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讲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03591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讲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讲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讲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讲案)(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二)手工业的发展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三)商业的发展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高考报告-明确高考形势本专题属于古代中国经济史部分,主要从农业(xx年安徽文综、xx重庆文综,xx江苏单科,xx海南单科,)、手工业(xx北京文综、xx福建文综、xx四川文综,xx天津文综,xx上海单科)、商业(xx年北京文综,xx重庆文综,xx江苏历史,xx海南历史,xx全国新课标2文综)、经济政策(xx年广东文综,xx山东文综,xx浙江文综),论证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并叙述了我国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叙述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经济思想,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占了古代史重要的比例,一般选择题会有至少1道,在单科中还会有更多,主观题一般会直接涉及,常考的是宋元时期,与明清时期的发展状况,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全面把握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无论是分析我国古代那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一般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发展去分析。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古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无论在各地模拟考,还是高考都有题目经常涉及);第二:为什么明清时期我国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却在近代落后于世界,中国政府是怎样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知识网络:-先总古代中国的农业(一) 农业:1、耕作方式2、土地制度(二)手工业:1、发展历程 2、工业部门 3、经营方式 4、特点(三)商业:1、发展历程2、特点 3、表现 4、阻碍因素(四)资本主义萌芽:1、发展历程2、特点3、阻碍因素考点详解-后分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一万年前刀耕火种(1)组织方式:集体劳动2、商周时期石器锄耕(1)技术:除草、施肥、灭虫(2)组织方式:集体劳动3、春秋战国铁犁牛耕(1)技术:水利灌溉(2)组织方式:小农经济(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原始的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私有:(包括君主土地私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私有土地的来源:将公田强占为私田政府将公田赏赐给功臣土地买卖土地兼并的危害:税收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形成:春秋战国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评价:(1)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2)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阴碍近代社会发展; 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容易引发生态矛盾。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考点例题一:1(xx年安徽文综)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2(xx江苏单科)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xx年海南高考历史)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4.(xx年四川文综)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楼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考点变式训练:1.(xx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毛泽东在做革命的促进派中指出:“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下列不能反映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是 ( )A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B“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C“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 D“且溉且粪,长我禾黍”2. (xx浙江杭州地区高三七校联考)“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东汉时期逐渐推广到全国,分析下列提供的几种情形,其中直接有利于推动当时“铁犁牛耕”耕作方式普及的因素有 东汉时,“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被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取代 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 东汉时期冶铁鼓风工具得以改进 盐铁官营制度的推行,使官营冶铁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A. B. C. D.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一)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2、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3、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二)主要手工业部门及成就1、冶金业(1)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先进;(2)冶铁技术:春秋出现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2、制瓷业 地位: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3、纺织业(中华文明的象征) (1) 丝织业: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丝国”;丝绸之路;(2)棉纺业:明代:棉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三)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1)官营手工业:官府统一管理;规模大,分工细,水平最高;资金雄厚;明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2)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考点例题二:1(xx年北京文综)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2(xx福建文综)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A B C D考点变式训练1(xx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 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人提高 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D倡导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答案】B2.(xx年山东高考文综)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 B C D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一)商业产生于发展历程1、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2、春秋战国: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特点: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3、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帛、度量衡,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表现: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4、隋唐时期:城市繁荣,城市中“市”“坊”分开,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5、宋朝:彻底打破高、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原因:从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6、明清:城镇经济繁荣,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一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二)古代商业发展特点(1)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长足发展;(4)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三)商业发展的表现1、经营主体的发展:官商(周朝)私商(春秋战国)-商人数量增加2、货币发展:铜铁金银纸币(北宋交子元朝广泛用纸币)3、商品种类的增加:手工业品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明清)4、商业资本的增多:明清区域性大商帮的形成5、城市商业的发展(城市是商品交换的主要场所,它的的繁荣是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1)城市发展的原因:政治军事的需要 经济发展的需要(2)城市发展的表现:周唐的城市:城市的职能以政治只能为主,经济职能为辅,对市场有严格的限制,县以上可以设市。北宋后的城市:经济功能加强,商业限制少,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草市出现、(四)阻碍商业发展的因素: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一)重农抑商1、产生: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2、原因:(1)“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2)巩固封建统治(根本原因)3、目的:(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4、主要内容:把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倍回重视和保护;对商业活动是进行抑制。5、特点:(1)贬低商人地位;(2)限制经营范围;(3)衙税;(4)禁止对外贸易。6、评价(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初期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2)消极作用: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二)“海禁”与“闭关锁国”1、原因:(1)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争 (2)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3)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该政策产生的根源。2、内容:严禁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3、危害:(1)阻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考点例题三:1(xx重庆文综)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2(xx江苏单科)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考点变式训练:1(xx山西高三诊断考试)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 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夜市 D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2.(xx年安徽高考文综)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考点例题四:1.(xx广东文综)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在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考点变式训练1(xx山东临沂高三期中考试)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2.(xx年福建高考文综)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答案】B四、资本主义萌芽(一)含义:雇佣关系+商品生产(二)出现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2、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直接原因)3、封建社会土地经营方式的变更(三)过程:农业、家庭手工业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劳动力成为商品推动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四)发展历程:1、产生:明朝(1)产生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必要条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出现部门:私营手工业中的纺织业、陶瓷业等(3)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即当时“机房”的出现)(4)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5)目的:是为了增殖利润、扩大再生产2、发展:清朝:到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表现在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部门和地区增多。(五)特点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六)表现:在沿海,尤其是江浙地区出现雇佣关系,在手工业行业率先出现。如江都苏州的丝织业,松江纺织业。(七)阻碍因素: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2、具体表现在:国家政策(重农抑商、禁海与闭关政策);国内市场狭小;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考点延伸知识(一)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耕作技术: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二) 中国古代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1、 经营范围: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3、 生产组织方式:小农经济4、 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三) 封建社会的土地经营方式1、 自耕农经营:有一定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 田庄式经营:自耕农将土地寄于地主,或无地种租土地,人身依附强。3、 租佃式经营:地主将土地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的人身自由增大。(四)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 历史悠久,愿与流长2、 技术先进3、 生产部门不断增强,分工越来越细4、 多种经济模式长期并存5、 官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6、 与农业发展紧密几何7、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分布地点的也南移8、 明中叶后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注意萌芽,出现工场手工业。(五)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1、 农业:(1)生产技术、经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从边疆引进棉花,推广双季稻,玉米、番薯的引进(明朝)(3)耕地增多,农业人口增长2、手工业发展:私营手工业逐渐取代官营,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1)货币经济的发展(大量白银的使用)(2)弃农经商者增多(受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3)商业资本活跃(4)城市发展(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五)近代前夜中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背后隐藏的危机1、经济:中国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西方完成了工业革命2、 政治:中国固守落后的封建专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西方纷纷建立资本主义制度3、 思想文化:中国专制,保守,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陈古不化 西方提倡民主、自由、博爱4、 外交:中国闭关锁国 西方殖民扩张5、 军事:中国设备落后 西方坚船利炮,战斗力强。(六)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给我们的发展启示1、国家在政策上必须面向世界,博众所长,实行对外开放2、在政治上必须与时俱进,紧跟世界潮流,不能固步自封。3、在思想上必须具有开放意识和包容性,积极吸收外国的长处。(七) 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1、经济思想:以农为本;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3、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八)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般了解)两宋时期,南方全面超过北方,正式成为经济重心(九) 部分历史概念:1、 生产力:指生产能力,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工具,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生产关系等2、 生产关系:指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如何分配等。3、 精耕细作:是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等,以提高农业产量。仿真高考-模拟高考一、选择题1. (xx届浙江杭州地区高三七校联考)“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东汉时期逐渐推广到全国,分析下列提供的几种情形,其中直接有利于推动当时“铁犁牛耕”耕作方式普及的因素有 东汉时,“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被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取代 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 东汉时期冶铁鼓风工具得以改进 盐铁官营制度的推行,使官营冶铁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A. B. C. D.2.(xx届江西赣州十一县高三期中考试)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B.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C.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3.(xx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明代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 (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4(xx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12月考)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 ()A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C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5(xx届山东生泰安高三期中统考)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自耕和地主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末苏杭地区6.(xx届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三期中考试)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二、非选择题1. (xx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改编)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它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辐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三: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四: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材料五: 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3分)(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5分)并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