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期末题1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6193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期末题1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期末题1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期末题1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期末题1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关照强度 B。土壤类型C温度大小 D。生物种群的特征2(xx济宁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自身结构与功能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B在一块草原生态系统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3右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激素的分泌减少,的分泌增加B切除垂体后,的分泌会增加,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和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D给动物注射,反馈调节使和的分泌增加4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5如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变化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A是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B与鹰有互利关系的一个种群C群落的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6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下列四项趋势中,正确的是 ( )选项生态特征发展期成熟期营养结构简单复杂有机物总量较少较多抵抗力稳定性弱强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较高 ABCD7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8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血红蛋白葡萄糖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二氧化碳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甲状腺激素的运输乙酰胆碱尿素维生素A BC D9(xx连云港月考)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诱变的87个品系的蔬菜种子,已运回甘肃天水航天育种基地,选育工作于xx年展开。太空育种的原理及优势是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A诱发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B诱发基因重组、产生新性状和新的基因型C诱发染色体变异、产生新性状和新的基因型D诱发染色体变异、得到生育期短和产量高的新品种10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度180 kb。基因前已经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不定向性 B可逆性 C随机性 D重复性11假若你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只有少量的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生活时间较长的办法是()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12(xx金丽衢十二校联考)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C图中的形成与有关,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13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14如图表示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一个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表达的过程B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可以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干扰素C图示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D一次注射干扰素后能使人终身具有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1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四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16在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其中需注意的一点是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该法的前提是 ( ) A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B要注意色素无害而溶剂可能有毒C在调查研究期间标志不能消失D不能导致动物的疾病、感染等17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3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三种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1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19下图甲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DNA量变化如图乙所示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内的递质只能经释放再作用于 D经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破坏后,将很快恢复原状21某课题小组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家系遗传状况时,发现某地区人群中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下列对此调查结果较准确的解释是( )A.先天性肾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B.先天性肾炎是一种隐性遗传病C.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占2/3D.被调查的家庭数过少,难于下结论22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乳酸与碱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23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1升清水或静脉注射1升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饮用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B3090 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曲线c代表饮用清水后的血浆浓度变化D如果曲线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盐水的浓度为0.9%24(xx长沙质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黄色黄色、绿色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C猫叫综合征D无子西瓜25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产生止痛效果。现有3种化学物质,甲能抑制细胞膜外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细胞内;乙能加速细胞膜内外电位变化;丙能抑制细胞分泌或释放递质。在不考虑副作用的情况下,适合用作麻醉药的是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甲、乙、丙26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A血液 B血清 C淋巴 D原尿27番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得到了无籽的番茄果实。它的果皮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A12条 B25条 C48条 D36条28取一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下列在括号内用相应字母标出根的近地侧(A)、远地侧(B)和茎的近地侧(C)、远地侧(D)的位置正确的是()29(xx杭州模拟)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 要吃10 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1 000 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A.0.05%B.0.5%C.0.25%D.0.025%30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关于其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很大的变异性B.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二、填空题31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RNA。下图为HIV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表示病毒正在侵入T淋巴细胞,进入T淋巴细胞的是HIV的 。(2)通过核膜孔被整合到 上。(3)的过程需要经过的重要步骤是 。(4)在的过程中,中的腺嘌呤与中的 互补配对。(5)HIV有、两种类型,其中HIV-型又分为A、B、C、D、E、F、G 7个亚型。HIV-型的基因组共有6个主要基因和数个调节基因。其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频率分别为:pol3%,Itr5%,gag6%,env22%。有研究指出,HIV有100种不同的形态,有20%的遗传物质因人而异。众多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HIV疫苗的主要障碍。HIV众多变异类型的形成是 的结果。(6)1998年5月1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每年的 为“世界艾滋病日”。32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推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插入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图表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1)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2)将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中培养,属于基因工程操作中的_步骤。(3)在插入外源基因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设计实验探究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1)步骤:将导入外源基因的细菌进行培养产生大量细菌。分组:将细菌平均分成两组并标号为1,2。培养:_。观察并记录结果。(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33某学校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了一批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并以这些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做了一系统的实验。请根据下列具体实验情况回答相关问题:(1)取3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A、B两组放到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随后又对两组幼苗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A组添加高浓度的KNO3溶液;B组注射“呼吸阻断剂”。A组植株根尖成熟区细胞可能发生_现象;B组植株对K的吸收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原因是_。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_。(2)将数量不等的大豆植株幼苗随机移栽到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地块,每一地块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地块号1号2号3号4号5号地块植株数20406080100荚果数/植株数8.36.83.92.72.1每个荚果中种子数3.02.93.22.93.0请用生态学原理解释“地块植株数”“荚果数/植株数”两个统计项目中数据产生变化的原因_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如果要全面调查了解5块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的调查。(3)取50株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种植于不同的地块中。一段时间后,甲组叶片出现发黄现象,乙组叶片生长正常。为了查明原因,同学们运用课本中的相关实验进行了探究,最后证明:甲组叶片发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请你根据下列要求,把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原理:略。实验步骤:(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即可)a.选取甲组适量发黄叶片、乙组相同部位相同质量的正常叶片;b._;c._;d._。预期实验结果:_。34某生物学研究小组统计了野外四种生物在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百分比表示)。休息与其他物种关系进食其他活动物种A20%15%追逐物种B55%吃种子10%物种B20%25%被物种A追逐45%吃种子10%物种C75%15%吃物种A10%物种D75%20%吃物种C5%(1)根据表中信息,试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2)物种A、B之间的关系属于_,物种C、A之间的关系属于_,物种C、A之间的关系属于_。物种C和D一天中的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从食性角度看,其可能的原因是_(3)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_。(4)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_开始,若研究发现一段时期内,进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总量与由该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碳元素总量相等,则说明该生态系统基本处于_状态。35.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 g/L及30 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_发生了改变。(3)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食物链环节GP和NPGP55.6102NP1.3102GP176103NP6103GP59.3106NP49.5106NP/GP0.020.030.85R54.31021701038.8106未利用62.8%99.7%(1)所代表的动物是_,其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_。(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_。36石刁柏(幼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片窄产量低,在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且雄株产量高于雌株。(1)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定突变型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突变型和野生型石刁柏的根尖,分别制作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第二步:_。结果预测与分析:(2)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案。方案一:利用_技术进行无性生殖。方案二:利用_方法得到XX和YY植株,再让其杂交产生大量雄株。对方案二用图解表示:xx届山东省高三生物期末试题1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2C 3【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激素的分泌增加,的分泌增加。切除垂体后,的分泌会增加,的分泌减少,但没有停止。切除甲状腺后,和的分泌会增加,由于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不促进代谢。给动物注射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使和的分泌减少。【答案】C4A 5D解析:由图可知b数量大于a,可知选项A错误;由图明显可知,两种群其中之一的增加导致另一种数量下降,而后者数量下降又导致前者减少,a的变化随b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是一种捕食关系,b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6D7B8B解析: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细胞内或消化道内。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水、二氧化碳、氧、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酶、激素、维生素、尿素等物质。9A10A解析:由题意知,X染色体同一位点上控制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基因有20多种类型,说明该位点上的基因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产生多个等位基因。11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该岛上的食物网为,人与鸡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为延长人的生活时间应先吃掉竞争对手鸡,再吃玉米。12A13A14D解析: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干扰素和抗病毒蛋白都是蛋白质,都需要代谢更新,所以,一次注射干扰素并不能使人终身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能产生干扰素的菌种,再通过其他工程技术,可以利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大量地生产干扰素。干扰素主要由效应T细胞产生,所以图示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15【解析】选D。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若生物成分一样多,则生产者种类越多,越稳定。16A17B18D19C20C21【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双亲有病,生下的女儿都有病而儿子中有正常者,说明男女患病几率不同,进而可推知该病和性染色体有关。双亲有病而儿子中有正常者,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假设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而正常儿子占全部男孩的1/3,据此可知:1/2a=1/3,解得a为2/3。22【解析】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少部分在组织液,故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神经递质是分泌性物质,由突触前膜分泌到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基质中,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在血浆中进行。【答案】C23B解析: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要降低,通过增加尿流量来提高渗透压,同时血浆浓度开始降低,后来再提高,所以曲线a表示饮用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曲线c表示血浆浓度的变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及尿流量变化不明显,所以曲线b可以代表静脉注射后的变化。饮用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注射生理盐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无明显改变。24A解析:本题以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判断、分析能力。“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中的突变是广义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属基因突变,C、D属染色体变异。A中绿色的出现属隐性基因的纯合,不属于突变。25B26C解析: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它们基本成分相似,其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可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且淋巴是由组织液直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的。27B28B解析: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近地一侧分布多,远地一侧分布少。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植物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浓度低,茎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浓度高),可知B项正确。29【解析】选C。据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知,鹰增重1 kg需要小鸟5 kg,需要昆虫为(5/0.25)2=40 kg,最终需要绿色植物400 kg,因此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1/400=0.25%。30【解析】选B。扦插属于营养繁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但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在产生种子的过程中,由于有基因重组,所以由种子发育形成的个体与亲本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二、填空题31(1)RNA (2)T淋巴细胞的DNA (3)转录和翻译 (4)U(尿嘧啶) (5)基因突变 (6)12月1日3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步骤及运载体的特点和使用。.质粒是一种小型环状DNA分子,含有标记基因是作为运载体的前提,它可以用于目的基因的检测。.本实验中的特点是若目的基因插入b或c处时就会破坏运载体上原有的标记基因,使细菌不再具有相应的抗性性状,所以应放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答案:.(1)脱氧核苷酸(2)目的基因的检测(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1)将第1组细菌放入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将第2组细菌放入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培养(2)若1组、2组均能正常生长,则外源基因插入点是a;若1组能正常生长,2组不能生长,则外源基因插入点是c;若1组不能生长,2组能生长,则外源基因插入点是b33(1)先质壁分离,后质壁分离复原根部呼吸强度降低,影响了主动运输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原生质层(2)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所结荚果就少大豆种植密度越大,每株大豆上的荚果数就越少;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影响不大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3)b.用无水乙醇提取甲、乙两组叶片中的色素c.用纸层析法分离甲、乙两组叶片中的色素d.观察比较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比较滤纸条下部两条色素带:甲组比乙组窄(甲组比乙组浅或甲组缺乏下部两条色素带)34(1) (2)竞争和捕食捕食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生产者(或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相对稳定(或生态平衡)解析:物种A、物种B吃种子,属于初级消费者,它们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物种C吃物种A,物种D吃物种C,它们之间属于捕食关系,据此写出营养结构。物种C、物种D一天中进食时间短而休息时间长,这与它们的食性有关。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其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开始的。35.(1)竞争(2)优势(地位)(3)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环境改变可导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逆转)(答其中两条即可).(1)田鼠(或初级消费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体温(2)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田鼠呼吸强度相对较高,植物呼吸的强度相对较低)(3)0.3%未被利用的能量多36(1)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两植株装片中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2)方案一:植物组织培养方案二:单倍体育种图解:【解析】(1)由于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基因突变不能观察到,所以利用这个特点可将两种变异类型区分开。但一定要用没有变异的个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作对照。(2)保持亲本性状最好的办法便是无性生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便可实现,为了获得雄性,则参与受精的两个亲本中一个只能提供X染色体,而另一个只能提供Y染色体,故应选择的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X、Y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