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基础自测 九下 古诗文 鱼我所欲也练习 新人教版.doc

返回 举报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古诗文 鱼我所欲也 (时间:15分钟 满分:25分)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题3分,共9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死亦我所恶   恶:凶恶 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踏 C.妻妾之奉 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 导析:“恶”在这里是“讨厌,憎恨”的意思。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A.二者不可得兼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乡为身死而不受 导析:B项,“辟”同“避”,躲避;C项,“得”同“德”,感恩,感激;D项,“乡”同“向”,从前。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导析:B项不符合原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一内容。 二、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4.下列句中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同“避”,躲避)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增加) C.此之谓失其本心 (助词,无实义)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假使) 导析:“加”名词,益处。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呼尔而与/ 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B.呼尔而与之行/ 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 C.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D.呼尔而与之行/ 道之人弗受蹴尔/ 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 导析:根据句子的大意来划分。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译文: 答案: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时候。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答案: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导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三、名句默写。(5分) 8.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9.(xx北京四中模拟)面对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我们要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 10.(xx河北模拟)《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孟子人性本善的主张的句子是:        ,        ,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8.思而不学则殆 入则无法家拂士 9.舍生而取义者也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