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现代文阅读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 第2课《说和做》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2047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现代文阅读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 第2课《说和做》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现代文阅读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 第2课《说和做》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现代文阅读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 第2课《说和做》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阅读字数:约1 250字建议用时:20分钟分值:19分考查题型:第4题作者点击: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后在北京做编剧,写过剧本,参与过改编京剧沙家浜。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逝水,文论集晚翠文谈等。人物形象:闻一多先生性格强烈坚毅,个性十足,有爱国情怀,教学严谨,方法灵活,学识渊博,鼓励创新,提倡自由学风。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整天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簃”,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儿”。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全世界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诗。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了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1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特点?(4分)_2选文为了突出闻一多先生上课的风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举例说明。(3分)_3结合文意,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叫座儿”的含义。(2分)_4选文第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个事例。(4分)答题技法详见P82考点解读事例一:_事例二:_5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2分)_6【语文核心素养:写作素养】 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4分)_积字音:灼灼()暇()博弈()袅袅()胡诌()簃()髭()斐然()微字典:【有声有色】 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人云亦云】 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积妙词:_积美句:_积感悟:_“鱼雷”闻一多(叶兆多)阅读字数:约1 390字建议用时:15分钟分值:15分考查题型:第1题阅读提示:对于闻一多,我们了解的更多的是他写新诗,他被特务暗杀,而对于他做学问,尤其是考订古典文献,却所知甚少。郭沫若说他是一枚钻进“古代”的肚子,将“古代”炸个稀巴烂的“鱼雷”,这是为什么呢?读读下面的文章,也许你会认识一个别样的闻一多。郭沫若对闻一多先生有个很新奇的比喻,说他虽然在古典文献里游泳,但不是作为一条鱼,而是作为一枚鱼雷,目的是批判“古代”,钻进“古代”的肚子,将“古代”炸个稀巴烂。闻一多的著名,是因为写新诗,因为被特务暗杀,这两件事都具有轰动效应。而容易被人忽视的,却是他的做学问,是他对古典文献所做的考订工作。闻一多的有趣,在于他做学问的极端。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个地道的书虫,是在“故纸堆里讨生活”。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文学院落脚蒙自,闻一多在歌胪士洋行楼上埋头做学问,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同事因此给他取名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按照我的想法,闻一多之所以会走做死学问这条路,多少和他赌气有关。闻一多显然想让那些老派的教授明白,新派出身的人研究古典文献不仅可能,而且会做得更出色。他身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旧书中,压根儿就没有一点值得保留的东西,声称自己深入古典,是为了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那样让他如痴如醉,其痴迷程度和任何有考据癖的学者相比毫不逊色,他走的是最正统的学术道路,从训诂和史料考订下手,为一个字、一个词大坐冷板凳。认真研究闻一多学术思想的人并不是很多,首先是个难度问题,没有点儿学问基础,根本不明白他说了些什么,考据文章对于外行来说犹如天书。今天的人性情大都浮躁,不可能像他那样陷进去。今天从事古典文献研究的人并不在少数,以研究条件而论,要比闻一多时代不知强多少倍。可惜多数人只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当教授而刻苦,学问成了吃饭的本钱,成了谋生的手段。闻一多对神话的研究,对诗经楚辞的研究,对唐诗尤其是杜甫诗的研究,都达到了前人所未至的境界。这也许和他曾留学接受西方教育有关。他似乎一直在努力寻找蕴藏在传统中的现代根源。他计划写一本具有独到见解的中国文学史稿,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留下了许多未完稿的笔记。文学发展中的民间影响和外来影响,是闻一多关注的焦点,他不但研究文化人类学,而且还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在方法上,既有最地道的朴学传统,又不缺乏世界最新的人文研究成果。朱自清先生对闻一多的评价很高,认为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年龄相仿的专家学者,很少有人能与之相匹敌,可惜英年早逝,被暗杀时才48岁,正是最应该出成绩的年龄。说闻一多是一名斗士,应该没有问题。他似乎对“死”有特殊的兴趣,做的是死学问,下的是死功夫,面对的是永恒的死亡。闻一多一定非常喜欢“涅槃”这个词,在此境界,贪、嗔、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自我,都已灭尽,不复存在,于是达到了寂静、安稳和常在的状态。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头扎进古典文献,在绝望中获得永生,在枯燥里获得快乐。他写诗、做学问,后来投身民主运动,都是为了获得爆发的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闻一多始终是一名斗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李公朴被暗杀以后,很多人告诉闻一多,他已经被列入黑名单,形迹可疑的特务就在他家门前闲逛,而且派人送了恐吓信进来。闻一多如果理智一些,就不会出席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但是他并不承认这就是中国的铁定现实,不愿意在独裁者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在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闻一多定有一种寂寞之感,他没有料到偌大的昆明,只有他一个教授来出席这样的纪念活动。闻一多在会上的演讲成为民主的绝唱,他离开会场不久,就被暗杀在大街上。1闻一多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年龄相仿的专家学者不能与之匹敌的成就,其成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3分)答题技法详见P82考点解读_2文中说闻一多在“故纸堆里讨生活”,应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_3文章题目具有什么含义?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_4【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素养】 在谈及今天“认真研究闻一多学术思想的人并不是很多”时,作者深有感触:“今天的人性情大都浮躁,不可能像他那样陷进去。”请联系现实,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4分)_微字典:【考订】 考据订正。【涅】 佛教用语,原指超脱生死的境界,现用作死(多指佛或僧人)的代称。【人仰马翻】 形容在交战中大败的狼狈样。【里应外合】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积妙词:_积美句:_积感悟:_考点解读与答案详析闻一多先生上课1性格强烈坚毅;治学专心;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讲课“图文并茂”,条理严密。2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比如,写闻一多的语言,“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就是正面描写;而写他教古代神话,“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就是侧面描写。3原意为(戏剧、影片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这里指闻一多的古代神话课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4事例一:前往云南时,他把胡子留起来,并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事例二:专心治学,整天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考点解读考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考点解读】概括分为一般概括和高度概括两种。一般概括,就是用一到两句话对文章的主要事件或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高度概括,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主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变化等。【技巧点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提取关键句法。提取文章的主旨句、抒情句、议论句等,作为概括性文字。2分层合并法。把文章分为几层,然后分别概括各层的意思,最后把这些意思合并起来。3组合要言法。概括、摘取或组合文中的关键性句子或词语,再加以综合表述。适用于内容基本清晰,而中心句、关键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4自主概括法。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的中心、概说文章的风格、概括作者的观点、给文章加上标题等题目。5因为汪曾祺对李贺的诗歌的特点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一多等西南联大很多教授都很赏识这种学生。6示例:学生们一个个坐得极为端正,目不转睛地看着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也是全神贯注,在教室里踱着步子,慢慢品读着古代神话。学生们认真地听讲,仔细地做笔记,就像春雨中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鱼雷”闻一多1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闻一多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段重点说明了这一问题。具体分析第段,梳理脉络,概括回答即可。答案 对神话及诗经楚辞和唐诗尤其是杜甫诗有很深入的研究;关注文学发展中的民间影响和外来影响;不但研究文化人类学,还能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2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解答时,先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然后说明其深意和其中蕴含的情感。“故纸堆”指闻一多研究的是“古典文学”,做的是“训诂和史料考订”;“讨生活”本指谋生,这里指闻一多对研究极端痴迷,闻一多“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仿佛他就生活在“故纸堆”里一样。分析出这些后加以概括即可。答案 “故纸堆”是说闻一多做的是训诂和史料考订工作,研究对象是古典文献。“讨生活”是指他对研究工作如痴如醉,做学问达到了极致,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3解析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要结合标题的妙处和作用技法,并联系文意加以分析。“鱼雷”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闻一多做学问是为了深入古典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同时点明他的斗士身份,作用依照标题的作用筛选回答即可。答案 含义:既点明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是为了深入古典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又揭示了闻一多是一个革命的斗士。作用:总领全文,揭示主旨;概括闻一多的精神品质。4解析 本题考查拓展迁移能力。解答这种题型,一般要做到观点明确,态度鲜明,一般采用“观点分析”的模式。本题要抓住闻一多和今天的人的区别进行分析。答案 示例:闻一多先生研究古典文献是为了推翻传统,为了战斗,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让他如痴如醉,让他甘心为了一个字、一个词大坐冷板凳,所以他在古典文献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无人能比的成绩,他是一个真正的学问家。而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受到名利等的诱惑和大环境的影响,浮躁之风盛行,缺少了像闻一多这样的真正的学问家,但我们又从袁隆平以及投身到航天事业的科学家身上,看到了希望,相信有了他们的引领,浮躁之风会逐渐减弱,真正的学问家会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