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第5讲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63698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第5讲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第5讲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第5讲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本讲知识脉络一条主线:国共从合作到对峙一条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两大斗争对象: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三次重要会议: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四大事件: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中考备考攻略近三年贵阳中考考情分析2019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南昌起义、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xx年国共合作黄埔军校(民国纪年)选择题22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选择题32xx年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选择题32xx年红军长征重大事件(识图)选择题42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工农红军在极其危难的长征途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在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贵阳中考考点清单北伐战争考纲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主要史实。国共合作的实现合作建立(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国共合作的实现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5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北伐胜利进军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战场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战果(1)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吴佩孚军队,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攻占武昌城。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2)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工农运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政变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和工农群众,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易错易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因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新军阀。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考纲要求: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南昌起义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随后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又转战湘南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纪念日后来,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秋收起义(1)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2)起义军受挫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3)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道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红色政权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考纲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背景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突围西进,开始长征。红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遵义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红军胜利会师陕甘胜利(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胜利的标志)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易错易混】(1)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而不是1935年陕北会师。(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而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贵阳中考重点突破三大会议的比较。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时间、地点1927年8月、汉口1929年12月、古田1935年1月、贵州遵义会议背景大革命失败各地建立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长征主要内容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历史意义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命题点强化练1“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B)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2(xx遵义中考)“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A)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3(xx沈阳中考)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A南昌起义 B汀泗桥战役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4(xx绥化中考)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B)A南昌 B井冈山 C吴起镇 D会宁5(xx潍坊中考)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时政写真漫画。与其反映同一主题的是(B)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A)碧血战湘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A BC D7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D)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8(xx怀化中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强调: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答:会宁。(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任答两点)答:敌人的围追堵截;气候环境恶劣;缺衣少食;爬雪山,过草地等。(4)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弘扬哪些“长征精神”?答:不怕牺牲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