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48490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3月18日 温总理在谈到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时 提到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三不足 是北宋神宗时期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名言 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勇气与决心 三不足 之中 关键是 祖宗不足法 其意是指前人制定法规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 甚至阻碍社会进步 就要修改甚至废除 不能盲目继承效法 王安石变法 反对势力一直都用 天变 来恐吓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 被反对派认为违反了 祖宗成宪 而 祖宗成宪 必须要 谨奉 反之就是大逆不道 在当时的人们比如王安石政敌司马光文集的记载中 这句话也写作 流俗之言不足恤 由此可见 王安石不是听不进人们的意见 他的 人言 是专指那些流俗之见 流俗之人的言论 在他看来 凡是反对变法的人 就是流俗之人 凡是反对变法的意见 就是流俗之见 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认为 三不足 精神是对 天人感应 理论的挑战 是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精神支柱 也是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思想的总结和升华 王安石 1021年 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 号半山 封荆国公 汉族 临川人 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 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存世 官至宰相 主张改革变法 诗作 元日 梅花 等最为著名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毛泽东也称赞 王安石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出了 人言不足恤 的思想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 评价其历史作用 王安石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注意 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 不是全国的统一 北宋的统治区域 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 那时 东北还有辽 西北有高昌 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 呈现的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979年 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钦宗1125 1127 徽宗1100 1125 哲宗1085 1100 仁宗1022 1063 英宗1063 1067 神宗1067 1085 真宗997 1022 太祖960 976 太宗976 997 一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高考回放 08海南 阅读下列材料 1 据材料一 二 三概括北宋中期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使用材料原句不得分 2 冗官 冗兵 冗费 材料一 北宋时 出现了 一官三人共之 的现象 一人在职 一人刚去职 已经又有一个人在等待这个职位 日知录 材料二 宋朝为对付辽 西夏在边境大量屯兵 为集中军权 扩大禁军数量 政府将受灾流民编入军队 日知录 材料三 今则西戎 西夏 北虏 辽 已叛 虏骑所过 莫不溃散 屡丧边兵 国用殚竭 民力空虚 徭役日繁 率敛日重 百姓疾苦无告 朝廷不与为主 不使叛而为寇 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上疏 积贫 经济 财政危机 积弱 军事 边疆危机 阶级矛盾 政治 政治危机 1 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养兵 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 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 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 北宋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 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 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 导致宋军在与辽 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 形成积弱的局面 给北宋带来边疆危机 一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 北宋中期严重的军事 经济 政治等社会危机 1 经济 由于冗官 冗兵引发冗费 产生积贫 导致财政危机 2 军事 积弱 辽 西夏的侵扰 导致边疆 民族 危机 3 政治 阶级 民族矛盾尖锐 导致政治危机 2 挽救危机的尝试 庆历新政 1043年 揭开北宋革新除弊 变法改革的序幕 也为王安石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3 宋神宗的支持和王安石的决心 三不足 的大无畏精神 三冗 两积 内忧外患 改革的必要性 必然性 目的 宋神宗为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达到富国强兵 王安石有丰富的从政经验 具有 三不足 的大无畏精神 前提条件 入不敷出 北宋中期农民的负担 加重 王小波 李顺起义 宋太宗淳化四年 公元993年 二月 四川饥民王小波 李顺聚众起义 王小波提出 均贫富 的口号 得到贫民的拥护 起义队伍很快壮大 增加至数万人 十二月 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 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继续斗争 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 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 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 淳化五年 公元994年 正月 起义军攻下成都 建立了大蜀政权 李顺为大蜀王 改元应运 宋太宗急令亲信宦官王继恩领大军攻占了剑门关 经栈道长驱入川 五月 王继恩攻破成都 李顺战死 十一月 李顺余部被击溃 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北宋 辽 西夏形势图 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 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忧 二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069 1076年 1 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富国强兵 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 挽救北宋统治危机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2 内容 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 免役 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缓和阶级矛盾 促进农业发展 减少政府开支 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 提高军队战斗力 节省政府开支 增加武器装备 缓解财政危机 局部改变积贫局面 缓解内忧外患 改变积弱局面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科举改革改革学校制度 培养了革新人才宣传了革新思想 为变法育人才 造舆论 但农民负担依然沉重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2 评价 历史作用 1 积极性 1 性质 2 局限性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 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是一场改良性质的改革 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变法措施的推行 缓和了阶级矛盾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 负担依然沉重 三 认识王安石变法 论从史出 1074年 河北闹旱灾 农民到处逃荒 有一个官员趁机画了一幅 流民图 献给神宗 说旱灾是变法造成的 要神宗把王安石撤职 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 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 逼神宗停止新法 神宗被迫将王安石免职 王安石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奸诈投机者认识不足 提拔使用了一批贪官来推行新法 结果是适得其反 使本应造福于民的新法成为祸害百姓之法 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 他试图用和平改良的政策来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 他要求的并不是从根本上斩除封建势力 只是用政府法令来限制腐旧阶层的一部分的利益 阶级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大地主 大官僚的反对 用人不当 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3 变法失败的原因 1 变法触犯了大官僚 大地主的利益 改革充满了阻力 2 用人不当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 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 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4 改革自身缺陷 变法的理念和措施脱离实际 理念违背经济规律 措施实施时过于激进 5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 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 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1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 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 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此 要求改革者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胆识 行动要坚决彻底 还要注意用人 4 学习王安石不拘泥于传统 勇于改革 大胆创新的精神 敢于和旧势力斗争的精神 关心国计民生 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精神 4 教训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西戎已叛 屡丧边兵 北虏愈强 且增岁币 国用殚竭 民力空虚 徭役日繁 率敛日重 官吏猥滥 不思澄汰 人民疾苦 未尝省察 百姓无告 朝廷不与为主 不使叛而为寇 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上疏材料二 北宋时 在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部之外 设置了平行的机构 出现了 一官三人共之 的现象 一人在职 一人刚去职 已经又有一个人在等待这个职位 宋仁宗时 官员总数比宋真宗时增加一倍多 据材料概括北宋中期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使用材料原句不得分 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 军事上的积弱局面 财政危机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1 社会问题 出现冗官局面 经济上的积贫局面 材料三 宋朝实行恩荫制度 这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 恩荫的机会有 大礼荫补 每三年逢郊祀时一次 致仕荫补 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 遗表荫补 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 功臣死后 推恩可达二十余人 材料三中的恩荫制度产生了什么后果和影响 2 后果 影响 产生冗官 造成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财政危机 激化阶级矛盾 王安石变法得到了哪个皇帝的支持 针对北宋 国用殚竭 民力空虚 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结果怎样 皇帝 宋神宗 措施 为了改变积贫局面 采取的措施有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均输法 结果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局面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促进了北宋经济的发展 拓展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对两次变法的认识 1 同 2 异 3 认识 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都触犯了保守势力的利益并遭到强烈反对 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背景 前者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新兴的地主阶级因封建经济的发展而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后者面临着财政危机 政治危机 边疆危机 根本目的 前者是建立新制度 后者是巩固封建统治 效果 前者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 后者使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 政府收有所增加 改革必然会受到旧势力的阻挠 不可能一帆风顺 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成败的关键是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 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 行之有效 改革过程要用人得当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材料一 养兵之费 在天下十居七八 宝元以后 募兵益广 宗室蕃衍 吏员岁增 故用度不得不屈 仁宗时 承平浸 渐 久 势官富姓 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 习以成俗 重禁莫能止焉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 一火 伙 多如一火 天下祸患 岂可不忧 材料二 王安石 善理财者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材料三 熙宁 元丰 宋神宗的年号 之间 中外府库 无不充衍 小邑所积钱米 亦不减二十万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 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 教阅多废忘 上初置内教场 训练有法 旬一御便殿 程其能否而劝沮之 人人奋励 材料四 上 明太祖 曰 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 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 剥民取利 海内苦之 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 小人进竞 天下骚然 此可为戒 1 据材料一 指出北宋中期朝廷面临的经济 政治危机 3分 经济 政治危机 军费开支成为国家最重的负担 官吏增多加大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3分 材料一 养兵之费 在天下十居七八 宝元以后 募兵益广 宗室蕃衍 吏员岁增 故用度不得不屈 仁宗时 承平浸 渐 久 势官富姓 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 习以成俗 重禁莫能止焉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 一火 伙 多如一火 天下祸患 岂可不忧 材料二 王安石 善理财者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材料三 熙宁 元丰 宋神宗的年号 之间 中外府库 无不充衍 小邑所积钱米 亦不减二十万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 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 教阅多废忘 上初置内教场 训练有法 旬一御便殿 程其能否而劝沮之 人人奋励 材料四 上 明太祖 曰 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 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 剥民取利 海内苦之 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 小人进竞 天下骚然 此可为戒 2 王安石为实现材料二中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措施 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任答两点2分 材料一 养兵之费 在天下十居七八 宝元以后 募兵益广 宗室蕃衍 吏员岁增 故用度不得不屈 仁宗时 承平浸 渐 久 势官富姓 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 习以成俗 重禁莫能止焉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 一火 伙 多如一火 天下祸患 岂可不忧 材料二 王安石 善理财者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材料三 熙宁 元丰 宋神宗的年号 之间 中外府库 无不充衍 小邑所积钱米 亦不减二十万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 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 教阅多废忘 上初置内教场 训练有法 旬一御便殿 程其能否而劝沮之 人人奋励 材料四 上 明太祖 曰 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 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 剥民取利 海内苦之 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 小人进竞 天下骚然 此可为戒 3 从材料三看王安石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分 成效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2分 材料一 养兵之费 在天下十居七八 宝元以后 募兵益广 宗室蕃衍 吏员岁增 故用度不得不屈 仁宗时 承平浸 渐 久 势官富姓 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 习以成俗 重禁莫能止焉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 一火 伙 多如一火 天下祸患 岂可不忧 材料二 王安石 善理财者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材料三 熙宁 元丰 宋神宗的年号 之间 中外府库 无不充衍 小邑所积钱米 亦不减二十万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 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 教阅多废忘 上初置内教场 训练有法 旬一御便殿 程其能否而劝沮之 人人奋励 材料四 上 明太祖 曰 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 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 剥民取利 海内苦之 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 小人进竞 天下骚然 此可为戒 4 材料四中明太祖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 1分 依据是什么 1分 态度 反对 依据 王安石变法聚敛财富 盘剥人民 用人不当 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分 材料一 养兵之费 在天下十居七八 宝元以后 募兵益广 宗室蕃衍 吏员岁增 故用度不得不屈 仁宗时 承平浸 渐 久 势官富姓 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 习以成俗 重禁莫能止焉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 一火 伙 多如一火 天下祸患 岂可不忧 材料二 王安石 善理财者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材料三 熙宁 元丰 宋神宗的年号 之间 中外府库 无不充衍 小邑所积钱米 亦不减二十万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 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 教阅多废忘 上初置内教场 训练有法 旬一御便殿 程其能否而劝沮之 人人奋励 材料四 上 明太祖 曰 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 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 剥民取利 海内苦之 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 小人进竞 天下骚然 此可为戒 5 就上述材料中对王安石变法所持有的不同看法 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1分 态度 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于财利 固未尝学 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 盖因天下之利 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 以供天下之费 自古治世 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 患在治财无其道也 诚能理财以其道 而通其变 臣虽愚 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 材料二 惟是苛政之兴 众论不许 而主张之者 理不胜而求赢于势 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 群小乃起而应之 于是泛滥波腾 以导谀宣淫 蛊其君以毒天下 而善类壹空 莫之能挽 民乃益怨 衅乃倏生 败亡沓至而不可御 材料三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 唯公庶足以当之矣 以不世出之杰 而蒙天下之诟 易世而未之湔者 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 而在吾国则荆公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解决财政危机的主要观点 2分 1 观点 正确理财 吏禄增加不会导致经费紧张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于财利 固未尝学 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 盖因天下之利 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 以供天下之费 自古治世 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 患在治财无其道也 诚能理财以其道 而通其变 臣虽愚 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 材料二 惟是苛政之兴 众论不许 而主张之者 理不胜而求赢于势 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 群小乃起而应之 于是泛滥波腾 以导谀宣淫 蛊其君以毒天下 而善类壹空 莫之能挽 民乃益怨 衅乃倏生 败亡沓至而不可御 材料三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 唯公庶足以当之矣 以不世出之杰 而蒙天下之诟 易世而未之湔者 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 而在吾国则荆公 请回答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何不同 分析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 6分 不同 材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重用小人 导致民怨沸腾 国家败亡 材料三认为王安石是杰出的完人 4分 原因 王夫之否定王安石变法 是因为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 是为宣传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材料一 养兵之费 在天下十居七八 宝元以后 募兵益广 宗室蕃衍 吏员岁增 故用度不得不屈 仁宗时 承平浸 渐 久 势官富姓 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 习以成俗 重禁莫能止焉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 一火 伙 多如一火 天下祸患 岂可不忧 材料二 王安石 善理财者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材料三 熙宁 元丰 宋神宗的年号 之间 中外府库 无不充衍 小邑所积钱米 亦不减二十万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 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 教阅多废忘 上初置内教场 训练有法 旬一御便殿 程其能否而劝沮之 人人奋励 材料四 上 明太祖 曰 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 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 剥民取利 海内苦之 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 小人进竞 天下骚然 此可为戒 3 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2分 坚持三个标准 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是否符合人民愿望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任答2点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