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例题演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0845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例题演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例题演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例题演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和碱中和反应【学习目标】1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要点梳理】要点一、中和反应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2实质:酸溶液中的+和碱溶液中的结合生成了中性的水。表达式为:H+ + OHH2O。3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要点诠释】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2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要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用于医药(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多了,一般服用小苏打或胃舒平,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氨水等。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向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把土壤的pH控制在适宜庄稼生长的范围之内,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就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3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当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别的碱?除了降低成本的原因,还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很小,能溶解在水中的量很少,即使施用过量,未反应的熟石灰也不会大量溶于水造成水的再次污染。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 Ca(OH)2 + H2SO4 = CaSO4+2H2O【要点诠释】1根据土壤的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3服用某些碱性药物,可中和过多的胃酸,涂抹一些含碱性的物质(如氨水)的药水,可减轻蚊虫叮咬后所产生的痛痒感,但注意选择碱性物质时要选择弱碱,以防碱性物质腐蚀皮肤。要点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2pH的取值范围:014。pH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时,溶液显中性。3pH和溶液酸碱性:4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待测溶液的pH值。【要点诠释】1pH是溶液中所含H+的浓度或OH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溶液中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OH的浓度越大,则碱性越强,pH越大;当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相等时,则溶液的pH7,呈中性。2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OH,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3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溶液会使待测溶液受到污染。4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溶液。如果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溶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了。5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比较粗略,一般读数为整数。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试纸润湿后使用。要点四、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溶液的酸碱度对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科学实验及化工生产有许多反应必须有一定pH溶液中才能进行。2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接近或等于7的土壤中才能生长。3测定雨水的pH(酸雨的pH值小于5.6)能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要点诠释】1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酸碱性指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指示剂来鉴别,用石蕊或酚酞。酸碱度指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2溶液的稀释与溶液pH的关系:(1)酸性溶液pH小于7。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增大到7(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2)碱性溶液pH大于7。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不会减小到7(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图。图中所加试剂分别是( ) 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 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思路点拨】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不变色;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答案】C 【解析】通过分析实验过程图可看出,试剂遇到试剂溶液变为红色,再滴入试剂后,溶液又变为无色,对照所给选项,C选项符合题意,因为酚酞遇到呈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色,再滴入盐酸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溶液又变为无色。【总结升华】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多饮碳酸型饮料,因为其中溶有较多的CO2气体,该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该酸的化学式是 H2CO3,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红色;向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所发生的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H2CO3 红 有气泡产生 HCl十NaOH=NaCl+H2OHCl十NaOH=NaCl+H2O【解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烧碱溶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总结升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试液遇酸会变红。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3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序号物质HClKMnO4Ca(OH)2Na2CO3CH3COOH(1)上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用序号填写)。(2)若要测定Na2CO3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 。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3)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A来涂抹止痒。A食醋(含醋酸) B熟石灰 C纯碱(4)上述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只写一个) ;2HCl+Ca(OH)2=CaCl2+2H2O不是中和反应的复分解反应(只写一个) 。Na2CO3+Ca(OH)2=CaCO3+2NaOH【答案】(1) (2)C (3)A (4) 2HCl+Ca(OH)2 = CaCl2+2H2O Ca(OH)2+Na2CO3 = CaCO3+2NaOH【解析】(1)氢氧化钙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钙属于碱。(2)测定溶液酸碱度用pH试纸。(3)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酸中和止痒,故选食醋。(4)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总结升华】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及其物质的分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举一反三:【变式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反应时可能稀盐酸过量,也可能氢氧化钠过量,要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就是要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既没有稀盐酸也没有氢氧化钠。A选项只能证明无氢氧化钠,不能证明是否有稀盐酸;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呈现无色,因此B选项只能证明无氢氧化钠,不能证明是否有稀盐酸;如果盐酸过量则氯离子的数目会增多,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钠离子的数目会增多,只有钠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时,才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C选项正确;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也会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因此D选项既无法证明是否有稀盐酸,也无法证明是否有氢氧化钠。【变式2】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1)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有 。(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答案】(1)能 因为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不再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发生了反应(2)溶液呈中性还是酸性?(或生成的产物是什么?为什么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等)【变式3】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答案】D【解析】选项A中,稀盐酸不与氯化铜反应,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不会立即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B中,滴加稀盐酸,不会立即冒气泡,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C中,氢氧化钠与氧化铜不反应,滴加稀硫酸,溶液没有立即变为蓝色,说明滴加的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D中,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沉淀的量在上升,但是上升到一定程度恒定不变,并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中和反应。类型二、考查溶液的pH4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10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蓝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NaCl和HCl(或氯化钠和盐酸)【答案】(1)10 (2)蓝 (3)NaCl和HCl(或氯化钠和氯化氢)【解析】(1)pH=7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3毫升时,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3)当pH=1.4时,溶液显酸性,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这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氢和生成的氯化钠。【总结升华】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逐渐升高。【变式】向mpH=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pH为的溶液 D稀硫酸【答案】B【解析】酸溶液的pH小于7,酸和碱反应生成中性的水,溶液的pH会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