【答案】B【解析】【详解】A.棉线属于天然纤维素,不可被人体降解吸收,A 错误 ;B. PLA(聚乳酸)具有生物降解性,可在人体中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 C. PP(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不具有降解性,C 错误;D. PVC(聚氯乙烯)属于有毒塑料,不可降解,D 错误;答案:B。2.ClO2 和 NaClO2 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 ClO2 气体制备 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可将 ClO2 制成 NaClO2 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B. 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 ClO2,使其被吸收器充分吸收C. 吸收器中生成 NaClO2 的离子方程式:2ClO2+H2O2=2ClO2+O2+2H+D. 步骤 a 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答案】C【解析】【详解】A.ClO2 为气体,不易储存和运输,常将其制备成 NaClO2 固体以便运输和贮存,A 不符合题意;B. 反应结束后,发生器中仍有少量 ClO2,用空气可以将其排出,确保其被充分吸收,B 不符合题意;C. 反应的环境是碱性环境,离子方程式应该为 2ClO2+2OH-+H2O2=2ClO2-+O2+2H2O,C 符合题意;D. NaClO2 溶液中获得 NaClO2 固体需要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D 不符合题意;答案:C。3.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00mL2mol?L 1 FeCl3 溶液中 Cl数目为 3NA,且 n(Cl)/n(Fe3+)=3B. 电解法精炼铜,阴极析出 1 mol Cu 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2NAC. 64gSO2 与足量的 O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SO3 分子数目为NAD. 在标准状况下,2.24LNH3 通入水中制成氨水,溶液中 NH4+数目为 0.1NA【答案】B【解析】【详解】A.Fe3+为弱碱阳离子,水溶液中部分发生水解,所以500mL 2mol?L-1FeCl3 溶液中 Fe3+小于 NA,n(Cl)/n(Fe3+)3,A错误;B.阴极析出 1 mol Cu,需要得到 2mol 电子,故阳极需要失去 2mol电子,B 正确;C.反应可逆不可进行到底,生成 SO3 分子数目小于 NA,C 错误;D.NH3+H2O NH3?H2O NH4+OH-,氨气溶于水和一水合氨电离均可逆,所以溶液中 NH4+数目小于 0.1NA,D 错误;答案:B。【点睛】关于 NA 的计算中一定还要注意盐类的水解和反应的可逆性。4.关于有机物 a( )、b( CH3)、c( )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b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b、c 均属于芳香化合物C. 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 a、b、c 均能与溴水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有结构简式可知,a、 b 的分子式都为 C7H8,c 的分子式为C10H14O。A、a 、 b 的分子式都为 C7H8,但是两者的结构不同;B、 c 分子中不含有苯环;C、 c 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D、b 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详解】A 项、a、b 的分子式都为 C7H8,但是两者的结构不同,则 a、b 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A 正确;B 项、b 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化合物,c 分子中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故 B 错误;C 项、c 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 错误;D 项、a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反应,b 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c 中含有醛基,能与溴水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关于共平面判断应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分析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是要注意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5.儿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元素 X 和 Q 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B. X、 Z、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彼此反应C. 离子半径:r(M2)c(Cl)c(ClO3)=c(ClO)D. t2t4,ClO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ClO自身歧化:2ClO =Cl+ClO3【答案】C【解析】【详解】A. 浓氯水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碱式滴定管的胶皮管,A错误;B. 溶液电荷守恒:c(Na+)+c(H+)=c(ClO)+c(ClO3)+c(OH)+c( Cl-),B 错误;C. b 点溶液为氯化钠、次氯酸钠、氯酸钠的混合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可知 c(Cl)=5c(ClO3)+c(ClO) 所以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3)=c(ClO),C 正确;D. 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应该相等:3ClO=2Cl+ClO3,D错误;答案:C。【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注意强氧化剂只能酸式滴定管盛装,氧化还原反应经常利用得失电子数相等进行计算,本题易错点忽略Cl-的存在。8.为测定某样品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氢氟酸为低沸点酸,含量低,不考虑对玻璃仪器的腐蚀),用水蒸气蒸出,再通过滴定测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省略。(1)A 的名称是_,长导管用于平衡压强,实验过程中其下端_(填“能”或“不能”)在液面以上。(2)仪器 C 是直形冷凝管,实验过程中,冷却水应从_口出。(填“a”或“b“)(3)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 K,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 K,开始蒸馏:著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_。(4)连接水蒸气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之间的玻璃管常裹以石棉绳,其作用是_。(5)B 中加入一定体积高氯酸和 1.00g 氟化稀土矿样,D 中盛有滴加酚酞的 NaOH 溶液。加热 A、B,使 A 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 B。下列物质不可代替高氯酸的是_(填标号)a.醋酸 b.硝酸 c.磷酸 d.硫酸D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向馏出液中加入 25.00mL0.100mol?L1La(NO3)3 溶液,得到LaF3 沉淀,再用 0.100 mol?L 1EDTA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La3+(La3+与 EDTA 按 11 络合),消耗 EDTA 标准溶液 20.00mL,则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 (1). 圆底烧瓶 (2). 不能 (3). b (4). 打开活塞 K (5). 保温,避免水蒸气冷凝 (6). ab (7). HF+OH=F+H2O (8). 2.85%【解析】【分析】A 水蒸气发生装置,长导管作用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防止烧瓶内压强过大,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 K,目的是让烧瓶内压强和外界一致,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 K,开始蒸馏,若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打开活塞 K,和外界联通降低压强,B 制取 HF 的装置,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 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用水蒸气蒸出,冷凝到 D 装置,被氢氧化钠中和吸收,在采用滴定法定量测定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详解】(1)A 的名称是圆底烧瓶,长导管用于平衡压强,实验过程中其下端在液面以下;答案:圆底烧瓶 不能(2)实验过程中,直形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从 a 进 b 口,这样可使冷却水充满外管,有利于带走热量;答案:b。(3) 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 K,目的是让烧瓶内压强和外界一致,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 K,开始蒸馏,若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打开活塞 K,和外界联通降低压强;答案:打开活塞 K(4)连接水蒸气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之间的玻璃管常裹以石棉绳,石棉绳的隔热效果比较好,主要起到保温防止水蒸气冷凝的作用;答案:保温,避免水蒸气冷凝。(5)根据题干知识可知反应原理为高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取低沸点酸(易挥发性酸) ,醋酸和硝酸易挥发,不可代替高氯酸;答案:abD 中是氢氧化钠与 HF 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F+OH=F+H2O ;答案:HF+OH=F+H2O。(6)关系式法计算:设 F-为 xmol3F- LaF3 La3+ EDTA La3+3mol 1mol 1mol 1molx x/3 0.1mol/L20.0010-3L 0.1mol/L20.0010-3L +0.1mol/L20.0010-3L=0.100mol/L25.0010-3L得 x=1.510-3mol=0.0015mol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 100%=2.85%答案:2.85%9.钪(Sc) 是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具有重要的工业利用价值,从钛尾矿( mSc2O3?nTiO2?xFeO?ySiO2)中提取 Sc2O3 的流程如下:(1)“焙烧 ”时,为提高焙烧效率,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_(填标号)a.不断搅拌 b.进一步粉碎固体颗粒 c.增大压强 d.适当升高温度(2)“酸浸 ”时,需在 80条件下进行,则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3)“萃取 ”时,使用伯胺 N1923 的煤油溶液作为萃取液,萃取率 受振荡时问和萃取剂浓度的影响,椴据下表 1 和表 2 数据,萃取时适宜的振荡时间和萃取剂浓度分别为_min、_% 。(4)“酸洗 ”后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Na+、Sc3+、Ti4+ 、Fe2+,且浓度均小于 0.100mol?L1, “反萃取”时,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 pH=_时,可使 Sc3+沉淀完全(当离子浓度减小至 105 mol?L1 时,可认为沉淀完全),从滤渣中可以回收的金属元素名称为_。(已知;lg2=0.3,1g5=0.7;室温下,Ti4+完全沉淀的 pH 为1.05,Ksp(Fe(OH)2=4.01017,KspSc(OH)3=1.251033)(5)草酸镇 Sc2(C2O4)3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6)若从 1 吨该钛尾矿中提取得到 110.4gSc2O3,则该矿中含钪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 (1). c (2). 水浴加热 (3). 10 (4). 15 (5). 4.7 (6). 钛 (7). 2Sc2(C2O4)3+3O2 2Sc2O3+12CO2 (8). 0.0072%【解析】【分析】钛尾矿( mSc2O3?nTiO2?xFeO?ySiO2)加入碳酸钠焙烧,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和升高温度,提高焙烧效率,加入 30%HCl,水浴加热可以稳定控温在 80,使其均匀受热,过滤除掉硅酸沉淀,使用伯胺 N1923 的煤油溶液作为萃取液,萃取率受振荡时问和萃取剂浓度的影响,根据表格可知萃取时适宜的振荡时间和萃取剂浓度分别为10min、15%主要将 Sc3+萃取到油层,还含有少量 Ti4+、Fe2+,再加入 4mol/l 的 HCl 酸洗,再加入 NaOH 调节 PH=4.7 左右,沉淀Sc3+,Ti4+,过滤得滤渣,滤渣中加入酸溶解,再加入草酸生成Sc2(C2O4)3 沉淀,灼烧得到 Sc2O3。【详解】(1)因为是固体焙烧,所以只能通过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和升高温度来提高焙烧效率,措施中无效的是增大压强;答案:c (2)“酸浸 ”时,需在 80条件下进行,温度低于 100可以采用水浴加热,使其受热均匀,温度易控;答案:水浴加热(3)通过观察表格可以发现 10min 时 Sc3+的萃取率已经达到 98.7%,萃取率已经相当高了,在延长时间没必要,萃取剂浓度分别为 15%和 20%萃取率几乎相等,从节约药品角度选择 15% ;答案:10 15(4)根据 KspSc(OH)3=c(Sc3+ )c (OH-)3 计算,c(OH-)= =510-10,PH=-lgc(H+)=-lg =4.7,所以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4.7 时,可使 Sc3+沉淀完全,Ti4+完全沉淀的 pH 为 1.05,因此混有 Ti(OH)4 沉淀,根据 Ksp(Fe(OH)2=4.01017 计算Fe2+PH=6.3 时才会沉淀,所以从滤渣中可以回收的金属元素名称为钛;答案:4.7 钛(5)草酸镇 Sc2(C2O4)3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Sc2(C2O4)3+3O2 2Sc2O3+12CO2 ;答案:2Sc2(C2O4)3+3O2 2Sc2O3+12CO2;(6)关系式法计算:设 Sc 质量为 xg2ScSc2O390g 138gxg 110.4gx=72g该矿中含钪的质量分数为: 100%=0.0072%答案:0.0072%10.二氧化碳是潜在的碳资源,无论是天然的二氧化碳气藏,还是各种炉气、尾气、副产气,进行分离回收和提浓,合理利用,意义重大。(1)在空间站中常利用 CO2(g)+2H2(g) C(s)+2H2O(g),再电解水实现O2 的循环利用,350C 时,向体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8molH2 和 4molCO2 发生以上反应。若反应起始和平衡时温度相同(均为 350),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p)随时间 (t)的变化如图中 a 所示,则上述反应的H_0(填“”或“0保持温度 T 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2 及H2,起始及达平衡时,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量及总压强如下表:若反应 I、II 均达平衡时,p0=1.4p ,则表中 n=_;反应 1的平衡常数 Kp=_ (kPa)2。(用含 p 的式子表示)(3)Al-CO2 电池是一种以低温熔融盐Al2(CO3)3 为电解质,以完全非碳的钯 Pd 包覆纳米多孔金属为催化剂正极的可充电电池。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 +C,则生成 Al 的反应发生在_极(填“阳”或“阴”),该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0n 0.3-n 0.3-n 0.3-n 0.3-n平衡时各物质的量为:CO2(g):0.5-n-0.3+n=0.2mol H2(g):0.9-3n-0.3+n=0.6-2nCH3OH (g):n H2O(g):0.3 CO(g):0.3-n根据 T、V 一定时,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计算 n= =1.4,计算得出 n=0.2;平衡后物质的总量:0.2+0.6-20.2+0.2+0.3+0.3-0.2=1.0mol平衡后各物质分压: CO2(g):(0.2/1)P=0.2P H2(g) :(0.2/1)P=0.2P CH3OH (g):(0.2/1)P=0.2P H2O(g):(0.3/1)P=0.3P Kp= = 答案:0.2 (3)因为放电时 Al-3e-=Al3+,则充电时应该是 Al3+3e-=Al,得电子为阴极反应;充电时总反应方程式为放电时的逆反应;答案:阴 2Al2(CO3)3+3C 4Al+9CO211.衣康酸二甲酯常用于润滑油增稠剂、共聚物乳胶、改性醇酸树脂等。由 3-甲基-3-丁烯酸合成衣康酸二甲酯的路线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 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康酸的分子式为_。(2)反应 、 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反应所需的反应条件为_。(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4)衣康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碳碳双键,与 NaHCO3 溶液产生气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有_种(5) 和苯甲醇可合成 将以下合成路线补充完整(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条件) _。【答案】 (1). 羧基、羟基 (2). C5H6O4 (3). 加成反应 (4).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5). 浓硫酸、加热 (6). (7). 8 (8). 【解析】【分析】3-甲基-3-丁烯酸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反应生成 A( ) ,A 强碱水溶液作用下水解生成 , 催化氧化生成 B( ) ,B 在浓硫酸、加热作用下消去反应生成 , 酯化反应生成衣康酸二甲酯( ) 。【详解】(1) 观察结构发现 B 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羧基和羟基;衣康酸( )分子式为 C5H6O4;答案:羧基、羟基 C5H6O4(2)反应 : +Br2 ,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CH3OH +2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反应是醇的消去反应,所需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答案:加成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浓硫酸、加热(3)反应 衣康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生成衣康酸二甲酯和水;答案: +2CH3OH +2H2O(4)含有碳碳双键;与 NaHCO3 溶液产生气体,必有羧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必为甲酸某酯;采用定二移一法,把碳链、羧基与碳碳双键定下来,如下所示:HCOO-作为取代基可以在的位置: 共 8 种同分异构体;答案:8(5)逆推法合成 需要苯甲醇与 ;根据题干合成路线可得: 答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