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09015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岳麓版 必修3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五单元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1 1 1集合的概念 第五单元 20世纪前夜的中国 长夜漫漫 风雨如晦 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黑暗之中 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之后 孙中山一直为民主共和的实现和维护而奋斗 后来 随着时代发展 孙中山思想逐渐发生转变 在十月革命和中共影响下对三民主义进行了重新解释 形成了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努力 孙中山后来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 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 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 1 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的 分析其含义和提出的意义 2 新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的 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分析其含义 意义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 新三民主义有何变化 3 你如何认识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一目讲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第二目 三民主义 讲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发展变化及对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课的基本脉络是围绕三民主义思想的演进 揭示孙中山孜孜不倦的民主追求 一 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1 学习 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把民族 民权 民生主义等同于法国的 类比成美国的 2 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中最富特色 最具创意的部分 其思想内涵受到 的重要启迪 3 信奉 欣赏美国亨利 乔治的 思想 盛赞马克思的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自由 平等 博爱 民有 民治 民享 民生主义 中国传统思想 进化论 单税社会主义 资本论 二 三民主义1 背景 1 鸦片战争以后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相继失败 2 孙中山逐渐走向革命道路 于 年成立了 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于 年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提出 的纲领 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894 兴中会 1905 中国同盟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2 含义 1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 民权主义 推翻 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一律平等 3 民生主义 解决以 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君主专制 中华民国 国民 土地 平均地权 3 意义 1 集中代表 政治经济利益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2 推动了 的发展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3 以其为指导 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对中国 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资产阶级 民族独立 民主权利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旧民主主义 三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 提出 1924年 中国国民党 一大 通过了宣言 确立了 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2 含义 1 民族主义 对外反对 对内反对 2 民权主义 授予一切反对 和 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 民生主义 实行 的政策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帝国主义 民族压迫 帝国主义 封建军阀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3 核心 三大政策 4 意义 1 是 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 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 2 具有鲜明的 的革命性 3 成为中国 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 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4 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民主义 反帝 反封建 新民主主义 四 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1 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 2 既具有鲜明的 的时代内容 又具有浓厚的 的民族特色 3 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 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爱国主义 反帝反封建 特别提示1 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是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能误认为是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 民族主义是政治前提 民权主义是核心 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 3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显著区别是 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4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 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点 2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有什么关系 1 前者是革命纲领 具体奋斗目标 后者是实现前者的途径 方法 是具体方针 2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都是民主革命新时期的产物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 灵魂 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 3 后者是前者的实质内容和核心 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 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要求 总之 两者之间相互依托 没有三大政策就没有新三民主义 没有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则不可能形成体系 同盟会成立初期 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 即为社会问题 实现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 而社会纠纷不多 但为未雨绸缪 不可不杜渐防微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 则平均地权之方法 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 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 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的问题是社会问题 我国的社会问题不严重 但要未雨绸缪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 社会纠纷不多 但需要未雨绸缪 实行民生主义 解决这个问题 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比较 排除B项 材料最后一句虽然讲平均地权 但平均地权不等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而且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只是为实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的第一步 排除D项 答案 C 2014 海南 17 十月革命后 孙中山一面强调 以俄为师 一面强调 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 借鉴代议制度 摒弃党国体制B 发展私人资本 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 学习苏俄革命精神 不采用苏维埃制度D 推动土地革命 实现 耕者有其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中 以俄为师 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的学习苏俄 故C项正确 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 不是 摒弃党国体制 故A项错误 B 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 C 一 选择题1 孙中山认为 西方国家贫富不均 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 因此他提出了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粹主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解掌握 孙中山在游历英美过程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的一些弊端 提出 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其社会革命的思想就是民生主义 2 革命 革命 剪掉辫子反朝廷 独立 独立 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概括能力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看体现出的是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 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 但此时民族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鞑子指的是满洲贵族 由此可知A D两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政治制度 故C项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选B 3 2014 新课标 29 1926年 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 大出风头以后 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 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 爱国 爱民 爱敌 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 民权 国权 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 C 解析 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 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在这之后 尽管各派军阀混战不休 横征暴敛 但在时代的潮流下 也不得不抬出 民主 这块牌子 题干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 故应选C 4 1924年7月 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 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 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 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 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 据此判断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B 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C 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 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答案 A 解析 据1924年这一时间可排除在此之前的B D两项 A C两项 C项扩大了孙中山的思想认识 作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不可能提出建立工农联盟政权的主张 排除C项 5 2015 泉州 杨天石在 帝制的终结 简明辛亥革命史 中说 孙中山不是 资产阶级革命家 而是 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下列最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 平均地权 与 节制资本 B 创立民国 C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D 天下为公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杨天石认为孙中山实际上是 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即孙中山的主张是有利于平民的 A项的 平均地权 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 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 节制资本 主张限制私人资本于一定范围以内的方针 与平民的要求相符 故选择A项 B项指创立中华民国 C项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与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密切相关 故排除 D项的怀疑是天下是人民的天下 而不是哪一个人 家族或团体的 是各个阶层的共同要求 不符合题目要求 6 2015 吉林实验中学 民国十三年八月 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 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 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 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 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这表明孙中山先生 A 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 过程迥异B 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C 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D 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 确立三大政策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孙中山的思想 但是并不能认为孙中山赞同共产主义的理念 而是孙中山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希望在中国避免 探究一条中国式的资本主义的道路 故选C 二 非选择题7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材料二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1 孙中山将材料一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 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新三民主义 新 在哪里 3 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 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4 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答案 1 三民主义 核心内容 民权主义 或创立民国 2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主张民族平等 增加 节制资本 强调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等 3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 或大革命 4 与时俱进 或顺应时代潮流 观点 争鸣 关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和不平等条约所采取的政策 观点1 孙中山以牺牲某些民族权益为代价 换取列强的军事和财政方面的援助 与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实际上是互相抵触的 观点2 孙中山明知列强不可能给中国广大的地域提供所谓 保护 他的慷慨许诺只是为了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是临时性的妥协政策 其实并不准备日后实现这些许诺 观点3 孙中山不提反帝 主要是为了推翻清政府 他对列强的态度是一种避免 四面受敌 的策略 提示南京临时政府在 告各友邦书 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以争取列强对该政府的承认和支持 这是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 这种妥协说明孙中山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 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 从本质上来说 他是为了维护共和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