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4850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 . 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建议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难点为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相关概念是进一步学习平行线、四边形等后续知识的基础(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其中同位角4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2对(2)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弄清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线所截也就是说,在辨别这些角之前,要弄清哪一条直线是截线,哪两条直线是被截线(3)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内角,在截线的两旁找内错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点,比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4)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应当沿着角的边将图形补全,或者把多余的线暂时略去,找到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进而确定这两个角的位置关系三、教法建议1上节课讨论了两条直线相交以后所形成的四个角,这一节课是进一步讨论三条直线相交后所形成的八个角,所以在教课过程,要运用基本图形结构将所学的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向学生展示2在讲三线八角概念时,一定要细致地分析、顾名思义,把握住两个关键的环节,“三条线与一条线”,尽量给出变式的图形,让学生分辨清楚3这节课虽然不涉及两条直线平行后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问题,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平行线的图形让学生见到,对下一步的学习很有好处,例如,平行四形中的内错角,学生开始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在这一课时中,出现这个基本图形,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设计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结合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变式图形的识图训练,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2通过例题口答“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从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从图形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美育渗透点通过“三线八角”基本图形,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二、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尝试指导,讨论评价、变式练习、回授2学生学法:主动思考,相互研讨,自我归纳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二)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疑点:正确理解新概念(四)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三类角的特征,并以练习加以巩固四、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过一组练习创设情境,复习基础知识,引入新课2通过学生阅读书本,教师设问引导,练习巩固讲授新课3通过师生互答完成课堂小结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使学生掌握“三线八角”,并能在图形中进行辨识(二)整体感知以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指导阅读、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学习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与3,2与4是什么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如图,1与2,l与4是什么角?它们有什么关系?3如图,三条直线AB、CD、EF交于一点O,则图中有几对对顶角,有几对邻补角? 4如图,三条直线AB、CD、EF两两相交,则图中有几对对项角,有几对邻补角?5三条直线相交除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其他相交的情形吗?学生答后,教师出示复合投影片1,在(1、2题的)图上添加一条直线CD,使CD与EF相交于某一点(如图),直线AB、CD都与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样图中就构成八个角,在这八个角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前面已经学过,今天,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板书】 2.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法说明】通过复合投影片演示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产生过程,并从演示过程中看到,这些角也是与相交线有关系的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是相交线的又一种情况认识事物间是发展变化的辩证关系尝试指导,学习新知1学生自己尝试学习,阅读课本第67页例题前的内容2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1)同位角:4和8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图中还有其他同位角吗?(2)内错角:3和5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图中还有其他内错角吗?(3)同旁内角:4和5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图中还有其他同分内角吗?(4)同位角和同分内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这三类角的共同特征是什么?3对上述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学生间互相评议4教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所发表的意见进行评判,归纳总结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内角,在截线的不同旁找内错角,因此在“三线八角”的图形中的主线是截线,抓住了截线,再利用图形结构特征(F、Z、U)判断问题就迎刃而解【教法说明】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几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深化教学重点,使学生看书更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学生互相评价可以增加讨论的深度,教师最后评价可以统一学生的观点,学生在议议评评的过程中明理、增智,培养了能力投影显示(投影片2)例题 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l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关系的角?(2)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吗?1和3互补吗?为什么?教法说明例题较简单,让学生口答,回答“为什么”只要求学生能用文字语言把主要根据说出来,讲明道理即可,不必太规范,等学习证明时再严格训练变式训练,巩固新知投影显示(投影片3)【教法说明】本题是对简单变式图形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第2题指明第三条直线是c,即a和b被c所截,如c和a被占所截,则结果截然不同,因此遇到题目先分清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栽,这是解题的关键和前提投影显示(投影片4)【教法说明】本组练习是由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找出构成它们的“三线”,或是由“三线八角”图形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两者都需要进行这样的三个步骤,一看角的顶点;二看角的边;三看角的方位这“三看”又离不开主线截线的确定,让学生知道:无论图形的位置怎样变动,图形多么复杂,都要以截线为主线(不变),去解决万变的图形,另外遇到较复杂的图形,也可以从分解图形入手,把复杂图形化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如第2题由已知条件结合所求部分,对各个小题分别分解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