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7571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专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专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3)了解实像与虚像。【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设计探究活动,来揭示平面镜成像规律。(2)通过用对称法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训练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和物理规律研究简单光学问题的能力。(3)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仪器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心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通过介绍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的左右关系,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设计探究性实验及对虚像的初步认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方面: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好奇中动脑动手来探究其规律。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应多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了解。教学思路:1、 教学理念:初二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任何事物都极富有想象力,对什么都有兴趣、什么都想探个究竟。因此我认为这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且应牢牢把握、至关重要的一点。要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2、 设计意图: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设置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配以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分组合作、集体交流中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3、教具:小平面镜、蜡烛、玻璃、刻度尺、潜望镜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1、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一个平面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反射分为哪两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二)引入课题平面镜成像就是镜面反射的一种情况(三)新课教学1、什么是平面镜?(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小平面镜后回答)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2、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平面镜呢?学生思考后回答:人化妆时;配眼睛时;舞蹈演员练功时等等3、为什么照镜子时用平面镜呢?学生通过观察镜子回答:能成像4、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动手做实验 :照镜子(要学生通过镜子在运动时和静止时照镜子,猜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猜测问题:(1)像与人的大小关系如何 (2)像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3)人离开镜子时,像也是离开的吗? (4)人靠近镜子时像是否变大了? (5)人在镜中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6)镜中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并将猜测内容和学生猜测结果列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呢?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实验与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用的是玻璃,不是平面镜?引导学生回答:玻璃板不仅能成像,而且还能透过它看后面物体。过学过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过做肯定或否定原来的猜测内容)提问:放在玻璃后的蜡烛和前面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学生回答: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提问: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是否越大?学生回答: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相等教师总结:以远处开来的小车做类比,指出我们感觉物体由小变大,只是一种视觉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有什么样的关系?(要求学生改变蜡烛的位置,做三次实验,通过连线和测量得出结论)学生结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教师提问: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学生回答:正立的教师提问: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引导学生将后面的蜡烛去掉,换成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是否能看见蜡烛?学生回答:白纸上没有蜡烛,成的是虚像。5、为什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人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人能在平面镜前观察到自己的像,也一定有光线进入了人眼,那么成像的光是从哪发出的呢?(利用电脑进行分析演示)在镜前的一个发光点可以发出无数条光线,我们取其中的两条光线,做出它们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这两条反射光线在平面镜前不会相交,而人眼睛正好在这两条反射光线的路径上,会感到这两条光线是从镜子后面的S点发出的,但实际上S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所以S点叫做发光点S的虚像,它只能在镜前观察到,不能在镜后看到。6、平面镜的应用铜镜、潜望镜、舞蹈演员排练时用的平面镜、商店里的镜子等等。7、结论:平面镜不但可以成像,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四)练习:1、在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它的像S作图方法:过点S作平面镜的垂线交平面镜于点O,并延长至点S,使SO=SO,则点S就是点S的虚像2、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由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经过点A,试在图中确定这条光线。作图方法: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先找到点S的像点S,已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定过S,可连接SA,和镜子交于点O,连接SO,则SO为所求的光线(五)作业1、上网查询平面镜的有关信息2、制作一个小潜望镜3、名校课堂P24-26 ;课本“自我评价与作业”1-5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