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分课时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03510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分课时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分课时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分课时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分课时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1(xx年北京文综历史,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1854年提出“修约”要求以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而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实际上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其余三项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5年)时间或史实不符。【答案】B 2(xx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害【解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答案】A3(xx年上海历史,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解析】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答案】史实答案l: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中英贸易冲突、林则徐禁烟等具体内容。其他答案组织答案l:叙述成结构答案2:叙述较连贯答案3:罗列史实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xx年重庆文综历史,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A秦日纲 B陈玉成 C李秀成 D石达开【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防御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id额再认再现。根据信息“1862、上海、洋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李秀成攻上海遭洋枪队。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答案】C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xx年海南卷历史,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考点】义和团运动【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答案】B2(xx年重庆文综历史,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再现。根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知与辛丑条约的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相对应。【答案】D第13课 辛亥革命1(xx年福建文综历史,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点】辛亥革命【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别从政治、法法律角度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算其成功,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故选D项。【答案】D2(xx年四川文综历史,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BCD【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解析】从题干中的“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就和妇女地位变化,不能反映民国初斯的中国,反映应是其倡导人性向上,因此,正确选项为A.【答案】A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xx年广东文综历史,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图片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招贴画的文字信息“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打倒军阀”“农工商学大联合”等可以判断招贴画反映的是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扶助农工”),故选D项。【答案】D2(xx年山东文综历史,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运动【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障碍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阻力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D3(xx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20年”可知“俄国式的革命”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故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D项与题干观点(主张暴力革命)相悖。【答案】C4(xx年上海历史,26)右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解析】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具体方法是:1912+141=1925年。【答案】B5(xx年重庆文综历史,17)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 )图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考点】北伐战争【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识图能力。根据地理知识,A、B、C、D分别是上海、南京、武昌和南昌。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的全国革命中心是在武昌,C项正确。【答案】C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1(xx年北京文综历史,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共十年对峙(军队名称演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45年之后的称谓。故选B项。【答案】B2(xx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共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解析】考查通讯方式的影响。1930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疑对于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争取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国民党军队处于军事优势地位,1935年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AD项错误,C项与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关。【答案】B第16课 抗日战争1(xx年江苏历史,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考点】抗日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华【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悲痛的心情源于“国家又濒于危亡”,这说明与民族危机有关。A、C、D项都反映的是国内矛盾,与国家危亡没有直接关系。B项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题意。【答案】B2(xx年海南卷历史,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考点】抗日战争【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的现象,说明战争的特殊时期文化教育得以南移,A项正确;B、C项题干无从反映;D项说法与题干相悖。【答案】A3(xx年上海历史,2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考点】国民党的抗日【解析】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A项战场在华东上海,B项战场在山西(华北),C项战场在江苏北部,D项战场在华中武汉。【答案】A4(xx年四川文综历史,18)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 西安事变,而刊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出时代周刊(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考点】抗日战争【解析】本题解题要从西方列强对法西斯国家的态度来分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1936年是采取中立政策,A、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正确。【答案】D 5(xx年重庆文综历史,18)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国共合作宣言 ” D论联合政府【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析】关键信息:1936、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从时间上看,A项正确;BCD项分别是抗日1935年12月、1937年、1945年。AB项时间较为接近,容易出错,A项是1935年10月。【答案】A6(xx年海南卷历史,27)(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8分)【考点】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旨在考查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分析归纳能力,材料共有四大内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不同点。第(2)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双方、人民的愿望和民族危机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5分)(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 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8分)第17课 解放战争1(xx年江苏历史,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考点】解放战争战略反攻【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战略反攻正式拉开序幕。,故选A项。【答案】A2(xx年四川文综历史,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考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解析】关键信息:快点给他们和平。从题干材料反映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再结合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与相关事实分析,A项正确;BC项与题干无关;从时间信息上看,D项说法错误。【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