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单元检测(二) 岳麓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64421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单元检测(二) 岳麓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单元检测(二) 岳麓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单元检测(二) 岳麓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单元检测(二) 岳麓版选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发展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之所以出现大范围的变法运动推动社会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 B百家争鸣C新兴地主的要求 D兼并战争的需要2 右图为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他在管仲的辅佐下,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目的是()A维护周王权威B抵御少数民族侵扰C讨伐弱小诸侯国D壮大自身力量3 秦国的广大农民在看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主要是因为()连坐制度可以使他们远离刑罚的惩罚奖励耕织刺激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奖励军功给他们提供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了国家法律的认可A BC D4 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实现了富国的目标C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D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5 他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原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这些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A民族融合 B从分裂走向统一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6 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有()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改革要注意策略,要有坚决的态度改革要有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A BC D7 某同学在阅读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时发现一句评价:“这一措施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促进商品交流”。这一措施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C市易法 D保甲法8 北宋前期,军队人数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但宋神宗时期,军队总数由原来的110余万减少至80余万。这说明()A北宋中期兵源匮乏B与少数民族作战,损兵折将C王安石军事改革卓有成效D财政困难,招兵养马捉襟见肘9“在20世纪末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提出。”“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王安石实行的()A青苗法 B募役法C保甲法 D市易法10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11下图为元朝行政机构结构图,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B枢密院负责纠察百官C御史台统领全国军事D宣政院管理台湾和西藏事务12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制度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这一制度的实行与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 B阻碍作用C促进作用 D有关系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22分,第15题1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8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6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宋史王安石列传材料二(张居正说)“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二材料三(王安石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材料四张居正改革,首先是从整顿吏治开始的为了整顿吏治,以达到为官清廉、治政清平,让人民生活安定,从而使封建政权长治久安的目的,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年)推行“考成法”。王双印桎梏中的生存(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方针的不同。你对他们两人的方针有什么看法?(12分)(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的切入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各自对改革结果的影响。(10分)15以下列表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改革。名称身分结果备注商鞅变法左庶长成功遭车裂孝文帝改革皇帝成功王安石变法参知政事失败遭罢官忽必烈改制皇帝成功张居正改革内阁首辅失败死后遭抄家阅读后请思考:(1)上述改革从措施上来看,都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改革的结果却并不相同。你认为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8分)(2)从改革者的命运上看,你对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有什么认识?(8分)答案1A2D3B4A5A6A7C8C9D10A11A12C13(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14(1)不同:王安石公开提出要改革旧制,张居正却提出要遵守旧制。看法:王安石的改革方式比较激进,目的是争取改革派的支持,但必然会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使改革面临很大阻力。张居正的改革方式相对稳妥,他在维护“旧制”的外衣下推行新政,有利于人们在思想上接受改革,减少改革阻力。(2)切入点:王安石的改革是从“理财”开始,重点也是“理财”;张居正的改革是从整顿吏治入手。影响:王安石变法没有对北宋腐败的吏治进行整肃,所以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是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张居正通过整顿吏治,为改革铺平道路,从而使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15(1)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成败与改革者往往有着较大的联系。一般来说,最高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能运用手中无上的权力来突破这种改革的阻力。大臣领导的变法如果得到最高统治者强有力的支持,变法也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最高统治者在改革和保守势力间来回摇摆,变法就难以成功。(2)改革者的命运往往是相似的。因为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而这部分人往往是社会上的特权阶层。因此,改革必然遭到这一部分人的阻挠和破坏,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