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6312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填入答案卡的规定位置,每题2分,共60分)xx9月6日晚上19点53分,太阳爆发9.3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据悉,这是自xx年以来,太阳最强的一次爆发活动。据此回答12题。1. 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A. 威胁宇航器的安全 B.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C. 产生磁暴 D. 诱发地地震2. 此次爆发的大耀斑,主要出现在A. 光球层 B. 平流层 C. 色球层 D. 日层据中新网xx11月27日报道,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日前不断向外喷出火山灰浓烟(左图),火山灰可达6000多米的高空,xx1月1日晚上再次剧烈喷发。右图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34题3.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与火山灰一般来源于A. 圈层 B. 圈层 C. 圈层 D. 圈层4. 阿贡火山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东部的活火山,是印度尼西亚129座活火山之印度尼西亚活火山众多,是因为该区域地处A. 印度洋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C.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5.数九又称冬九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里及移动方向是A.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C.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6.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方向的是A. B. C. D. 新加坡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足16米,但人口密集,经济十分发达。xx6月19日晚,“史无前例”的烟霾袭击新加坡,烟雾主要来自苏门答腊岛的芭蕉然烧,读读图回答78题,7. 该日,影响新加坡的风是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8. 新加坡降水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主要自然原A. 面积小,储水条件差 B. 经济发达,污染严重C. 地势低平,径流数少 D. 人口多,淡水需求大读“亚马孙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910題9. 亚马孙河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是:A. 水汽输送 B. 下滲 C. 地下径流 D. 地表径流10. 关于亚马孙河流域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描述错误的是A. 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B. 下渗减少 C. 地下径流增加 D. 地表径流增加下图示意长江河口位置,读图回答1112題11. 形成崇明岛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板块运动 B. 流水堆积 C. 流水侵侵蚀 D. 地壳抬升12. 影响崇明岛两侧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素是A. 地球自转 B. 人类活动 C. 海水侵蚀 D. 水位变化战狼2中我国海军进行的救援行动是以xx3月的也门撤侨行动为原型。下图为我国海军护航编队的某次航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 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最佳季节及自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 夏季顺风顺水 B. 冬季顺风顺水 C. 夏季逆风逆水 D. 冬季逆风逆水14. 索马里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A. 秘鲁渔场 B. 北海渔场 C. 纽芬兰渔场 D. 北海道渔场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1516题15. 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 背斜、断层、向斜 B. 断层、向斜、背斜C. 向斜、背斜、断层 D. 背斜、向斜、断层16. 在图示区域的构造部位可能勘探到油气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1719题。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1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19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图4),回答2021题。 20A、B两地的气压性质( )A. 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21.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22. xx第8号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布拉万”气流运动状况的是读下图完成2324题。23. 图中所示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B. 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C. 主要分布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D. 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读图回答2526题。25. 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A. 玄武岩 B. 花岗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26. 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最可能是A. 生物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流水侵蚀作用读圆,回答2728题24. 导致两地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纬度 B. 地形 C. 人类活动 D. 洋流25. 图中所在岛屿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景观体现了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回答2930题。29. 从北京到柏林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 B. C. D. 30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A. 垂直分异规律-气候 B. 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热量C.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热 D. 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水分二、综合题31. 下图中,左图为三圈环流局部剖面图,右图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l)右图属于_半球,判断依据是_。(2)右图中M处气压带是_,其气流_(上升或下沉),该气压带是由于_(动力或热力)原因形成的。(3)右图中a处是_风带,与图一中_处(甲乙丙丁)的风向一致。(4)根据左图中所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我国是_季(季节)。在此时段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C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32. 下面左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9分)M (1)左图中的M处的岩石与右图中的_(填字母)相一致;丁处为变质岩,其形成的原因是_。(2)乙地地质构造是_,其成为山地的原因是_。(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甲或乙)处地下,理由是_。(4)图一中水循环环节为_。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环节在夏季输送量最大,原因是_。33读右图,回答问题。(6分)(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甲已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底排序正确的是 _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 半球。洋流按性质属于 流(填寒、暖)。(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表示 _ 环节,表示 _ 环节。 34. 读“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洋流是受_(风带)吹拂海水运动而形成的。(2)图中、洋流中,按照洋流性质为寒流的是_,对大陆沿岸气候起到_作用。(3)甲处海域附近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成因是:_。(4)若处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潘,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与_35. 图甲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图甲 图乙(l)图甲中自然景观ABCDE的分布体现了_分布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2)图中K表示的自然带是_,其形成原因是_。(3)图甲中表示自然带相同的两个字母是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和_。(4)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谱丰富,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分析其原因。(3分)xx级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15DCBAA 610CCADC 1115BABAD 1620ACDBA 2125BBBBC 2630DADCA二、综合题31、(9分)(1)南半球 风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 动力原因(3)西风 丁(4)冬季 B32、(9分)(1)B 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2)向斜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侵蚀反而成为山岭。(3)甲 甲处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结构稳定,不易积水(4)水汽输送 此季节盛行东南季风,水汽输送量大;台风频发,带来大量水汽。33、(6分) (1)乙 甲已丁丙 (2)南 寒(3)(地表和地下)径流 水汽输送34、(6分)(1)东北信风 (2) 降温减湿 (3)寒暖流交汇(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4)加快净化速度 扩大污染范围35、(10分)(1)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2)温带荒漠带 深居内陆,降水少(3)E、F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4)相对高度大;基带纬度低,温度高;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