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独坐敬亭山 1教学反思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5326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独坐敬亭山 1教学反思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独坐敬亭山 1教学反思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独坐敬亭山 1教学反思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独坐敬亭山 1教学反思 人教版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已达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由此寄情山水,抒发自己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怎么样帮助上课的学生不胆怯,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又为下面的教学服务?这无疑是值得探究的课堂教学智慧。所以,在开课之初,我没有过多的语言渲染,繁琐的导入设计,师生间的对话一直紧紧地围绕着“李白”。老师从作者入手,让学生回忆李白背一背李白的诗,使学生多角度、重新认识了李白。使学生知道李白是个非常丰满的人物:乡愁满怀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有情有义的李白,既而非常自然地带领学生去认识更丰满的李白,去了解李白的内心深处。这样开课,既巩固了所学,又丰富了对李白的认识,也为学习李白的新诗独坐敬亭山定下了良好的情感基调。学习这首古诗,我带领学生紧紧抓住“独”字,从而一步一步去深入体会作者那份孤独寂寞之情。首先通过交流大概了解敬亭山的知识,接着我请同学读诗题,强调敬亭山前有两个字“独坐”,让学生用“独”组一个词,学生组了很多,如“独自”、“单独”、“孤独”等等,从而理解诗题的意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两句诗中写鸟飞云去只有李白孤独一人坐在敬亭山上,在对比中越发显出作者的“独”。“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时李白的眼里只有敬亭山,也只有敬亭山此时能懂李白,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1、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说: ;2、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说:”让学生在本子上写,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在写话中把体会到的作者孤独之情用文字表现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学习中情感的体会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吧。独坐敬亭山这首诗表达诗人遭贬流放后的孤寂、愁楚。在教学结束时,补充李白晚年的作品秋浦歌,以诗解诗,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孤寂心情。这里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同一诗人,同一主题对比。以李白诗导入教学,又以李白诗结束教学,首尾呼应,结构精致,给课堂教学画上完整的句号。课堂教学是遗憾的。在课堂上,学生朗读的充分,但诗文韵味不是很足,节奏不够清晰,语速快了一点。我觉得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感受到了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但对汉语言的音律之美领悟不够,当然朗读诗文有技巧,这也与学生的年龄有关。我想,听录音,师示范,让学生感知古诗文的朗读技巧,此时是比较有效的吧;或通过课堂朗读评价,有针对性地指导,以点带面,读出个性,也不错吧。反观全课,情感的基调奠定的是不错,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很积极,读得也很好,如果说就学生本节课的发言来说,应该是有不少很精彩的,但毕竟这是日常课,我觉得这节课在面向全体时做得不够,有部分学生始终参与不到课堂学习中来,对诗的情感体会也不到位。这也是我的日常课堂经常出现的问题,总是被好生的表现迷惑了我的双眼,以为歌舞升平,一切大好,但细想之下,还有一部分学生我拽了他他也只是在原地踏步踏了几下,并没有前行。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独果 1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延年益寿”、“聪慧过人”、“叨念”、“飘溢”等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一家人互相谦让“独果”的故事,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说话语气。3感受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互相关爱的真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一家人互让“独果”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读出人物说话时不同的语气。2.感受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互相关爱的真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独果1.(媒体出示果实累累的橙子树画面)这是一棵怎样的橙子树?2.往年果实累累的橙子树去年一个果子都没有,直到有一天(出示句子:一天,我爬上橙树玩,突然发现一个熟透了的大橙子。)指名朗读。3.一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这就是独果,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独果,百年难遇,所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传说中,它有许多神奇的功效,究竟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词语。5.交流板书: 聪慧过人 延年益寿(提醒学生关注第四笔) 能治百病6.能连贯地介绍一下独果传说中的神奇功效吗?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二、研读“发现独果”,感受惊喜1.这独果,可真是个“宝物”啊!发现这个独果以后,我和奶奶的心情怎样?找到有关的句子自己先读一读。2.我和奶奶的心情怎样?谁来读出我的惊喜?谁来读出奶奶的惊奇?指导读句:(1)我一溜烟下了树,就往屋里跑,边跑边喊:“奶奶,我发现了一个橙子,可是独果呀!”看到了吗?多快的动作;听到了吗?多响亮的叫喊声,谁来读出我的惊喜?(2)奶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独果?在哪里?这怎么可能呢?独果可不易见到啊,你可别骗我!” 仔细看看奶奶说的话,有什么发现?能读出奶奶的惊喜吗?(媒体凸现四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三、研读“互让独果”,感悟谦让1.同学们,你们通过提示语里的动作、神态,对话中的标点符号读好了句子,感受到了我和奶奶的惊喜,那么接下去围绕着独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默读5-11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这件事情。2.学生交流,在交流的时候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内容,边梳理边板书:我 奶奶 妈妈3.谁能根据板书再来概括地说说这个故事吗?4.他们究竟是怎样让的?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下面请大家自己再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学生自由读文。5.我们先来看看奶奶和我是怎样让独果的,先要请一个奶奶,谁来做奶奶?指名上前。(你来读奶奶说的话,明白了吗?)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做“我”,也就是小荣。(1)好,小荣,准备好了,要摘独果了。摘独果时要注意什么?(朗读指导,学生读第五节第一句。)(2)(“奶奶”读第二句)这里有个词叫“叨念”,谁能说说什么叫叨念?奶奶,你能念叨念着读好这个句子吗?(3)(“奶奶”读第三句)奶奶,你能告诉大家,猛地,你究竟想起了什么?大家也来说说。(媒体出示句式:孟地,奶奶想起了 。 )奶奶,你能配上动作给我们演演这句话吗?(4)“你吃吧,我怕酸。”王老师要问问小荣了,奶奶真的怕酸吗?多聪明的孩子啊,所以(引读“执意不肯”句)。什么叫执意不肯?坚决不肯吃,小荣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想象说话训练)可是小荣真的不想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5.多懂事的孩子,多可爱的老人!奶奶和妈妈又是怎样互让的呢?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提示语中的表情,对话中的标点符号。6.指名反馈朗读。四、研读“分享独果”,升华情感1.谁都不肯吃,谁都想把这个神奇的独果留给对方吃,这个宝物究竟该怎么处理呢?(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两句)引读。2.“飘溢”的意思是什么?(指名读句)3.师范读句子(朗读时可在“从此”、“香气”处予以强调)。你不觉得奇怪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质疑,自主解疑。)4.是啊,屋子里流淌着的不仅仅是橙子的香气,还流淌着一股浓浓的暖流,这是股人和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暖流。板书:关爱5.配乐读句。6.今天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把这份关爱带回你的家。板书设计: 独果 聪慧过人 延年益寿 能治百病 让 让 我 奶奶 妈妈 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