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487177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1 知道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阅读课文 归纳总结 一 先秦时期 诗经 和楚辞 1 诗经 1 概况 A时间 B内容分为三部分 2 特点 3 地位 西周至春秋中期 风 雅 颂 四言为主 多用重章叠句 语言丰富 内容古朴 现实感强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诗经 周南 关睢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思考 诗经 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1 诗经 保存了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诗歌 A 商朝到春秋初期B 西周初到春秋中期C 西周初到春秋初期D 东周初期到春秋初期2 诗经 中体现宗庙祭祀的是 A 风B 雅C 颂D 赋3 硕鼠 是我国古代哪种体裁的诗歌 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元曲 B C A 2 楚辞 骚体 诗歌体裁 1 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 句式灵活 2 代表及作品屈原 离骚 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 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 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 聊逍遥以相羊 离骚 离骚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1 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 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具有说服力 A 古籍的记载B 屈原的作品C 政府的声明D 学者的解释2 早在先秦时期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 北方注重说理 南方倾向抒情 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 描绘神奇瑰丽境界 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A 中原B 齐鲁C 楚地D 巴蜀 A C 1 特点 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2 代表及作品西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 张衡 二京赋 二 汉赋 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探究问题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 其原因是什么 政治 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 以诗取士 经济 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文化 国内南北 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中外的文化交流 三 唐诗 诗歌的黄金时期 陈子昂 王勃 高适岑参 孟浩然王维 李白 杜甫 山水诗 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 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 白居易 成就最高 杜牧 李商隐 小李杜 边塞诗 讽喻诗 初唐诗人及代表作 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边塞诗 代表诗人 高适 岑参 特点 主要描写边塞景物的 雄奇壮观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盛唐山水诗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蜀道难李白 代表作 三吏 三别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红线毯白居易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 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四 宋词和元曲 1 宋词 1 起源 诗的另一种形式 起源于唐代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1 随着商业发展 城市的繁荣 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 市民阶层的扩大 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 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通俗化 3 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2 特点句子长短不齐 更便于抒发感情 3 宋词派别及代表 婉约派 柳永 北 李清照 南 豪放派 苏轼 北 辛弃疾 南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方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婉约派 李清照 两宋之交 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 深入浅出的字句 表达内心的真挚感情 念奴骄 赤壁怀古 2 元曲 1 历程 到元代 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2 发展阶段及特点 散曲 兴起 宋代 特点 可雅可俗 抒情叙事兼长 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 元代 特点 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元代前期 3 代表人物 关汉卿 马致远 沉醉东风关汉卿夜月青楼凤箫 春风翠髻金翘 雨云浓 心肠俏 俊庞儿玉软香娇 六幅湘裙一搦腰 间别来十分瘦了 代表作 窦娥冤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散曲 诗 词 曲有何区别 诗 主要指绝句和律诗 讲究严格的格律 句式整齐 对仗工整 用韵规范 词 句子长短参差 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 可雅可俗 更为生动活泼 五 明清小说 1 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 兴起 志怪小说 搜神记 世说新语 唐朝 传奇 短篇小说 柳毅传 莺莺传 宋代 话本 新阶段 奠基 明清 小说 蓬勃发展 空前繁荣 四大名著 2 代表及作品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 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 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 请列举其作品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背景 1 政治 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 经济 手工业 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 社会结构 市民阶层扩大 2 小说在明清时期蓬勃发展的背景 明清小说特点 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文学成就大大超过前代 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 最初的诗歌源于人民的劳动号子B 诗经 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C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代D 宋朝流行的诗歌体裁是词和散曲2 作品有 诗史 之称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杜牧3 下列文学体裁流行的先后顺序是 赋 词 散曲 楚辞A C B D 4 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B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C 京洛胡尘满人眼 不知能似浙江不D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 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原因是 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 科举制确立使中国下层文人自信乐观进取 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闲适的生活环境 唐朝诗人富有想象力A B C D 6 话本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经济的繁荣 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C 通俗文学的发展B 市民阶层兴起 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提供了阶级基础D 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7 明清小说中揭露黑暗现实 抨击腐朽社会制度的作品 不包括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聊斋志异 D 儒林外史 8 关于 诗经 的叙述 正确的是 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汉中期的生活状况词 风是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是宫廷乐曲歌 颂是宗庙祭祀的歌词A B C D 9 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 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A 古籍的记载B 屈原的作品C 政府的声明D 学者的解释10 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赋 诗 词 话本 小说B 诗 赋 词 话本 小说C 赋 词 诗 话本 小说D 词 诗 赋 话本 小说 11 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著棉袄 吃着烤熟的甘薯 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 窦娥冤 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A 北宋B 元朝C 唐朝D 明朝12 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 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 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 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 在发展中 高雅文化消失13 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平民化B 逐渐贵族化C 逐渐神秘化D 逐渐宗教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