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进位加和退位减练习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95661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一年级进位加和退位减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9-2020年一年级进位加和退位减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9-2020年一年级进位加和退位减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一年级进位加和退位减练习题1填空(1)长方形有( )条边,正方形有( )条边,三角形有( )条边(2)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3)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4)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5)硬币是( )的2有( ) 有( )3给涂上颜色4给涂上颜色5给涂上颜色6给涂上颜色7综合练习1填空(1)正方形的( )条边( )(2)长方形的( )边( )(3)手绢是( )形,毛巾是( )形(4)至少用( )根小棒能摆一个长方形(5)红领巾是( )形,自行车轮胎是( )形2给长方形涂上颜色3给正方形涂上颜色4给圆涂上颜色5给涂上颜色69综合练习(三)1把下面物品名称和它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2涂上颜色,数数看。3把12个放在8个小方格里每边放5个,已经放好4个,还有8个放在哪里?思考题给一个房间铺地砖,已经铺好了几块。第五单元综合练习1、用竖式计算81-13= 36+18= 75-16= 34-17= 45+45= 76-28= 81-26= 100-51=40+60= 90-24= 100-26= 100-21=2圈一圈,算一算。256 4383领小动物回家吧!4你能看图列式吗?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附送:上海音乐出版社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家乡好第一课 我的家在日喀则第二课 创拍手拍肩第三课 采茶灯第四课 玩唱家乡第五课 音乐乐园第二单元 亲又亲第一课 鸭子拌嘴第二课 大 鹿第三课 玩音的高低第四课 唱竹子冒尖尖第五课 创你说我拍第六课 欣赏可爱的家第七课 音乐乐园第三单元 星光亮第一课 唱闪烁的小星第二课 欣赏 小星星变奏曲第三课 创星星舞会第四课 欣赏蓝猫淘气三千问第五课摇篮第六课 音乐乐园第七课 创画画唱唱第四单元 游戏乐第一课-小脚丫第二课 玩对唱第三课 听赏快速波尔卡第四课-创:编编跳跳第五课 玩小蝌蚪找妈妈第六课 听赏玩具兵进行曲第七课 歌曲玩具进行曲第八课 音乐乐园第一单元 家乡好2019-2020年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备课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童声合唱曲赞歌要比星星多,引导学生感受童声合唱的优美音色,感受歌曲的民歌韵味,以及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新生活的赞美之情。2、欣赏民乐合奏曲采茶灯,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劳动场景,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3、学生能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和数高楼,感受并表现小伙伴对自己家乡成就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学生能为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创编简单的舞蹈队形和动作表演,从中感受西藏民族的风土人情。2、学生能有节奏感地歌唱歌曲。3、在各项游戏中,培养并锻炼学生对声音、节奏型等的记忆和模仿能力。【知识与技能】1、认识四分休止符,在儿歌朗读和游戏中感受休止符的时值,巩固学生对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时值的掌握。2、学会藏族踢踏舞和“恰恰恰”的简单舞步。第一单元 课时建议第1课 建议用3-4课时完成第一教时:听赞歌要比星星多;学习藏族踢踏舞步第二教时:交流藏族风情;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第三教时:玩玩“传声音”;创创“编队形”第2课 建议用4-5教时完成第一教时:认识四分休止符;玩玩“唱家乡”第二教时:学唱数高楼;学跳“恰恰恰”第三教时:唱、演数高楼;创“拍手拍肩”第四教时:欣赏采茶灯;学跳“采茶舞”音乐乐园 建议用1-2教时第一课 我的家在日喀则【设计思路】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西藏民歌,动听的旋律、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遵循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能在充分感受歌曲情绪、体验歌曲民歌韵味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教学设计先从听觉入手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歌曲范唱与表演来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接着由动觉切入通过藏族踢踏舞步的学习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强烈的节奏感和民歌风味;再通过游戏“传声音”来引导学生模唱、记忆歌曲旋律和歌词如此,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学会歌曲。最后,以综合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有节奏感地演唱歌曲,表现出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体验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2、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感受体验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2、通过藏族踢踏舞步的学习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强烈的节奏感和民歌风味,以综合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有节奏感地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有节奏感地演唱歌曲 2、学生能唱准歌曲中含有大跳音程的旋律【教学过程】(一) 听音乐,学生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北京的金山上)说明:通过律动感受藏族民歌的韵律,掌握藏族踢踏舞步。(二) 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1、信息交流:师生交流课前各自所收集的有关藏族的介绍资料,如:藏族人民生活在祖国的大西南,那里有著名的青藏高原,有雄伟的布达拉宫,还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西藏人民是个勤劳勇敢、热情豪迈、能歌善舞的民族。谈谈自己假如也生活在美丽的大草原会有什么感受。说明:引导学生通过信息交流认识、了解藏族的风情,为歌曲学唱做情感铺垫。2、聆听教师范唱歌曲(1) 初次听赏,感受歌曲情绪(2) 再次听赏,找出自己最喜爱的、或是感到最有趣的一句歌词3、游戏“传声音”,学唱歌曲中的衬词说明: 在游戏中解决歌唱难点,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歌曲风格。4、听唱法学唱歌曲(1)跟着琴声做2/4拍的节奏律动,熟悉歌曲曲调(2)师生用各种方式有节奏感地朗读、学唱歌词(问答式传话式)说明: 歌唱时需要重视情、意、景结合。(3)小组轮流接唱歌词,熟练地记忆歌词(三)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1、创设情景(草原上的藏族人民在聚会):由3-5位学生扮演珠穆朗玛峰,其余为成圆圈2、大家轮流用一句话介绍藏族的特点,或老师担任导游介绍藏族风情3、综合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唱舞奏 【教学反思】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充分注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生动的场景或情景来引导学生在动静结合的愉悦氛围中学习。在这堂以唱为主的音乐课中,我贯彻并实践了这一理念,教学设计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教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都表现出对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浓厚兴趣,也有一定感知藏族风情、扮演藏族小朋友的欲望。我想,在歌曲的综合表演内若采用学科综合的方式,带领学生用彩色绉纸做成藏族的发饰或围裙,将自己打扮成藏族小伙伴来唱,再配上简易的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可能表演的效果会更具民族色彩。第二课 创拍手拍肩【设计思路】音乐的实践与创造活动是音乐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训练的基本方式。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各种体验才能获得,潜能才能得以挖掘和发展。本案例遵循这一原则,围绕四分休止符这一知识点,教师创设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积极鼓励他们人人参与创编活动。【教学内容】 1、创编节奏游戏 2、拍手拍肩【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创编节奏游戏,让学生掌握节奏感,培养内心所觉,同时增进相互之间了解友谊,并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2、通过学生人人参与的创编等各种活动形式、拍击四分音符与四分休止符节奏组合,复习巩固四分休止符。【教学重难点】1、掌握四分休止符时值2、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学生人人参与创编练习3、“听音乐拍击”从单声部四分音符与四分休止符组合节奏的拍击到二声部、三声部多层次拍击。【教学过程】(一)复习四分休止符师生共同做游戏:抛球方法:小方格有球拍一下手()小方格没有球表示休止一拍(O)拍一下肩。说明:学生可以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顺序拍击,教师可以选择2/4音乐伴奏。在活动中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做出灵敏反应。(二)在活动中创编组合节奏 1、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六人 2、教师任意拍击节奏组合,请学生模仿 3、根据教师拍手、拍肩、每组学生利用椅子进行排列,坐上是一拍,空位置表示休止一拍。(三)学生合作,学生创造 1、 仍以小组为单位,原地坐下,教师提供各种教具(红白色卡纸,二色一性杯子垫板关于块)由组长负责,组员轮流摆动创编组合节奏。说明: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巡视并要参与学生活动,注意学生有拍快,拍错现象。2、用接龙方式,在2/4音乐伴奏下,每组轮流拍击自编节奏3、几组学生同时拍击,使节奏更有层次感4、开展小组竟赛,我组创作节奏请他组同学拍击,看哪一组拍得既正确又匀速说明:尽可能启发学生创造不同的节奏,在进行拍击时不能越拍越快,一定要掌握节奏感,以培养内心的听觉。【教学反思】通过课堂实践,使我对新教材理念有了更感性认识,让学生对抽象的音乐语言有了认识,了解,就要让学生用他们肢体语言一动作,来表达他们对音乐感受与理解,实现音乐听觉与动觉互补,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音乐兴趣。在课上,有的学生还提出拍椅子,表示四分音符,当得到我的赞赏之后,其他同学也想出用打击乐器敲击四分音符用模仿动物叫声表示四分音符一下子,教室里,热闹非凡,当看到每个学生都投身于小组创编活动中时,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成功的快乐!第三课 采茶灯【设计思路】本例以欣赏教学为主,以音乐的人文性、民族性为立足点,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南方音乐特有的风格。在音乐欣赏中,从听觉切入,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通过听、说、律动、表演、知识拓展等多种方法,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动觉、味觉等多角度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多元感受,让学生愉快学习、主动参与、善于想象、积极创造,从小培养学生音乐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意识以及热爱民族文化的高尚审美情趣。【教学内容】 1、欣赏采茶灯 2、学跳“采茶舞”【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南方山区茶园的迷人风光和人们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并了解茶的生长区域和茶乡的风俗民情。2、通过模仿、律动等实践活动,学会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采茶灯,感受乐曲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2、学跳简单的采茶舞蹈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中国地图、茶区风光片资料,茶艺表演影像资料、茶壶、茶海等茶具,长纱巾或红稠(可请学生自备)、柳条筐、小篮等。【教学过程】一、 民俗风情导入1、以藏族踢踏舞律动进入教室2、教师从藏族舞蹈中献哈达奉酥油茶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美味的酥油茶的原料茶叶的由来,启发学生进行简短讨论,知道茶树的故乡在祖国的南方山区,为欣赏采茶灯做铺垫。说明:用律动来导入新课教学是一种方法,借用藏族民俗中与茶有关的形式内容使导入亲切自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习惯设计合适的导入方法。也可以用茶壶、茶叶等布置教室,营造出相应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产茶的主要地区特别是福建省在地图上的位置。二、 欣赏采茶灯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描绘的茶乡的迷人风光和采茶姑娘们在茶树林里欢快劳动的生动情景。2、展开讨论用语言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或用形体语言表现采茶姑娘挑担上山、下山、背茶篓的动作体态。3、复听乐曲观看茶乡的风光片,感受乐曲段落情绪的变化,想象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说明:乐曲采茶灯是一首福建民歌,表现了茶乡欢乐的劳动场面,然而城市的孩子对山区生活缺乏了解,因此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时,应以听觉先行,情感体验为主,启发想象,展开丰富的讨论,层层深入地感受乐曲,体会三部分情绪的变化,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最好能准备一些茶乡的风光片,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动觉多角度去体验音乐,特别是模仿挑担上山、下山的起伏行走动作,为表演做铺垫。而在讨论、学动作的时候,音乐要作为背景循环播放,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不要间断。三、学跳采茶舞1、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茶叶,知道新鲜的茶叶经过十多道的工序才能变成香浓的茶叶,启发他们联想采茶姑娘劳动的场面。2、学跳采茶舞说明:本环节是采茶舞曲的律动,采用的音乐是浙江的采茶舞曲,由于曲调比较短小,教师在教的时候,动作不宜太复杂,主要是让学生自发得带着愉悦的情绪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他们手眼一致,能够按音乐的节拍表演,鼓励他们在简单的动作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四、 创设情景、综合表演在律动的基础上随着采茶灯乐曲,相互合作,根据乐曲情绪综合表演。说明:本环节既对主教材欣赏曲采茶灯的完整回顾,更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一次综合展示,学生在充分听赏、想象、讨论、模仿的基础上再次聆听乐曲,一定会产生很强的表演欲望,而上一环节的学习成果可以马上运用到表演当中,表演会更加容易,教师更要启发学生根据乐曲的速度、情绪变化进行表演,特别是乐曲中段,激发学生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出来。为了使表演更加生动,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道具,例如小竹篮、毛巾,还可以把红稠当作扁担,表演起伏行走于山间小路,让学生初步体会中国舞台艺术充满想象的特殊表演手段。因为是集体表演,更要启发学生在表演中互相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音乐的实践能力。五、 拓展:欣赏茶艺表演 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录象或教师亲自进行茶艺表演,让学生品尝新沏的茶,师生共同讨论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说明:本环节是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拓展,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通过欣赏茶艺表演让学生了解中国是茶的故乡和中国人自古以来“以茶会友、以茶待客”的良好习俗。如果可能,让学生品尝茶的滋味,学生对茶的了解又会更加真实,并让他们找找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延伸,如茶点心、茶饮料,以茶为原料的日用品,知道茶的良好保健作用,使这节课显得丰富实用。六、 跟着乐曲,“担”着茶筐走出教室说明:看似简单的动作,让情境创设贯穿始终,使教学更完整、更艺术。第四课 玩唱家乡【设计思路】本课选自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家乡好”,教学内容是认识四分休止符以及新授快板“唱家乡”。课的设计力求通过音乐学习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获得感知、表现、鉴赏、创造音乐的基本能力,提高音乐实践的综合水平,渗透和体现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新模式新理念。本课先让学生通过游戏“抛球”深入浅出地认识休止符,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观察上海新面貌为线索,用儿歌的形式来赞美家乡的美丽风景,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创编”是本教时的拓展环节,教师通过适当地启发、调空和指导,引导学生对歌曲数高楼进行自主策划、编排与表演,培养学生即兴创造与合作表演的能力。【教学内容】1、快板:唱家乡2、歌曲:数高楼【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数高楼,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表现小伙伴对家乡成就的赞美。2、通过游戏“抛球”认识四分休止符,进一步用儿歌的形式赞美家乡的美丽风景,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对歌曲数高楼进行综合表演,体会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教学重、难点】1、新授快板“唱家乡”以及即兴创编快板“唱家乡” 2、认识四分休止符【教学准备】“抛球”幻灯片、“红绿灯”图片、上海景点明信片【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游戏:抛球 方法:空格中有小球的表示唱四分(拍一次手),空格中没有小球的表示停四分(拍一次肩),游戏可以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按顺序拍击(学生掌握方法后,可以随着2/4 拍的音乐拍击) 。2、 认识四分休止符方法: (1)出示红绿灯图片导入(即:红灯停,绿灯行)(2)认识四分休止符的形状和含义,用双手拍肩的动作表示(3)观察图片中“叫”与“不叫”的青蛙,形象地感知四分休止符,并用拍肩表示休止四分 说明:通过学做游戏“抛球”和导入图片“红绿灯”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认识四分休止符并感受其时值。(二)快板:唱家乡1、复习单元主题诗:家乡好2、看图交流: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简述生活中了解的上海大剧院、历史博物馆和东方明珠塔以及金茂大厦的特点 3、学念快板:通过对念、齐念、分组念的方式介绍四个景点 4、选择合适的乐器,为儿歌伴奏说明:在单元主题诗和图片导入的引领下,进一步引导学生以上海“小导游”的身份用节奏儿歌的形式来赞美家乡的美丽风景,丰富拓展数高楼的内容,为歌曲数高楼的复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歌曲:数高楼 1、体验韵律感,学跳“恰恰恰” 准备:重心在左脚旁虚点地,双手虎口扶胯,起动重心立即移至右脚上。 跳法:恰恰步动力节奏为X X XX X共五动。每动都要出胯步。 第一动为四分,左脚向前走一步 第二动为四分,右脚向前走一步 第三第四各为半拍,左右脚各向前走一步,然后换右脚开始 第五动为四分,左脚再向前走一步,然后换右脚开始 (舞步可以后退,也可向右跨步)说明:此处新授的恰恰步和歌曲演唱,既是对上节课时(歌曲新授第一教时)的继续延续,也是为下面综合表演做铺垫。 2演唱歌曲:数高楼(教师略作指导)(四)综合创编1、即兴创编快板:唱家乡 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上海的新面貌,根据自己对上海的了解以及所学四处景点儿歌的学习,进一步以“小导游”的身份创编快板唱家乡。 2、综合表演a. 分组讨论 b. 大组交流:使用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歌表演 形式:(有选择地穿插进行)歌曲:数高楼舞蹈:恰恰恰节奏快板:唱家乡说明:在即兴创编快板“唱家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对歌曲数高楼进行歌表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验愉悦和成功。第一单元 音乐乐园【设计思路】音乐学习评价是音乐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评价应强调实第五课 音乐乐园【设计思路】注重能力,要以课程目标为准绳,以音乐基础能力为基点,在审美情感与审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音乐乐园是一单元学习活动的回顾和小结,旨在加深学生对本单元音乐活动的感受,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人人参与音乐活动,人人投入音乐学习。在音乐乐园的设计中不但可以加上复习内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容是学生通过音乐乐园中的综合活动能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所以在设计本课时重点放在了评价内容上,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小组评活动,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美好心愿。【教学内容】 1、儿歌小黄鸭2、游戏:五彩星星【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2、通过学习儿歌小黄鸭复习巩固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时值。3、通过“五彩星星”的游戏活动,复习单元中学习内容,以达到巩固知识及培养学生在集体面前表演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 2、复习和巩固四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一)节奏儿歌小黄鸭1、律动小黄鸭让学生听着小黄鸭的律动音乐模仿小鸭子的动作。感受音乐中的四分音符的时值2、出示节奏出示小黄鸭的叫声请学生学习,并加在律动的中间进行练习3、由教师扮演小花鸭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其叫声,让学生对比两种不同的节奏。师:又来一只小花鸭,听听她是怎么叫的呢?和小黄鸭有什么不同?请学生互相交流不同在哪里?(出示四分休止符)(1)学习儿歌教师出示并范念儿歌,请学生分角色来扮演小鸭子。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找好朋友自学,互相交流。(2)综合表演让学生自己选择擅长的项目表演,如:念儿歌、律动表演、打击乐器(分角色)说明: 四分休止符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通过学习儿歌小黄鸭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这一知识点,首先让学生跟着音乐模仿小鸭子的动作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在这基础上,出示有四分休止符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出两种节奏的不同,再在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寻找到答案。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编成两只小鸭子的对唱和合唱等各种形式。(二)五彩小星星评价的方式:1、快乐大转盘教师把本单元学习的过的内容有机的串联起来,让学生参与复习活动,同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2、小小舞台(1)小组活动教师把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出示黑板,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拿手的内容组成小组讨论表演形式。(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表演。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录音机,让学生分开练习(3)分组表演教师应在每一组表演时要求学生仔细观看和聆听,并在每一组表演完后带领学生鼓掌,养成学生互相尊重的习惯。(4)互评在所有小组的表演完后,请观看的学生手中的星星送给他们认为最棒的小组,星星最多的小组获胜。3、小小点将台(教师点评)教师可以根据刚才的活动,把在此过程中表现较突出的学生介绍给大家,并让优胜的一组介绍小组成员和各自表演的内容,让学生在表扬和总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也为后面的综合表演做铺垫。4、综合表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再次集体表演。说明: 这项内容既是本单元学习活动的综合复习,又为学生创造了自评和互评的机会。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各项活动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激发学习的热情。设计活动的忠旨只有一个:激发兴趣、增强自信、乐于创造。第二单元 亲又亲第一课 鸭子拌嘴【设计思路】鸭子拌嘴是一首打击乐器演秦的乐曲,乐曲塑造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在争食,嬉戏,拌嘴时的生动形象,针对一年级学生具有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的内心感觉和自我体验的客观性,让学生主动参考与倡导体验模仿操究,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通过:“听,演,赏、创”等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 1、欣赏鸭子拌嘴 2、创编音响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间打击乐曲鸭子拌嘴,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了解中国民间打击乐器以及演奏方法。2、通过模仿、游戏等听赏活动,感受鸭子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并让学生体会到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3、启发学生将对乐曲的体验和理解,即兴、有表情的用身体动作表现并能创编音响故事小鸭子。【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打击乐所表现的鸭子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2、创编音响故事【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律动:猜一猜,学一学学生边猜教师模仿动物,边学老师动作2、老师讲故事鸭子拌嘴二、初听1、学生思考:听到小鸭子在干什么?三、引导理解1、请学生将自己感受到的各种活泼可爱的鸭子音乐形象,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演(乐曲第一、第二段)2、教师借助两只鸭子的手偶,用手偶生动的表演,表现鸭子拌嘴3、完整欣赏乐曲,教师介绍打击乐器:小镲、大镲、大锣、串木鱼等四、探究与创造1、学生在教室内找出老师准备好的相应打击乐器,并请学生介绍乐器的名称2、创编音响小品鸭子拌嘴(1) 学生在教室里找音源、凳子、文具盒、人声讲台、打击乐器都可运用(2) 分组准备(3) 小组交流3、师生共同评价说明:创造这一情景,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在互相合作,创造的活动中,提高学生音乐兴趣。五、思维拓展请学生思考:你怎么来劝说拌嘴鸭子,使他们和好呢?说明: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教学反思】音乐欣赏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欣赏活动中要让学生用“身”去体验,用“情”去意识,而音乐创造活动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理想手段,在本堂课中,学生感受音乐,交积极参与表演音乐,使他们多种感受在愉悦中,获得音乐记忆,加深他们对乐曲情绪,结构更深理解。第二课 大 鹿【设计思路】大鹿是一首富有童话色彩的德国民歌。教学设计由教师激励学生“走音乐小路”导入,从听、动入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聆听歌曲旋律,掌握歌曲节奏。再通过教师生动的范唱,描绘出大鹿与小兔这一对好朋友临危不惧、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继而,通过模唱的方式学会歌曲的演唱,并启发学生通过讨论来创编情景故事,展现自己的才能,体会音乐表演的快乐。【教学内容】1、歌曲学唱大鹿2、创设情景歌表演【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鹿,表现大鹿与小兔之间团结友爱的亲情和勇敢互助的精神。2、引导学生在图意的启发下,为歌曲大鹿创编符合题意的背景故事。【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有情感地歌唱2、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弱起节奏【教学准备】音像资料、歌谱、打击乐器、头饰【教学过程】(一)出示歌谱,“走音乐小路”1、分组分别拍击歌曲节奏,比比哪组“走路能力强”2、全班一起拍击,表现出2/4拍节奏韵律说明:通过游戏和竞赛锻炼学生节奏拍击的能力,为歌曲学唱做铺垫。(二)学唱歌曲大鹿1、教师范唱导入,学生认真聆听2、讨论:从歌中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结果如何?说明: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来记忆歌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再听教师范唱,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说明:引导学生专心地聆听、记忆歌词,加深学生学习兴趣。4、模唱自己喜欢的歌词,讨论:歌词讲了什么内容?小动物此刻的情绪如何?5、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歌词,并解决教学难点6、用师生对唱的方式学唱全曲7、学生加入适当的动作即兴歌表演说明:通过动作表演,帮助学生正确地表现歌曲情绪。(三)即兴创设情景,进行歌表演方式一:学生为主的情景表演说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实践活动掌握合作学习的方式,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体会歌曲所表现的团结力量大的道理。1、师生讨论(1)故事表演所需主要角色,如:小兔和大鹿;(2)故事表演所需要的场景,如:大鹿居住的房子、山洞、小树林等;(3)小组内如何分工?2、小组合作排练,教师巡回指导。3、分组反馈、表演,集体评价。方式二:教师为主的情景表演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设置情景展开表演,从集体的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情景表演的方法,为今后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做准备。4、根据故事情节布置场景:第一组学生搭建大鹿居住的房子,第二组学生搭建出小树林,第三组学生搭建小桥,第四组学生搭建山洞,个别学生扮演大鹿、小兔和猎人。5、教师担任旁白,引导学生进行表演6、拓展:故事的情节能否有新的结局?一起再想想、演演【教学反思】大鹿是一首非常首学生欢迎的歌曲,学生总是投入极大的热情学唱着首歌,但最后一句歌词学生总唱不好。于是,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学生模唱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通过模仿、通过解释这句歌词的含义、表现的情感来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歌唱。这堂课的歌唱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小组表演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良好途径,但在各个小组中总会有一名学生不能良好地与人沟通或者出现学生不能合理分工的情况,针对不同情况,教师可以用合作者的身份进入小组中引导学生合理解决,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第三课 玩音的高低【设计思路】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们在感知音的强弱、长短和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这里,音的高低的辨别又是一次培养学生灵敏听觉的好机会,而且能为下一阶段音符的唱名及音高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很重要。音乐以音响为媒介,通过声音作用于人得听觉,激起人的共鸣,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首先让学生听赏蜜蜂和小熊是也为了学生让从听觉着手来感受音乐高低旋律的不同点,然后通过把对音乐的体验和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身边的声音中发现音的高低、辨别音的高低,最后通过全新的组合,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内容】1、律动蜜蜂和小熊2、玩音的高低3、创转圆圈【教学目标】1、通过律动蜜蜂和小熊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的高低。2、通过玩音的高低和转圆圈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听辩音的高低。【教学重、难点】能辨别音的高低【教学过程】(一)听赏感受1、初听听赏蜜蜂和小熊,启发学生感受乐曲中两段不同的音高旋律,并为起一个动物的名字来代表这两段音乐2、分段听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设计动作,表演蜜蜂和小熊3、完整的聆听让学生正确辨别出“蜜蜂”和“小熊”的出场顺序后,进行游戏蜜蜂和小熊说明:音的高低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用直观的动物形象来代表音的高低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教师在进行本环节时要注意,首先要从听觉入手,千万不要让过多的话语和音乐形象左右了学生的感受。(二)探究活动1、敲一敲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四周放上大小不同的盘子、杯子、碗、瓶等,让学生自己敲一敲、辨一辩,探索音的高低。2、找一找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学生找找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有没有高低;一组学生找找动物发出的声音有没有高低;其余学生由教师带领通过唱唱平时的连声曲来找找有没有音的高低,还可以让学生在钢琴上找找有没有音的高低。3、谈一谈请刚才几个小组的成员向全班同学介绍小组探究的成果,也可以互换内容来玩一玩。说明:在学生了解到音有高低这个概念后,让他们自己来研究身边的声音,发现声音和声音的区别,教师还可以结合音孩子们发现原来平时那么熟悉的声音也有那么有趣的变化,其实这种变化一直存在,只不过他们现在才发现而已。(三)反馈实践跟音乐节奏,按圆圈队形正向、反向走。听到高音时举起手,听到低音时手下垂。还可以自己根据音的高低即兴创作动作表演。说明:此环节是一个反馈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来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点的程度,从而做出相应的表扬和鼓励,为下一阶段音符唱名及音高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学反思】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的利用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发现原来平时那么熟悉的声音也有那么有趣的变化,能更好得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其实这种变化一直存在,只不过他们现在才发现而已。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会更加深了学生想感知音响、探索音响的兴趣。但要注意的事,一年级学生的小组活动的能力比较差,教师必须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提供及时地帮助和督促,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学习,还要增加小组活动的时间,要有意识地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实现互补。还有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尽量的仔细的观察学生,创设课堂交流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成果,指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第四课 唱竹子冒尖尖【设计思路】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歌唱、歌舞、朗诵、小品等各种形式,体现艺术的价值。而其中的歌唱和歌表演是唱游课堂中很重要的一个形式。要让一二年级的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歌唱,能初步体现歌曲表现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同时要让学生能自信的个人表演和集体表演。二期课改还提倡人文精神的渗透,所以在教学中要对歌曲所体现的地方风情和人文意境有所拓展。本课是唱游第二册第二单元亲又亲的第二课的歌唱竹子冒尖尖,第二单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乃至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相互的亲情,所以在其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听、唱、表演下学生感受伙伴之间的亲密感情。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学习歌曲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先从听觉着手,用打击乐器伴奏来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内容,运用弥漫性的音乐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然后通过对歌词,通过听唱法学习歌曲,通过歌表演感受和表现伙伴间亲密无间的友好情感。【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竹子冒尖尖 2、歌表演【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竹子冒尖尖,感受伙伴间亲密无间的真挚友情。2、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和歌表演,培养综合表演的能力和互相协作的能力。3、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江西民歌竹子冒尖尖,并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和节奏伴奏,进行歌表演,从中感受江西民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竹子冒尖尖2、表现三拍子的节奏感和歌曲的民歌风味【教学准备】打击乐器、介绍竹子之乡江西的课件、范唱磁带、头饰【教学过程】(一)导入:用介绍江西竹子之乡的课件导入(用竹子冒尖尖作为背景音乐说明:通过介绍竹子之乡江西,导入课题竹子冒尖尖,使学生了解江西的风情,进行人文拓展,同时通过弥漫性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对歌曲有个直观的印象,在脑海里形成一定的概念。(二)歌曲教学竹子冒尖尖1、用律动熟悉歌曲的旋律(1)跟着旋律,手拉手左右摆动,移动身体的重心(2)跟着旋律,强拍拍手,弱拍由学生自己即兴创编说明:通过学生喜欢的手舞足蹈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很有舞蹈性的节奏感,在律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即兴编出弱拍的拍击方法,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进行模仿,而是主动地去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感。2、 用打击乐器为竹子冒尖尖的旋律伴奏。(1)按照书本上提示的乐器伴奏(2)自由选择乐器和节奏为竹子冒尖尖伴奏说明: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江西民歌的特点,表现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规律。由于歌曲旋律中的音阶起伏很小,很容易混淆,所以多次的聆听对歌曲教学有帮助。3、用哼鸣声随着竹子冒尖尖的旋律进行模唱:(1)用LU轻声、整齐地哼唱旋律。(2)用LA轻声、整齐地哼唱旋律。(3)边练唱,边轻轻地摆动身体,感受乐曲的韵律。说明:通过模唱,可以对学生的声音进行必要的调整,实际也是在练声。提醒学生要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模唱,同时在唱的时候要体现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4、教师范唱说明:用富有感情的演唱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5、用听唱法进行教唱:(1)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用轻快的声音自然地表达小竹子亲亲热热在一起的情景(2)轻声配上歌词(3)用多种方法学唱:如:领唱、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4)跟着伴奏音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竹子冒尖尖说明:歌曲演唱以及歌表演必须适时建立在对歌词的充分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而且歌唱就是要把歌词表达的意境和含义用声音表达出来,所以对歌词的理解尤为重要,本环节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以及歌词中表达出来的伙伴间亲密无间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三)歌表演1、看竹子之乡课件,想象创编歌表演(用头饰帮助表演)2、小小舞台: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相互评价,找出优点3、全班表演:竹子冒尖尖(学生都是小竹子)说明: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歌表演,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和歌曲表达的伙伴间亲密无间的情感。【教学反思】“二期课改”主张音乐教学要体现音乐学习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在音乐课堂中应该以听觉为先导,动觉、视觉积极介入的审美感知方式进行教学,要以音乐文化为精髓,注重艺术性、人文性、经典性、时代性、民族性以及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根据这样的理念,本课以介绍江西竹子之乡导入,使学生了解本课歌曲所体现的人文环境以及歌词的含义,同时以听觉为先导,用了很大的时间比例对歌曲的旋律弥漫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歌词之前对旋律已经非常熟悉,在听的同时又运用动觉(律动,乐器伴奏)和视觉(看江西竹子之乡)感受歌曲的三拍子韵律和民歌风格,到歌词学习是已经是水到渠成了。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往往把声音唱得很响,应该让学生知道用轻声演唱歌曲,在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应该用更加生动的学生易懂的语言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五课 创你说我拍【设计思路】本课是第四课的创作部分,力求让教学过程成为创造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主要运用即兴创作的方法,如:节奏问答、身体运动等。在节奏短句创作和体态律动创作前,都以教师或个别学生的示范,启发、唤醒全体学生的创作潜能。【教学内容】1节奏练习你说我拍2音乐游戏转圆圈【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你说我拍的活动中,编创节奏和按节奏说话,并表达出与动植物的亲近,与同学的友谊,与家人的亲情。 2通过音乐游戏转圆圈,让学生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的高低。 【教学重难点】1按节奏说话,并编创节奏短句2学生能用各种肢体动作表现音的高低【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节奏练习你说我拍1演示多媒体画面,教师可根据画面内容,编创一个小朋友和家人、同学、动植物友好相处的故事2照老师的样子说短句。如:老师拍击节奏说“我和 妈妈 亲又 亲”,学生模仿说“我和 小树 亲又 亲”,其余学生可依次轮流说出说明: 先请学生说说画面中的内容,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其他的人物、动植物。在说画面中的内容时,教师点击相应的内容,便可显示出个别学生说的节奏短句,集体可看着节奏短句复说。 3师生问答,如:老师问“你和 哪个 亲又 亲?”,学生按节奏回答。当学生熟悉练习要求后,可让学生按两个小伙伴或找朋友的形式互相问答4四拍节奏型的加入前可先以卡片出示的形式导入,穿插在节奏短句中拍击,帮助学生熟悉连接过程说明: 可配上抒情优美的音乐旋律,使学生读出的语句和拍出的节奏更有亲切感。5自编短句和节奏型,说说拍拍,可请一组学生示范,各小组模仿自行练习二、音乐游戏转圆圈1跟音乐节奏,按圆圈队形正向、反向或变化圆的大小走2听到高音时举起手走,听到低音时手下垂走3启发学生创编表示高低音的动作。如:立半脚尖走和半蹲走【教学反思】编创节奏短句是节奏练习你说我拍中的难点环节,在活动前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行编创几种节奏型,有了准备,在小组活动中便有比较灵敏的反应,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最好再让学生原地边走边说,以增强内心的衡速感。第六课 欣赏可爱的家【设计思路】可爱的家是音乐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歌曲可爱的家的欣赏活动感受音乐情绪,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最优美的部分,尝试同一主题不同表现方法的音乐作品欣赏辨别,体验音乐表现的魅力。教材提供的可爱的家是童声合唱版和英语演唱版,如果要让学生尝试辨别演唱形式,教师可另外提供更多的欣赏版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聆听”为活动基础,“扮家家”情景创设表演为活动高潮,以情绪、情感的体验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学内容】1、歌曲复习摇啊摇 2、欣赏可爱的家3、拓展欣赏及表演可爱的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律动表演的方法复习演唱歌曲摇啊摇,同时让学生再次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所表达家庭温馨的意境。 2、通过欣赏童声合唱曲可爱的家,感受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3、通过不同版本可爱的家音乐作品的自主选择欣赏,能辨别不同表现(演唱、演奏)形式。4、通过“扮家家”的音乐表演活动,在感受乐曲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课前准备】请部分学生带好全家照并准备好介绍;要出示的歌词;“扮家家”活动时可能要用的道具(可以事先请学生带一些)【教学过程】一、歌曲复习(一)导入复习:引导学生在摇啊摇乐曲伴奏下律动。(二)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演唱摇啊摇,并进行歌曲结尾句处理(三)创设情景:教师启发学生想象歌曲隐藏的场景,回忆儿时妈妈哄自己睡觉时的温馨画面;(四)创设情景歌表演:要求:师生自由组合,即兴边唱边表演情景。说明:摇啊摇是上学期所学的摇篮曲体裁的上海童谣,歌曲旋律平稳、安静,用摇啊摇的复习过度到本课的欣赏,目的是能为学生营造欣赏的氛围,律动歌表演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初步感受家庭的温馨感。二、欣赏体验(一)聆听歌曲可爱的家:要求:听出歌曲的情绪。1、静听2、以小组为单位用选择色彩和线条表示的方法交流对歌曲情绪的感受3、用身体摆动等简单的肢体语言感受歌曲的情绪说明:静听音乐的习惯对于音乐欣赏非常重要,鉴于低年级学生感受、表达等能力的特点,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二)复听歌曲可爱的家片段:要求:理解歌词。1、揭示歌曲的名称、来历以及表现形式2、静听剪辑的歌曲片段3、哼唱主旋律4、出示主要歌词,可以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由教师解说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说明:在歌曲欣赏的过程中加入主旋律的哼唱,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三)再听歌曲可爱的家要求: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1、静听2、请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照,说说自己觉得最幸福的家庭时刻(用歌曲可爱的家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3、边想象幸福的家庭时刻边跟着歌曲唱一唱以感悟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四)情景创设音乐活动“扮家家”要求:表现歌曲表达的情感。方法: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分角色扮演家庭中的成员,讨论要创设的家庭活动场景并排练,并于示范组的交流评价后再排练、表现。说明:在“扮家家”这一情景创设音乐活动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应随着学生的需要而及时改变。在活动初期是组织者,前期则可指导一组学生并展示给其他小组以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后期则又可以是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活动。同时,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评价提高表演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三、拓展欣赏要求:尝试辨别相同音乐主题的不同表现(演唱、演奏)形式。1、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按曲目编号自主选择欣赏不同版本可爱的家音乐作品,并与前一环节欣赏的童声合唱版比较,讨论后为归纳新版本表现形式。 女童声独唱可爱的家。童声流行乐可爱的家。可爱的家男女声重唱.MP3扬琴演奏可爱的家(古曲网guqu.net)MID音乐可爱的家cn.61xp/mid/口琴演奏可爱的家2、大组交流自己小组听到的作品表现形式,教师及时播放相应的音乐作品并宣布表现形式。 3、用竞赛的方法,播放剪辑好的部分片段,让学生辨别可爱的家不同的表现形式,看谁的速度快。说明:本环节一开始教师没有告诉学生欣赏的答案,而是在学生自主选择欣赏、讨论、归纳、介绍的过程之后宣布标准答案。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课 音乐乐园【设计思路】本课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亲又亲”的音乐乐园。教学评价是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音乐教学效果具有反馈、判断、调节和激励作用。音乐教学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准绳,以音乐基础能力为基点,在审美情感与审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新课程表准指出:为了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音乐教学评价应强调实践,注重能力,着眼整体,重视发展。要转变原有的评价观念:由单一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和全面的音乐能力评价转化,由只重视评价结果向重视过程评价转化,由学生被动接受考核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转化。音乐乐园是一单元学习活动的回顾和小结,旨在加深学生对本单元音乐活动的感受,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人人参与音乐活动,人人投入音乐学习。在本次音乐乐园的设计中我以合作表演创编音响故事的方式,降低难度,注重了学生即兴创编故事和即兴表演的能力。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通过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表演内容,让孩子更愿意、更自信地再次表演和学习,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美好心愿。【教学内容】 音乐乐园 【教学目标】1通过创编音响小品小鸭子玩耍,培养学生创作表演的欲望。2通过“五彩小星星”的游戏活动,复习单元中学习内容,以达到巩固知识及培养学生在集体面前表演的能力,培养自信。3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