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五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305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五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五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五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五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题组一北伐战争1.(xx贵州贵阳,13,2分)下图反映的战争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片中的重要信息“张作霖盘踞地区”“孙传芳盘踞地区”“吴佩孚盘踞地区”,联系所学,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有: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可知图中反映的是北伐战争,故正确答案选择A。2.(xx广东,10,3分)下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答案B据题目所示战争形势图并联系所学可知,该图是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从广东出师北伐,经过半年的斗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选B。3.(xx山东临沂,11,2分)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A.朱德B.叶挺C.贺龙D.刘伯承答案B通过材料中的“北伐战争”“独立团”“汀泗桥和贺胜桥”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出“他”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的领导、共产党员叶挺。4.(xx湖南衡阳,10,2分)“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中国,故选A项。题组二土地革命1.(xx福建,14,2分)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A.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B.不怕艰难险阻C.紧密团结患难与共D.革命英雄主义答案C“军民鱼水一家人”说明了红军和人民群众紧密团结患难与共。故选C。A、B、D也是长征精神,但与题干不符,排除。2.(xx广东,12,3分)与下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答案B抓住图片中重要的文字信息“全军累计总行程65000余里”“全军平均每天行军74里”“瑞金”“会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故B符合题意。3.(xx河南,6,1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南昌起义C.台儿庄战役D.西藏和平解放答案B材料关键信息“28年的斗争历程”,即19211949年的斗争历程。五四运动开始于1919年,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春,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选B。4.(xx四川成都,12,2分)下图所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是为了纪念()A.中共成立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答案C本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切入点,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南昌起义,把每年的8月1日定为建军节。5.(xx安徽,4,2分)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答案C据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20年代”“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选C。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一次由爱国学生发起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北伐是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战争,故B也不符合题意;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树起工农革命旗帜的开始,故D也不符合题意。6.(xx山东青岛,24,1分)xx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答案B据所学可知,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国民党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真正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故答案为B。7.(xx四川成都,13,2分)“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块贫瘠的土地,自从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文中的“这里”是指()A.瑞金B.遵义C.赤水D.延安答案D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据“黄土高原”可初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再由“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结束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故题干中的“这里”是指延安。瑞金是红军长征的出发点,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8.(xx山东聊城,13,2分)“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A.南昌起义前夕B.秋收起义后C.第五次反“围剿”中D.遵义会议后答案B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随后率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故选B。9.(xx山东潍坊,14,2分)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这句诗赞颂了工农红军()A.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B.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C.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D.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答案C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这句诗赞颂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林伯渠坚信只要沿着毛泽东所制定的正确路线,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故选C。10.(xx山东泰安,13,1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中共“一大”召开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中共“七大”召开答案C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各地相继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因此,答案为C。11.(xx辽宁沈阳,4,2分)当红军接近桥头时,敌军放火阻挡。勇士们不顾一切地冲进火焰中,衣服帽子烧着了,眉毛头发也着了。他们顾不得这些,只是向前猛冲。经过激烈决战,将敌人完全打垮,控制了泸定桥,保证了红军主力迅速渡过大渡河。与上段材料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百团大战B.北伐战争C.辽沈战役D.长征答案D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红军”“泸定桥”“渡过大渡河”,可判断是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场景,故正确答案选择D。12.(xx河南,5,1分)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答案D李大钊认识到农民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1927年,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故D项符合题意。13.(xx山东威海,4,1.5分)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A.长征开始B.渡过湘江C.遵义会议D.突破四道封锁线答案C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故选C项。其余三项发生于遵义会议之前,红军处处被动挨打,遭受重大损失。14.(xx江西南昌,3,1分)下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在这里()A.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吹响了共和的号角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揭开了革命新篇章C.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人民的军队D.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辟了革命新道路答案C南昌起义指挥部设在江西大旅社。A发生在湖北武昌;B发生在上海;D发生在江西井冈山。故选C。15.(xx辽宁沈阳,5,2分)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abcB.bacC.cbaD.cab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事件时间并进行排序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a是在1928年;b出现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c是开国大典,时间为1949年,故正确答案是bac,选B。16.(xx山东莱芜,6,2分)下面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答案B依据漫画内容及时间“1935年”,可知其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过草地时的情景,故选B项。A项指秋收起义;C项指渡江战役;D项指抗美援朝。17.(xx广东,12,3分)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后,直逼武昌城。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答案C乙、丁是对长征史实和意义的正确表述,可入选台词或剧情。故选C。甲表述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丙是对北伐战争的表述。18.(xx河南,6,1分)“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答案C据材料中“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毛泽东”“军事失利问题”,联系所学可知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故选C。19.(xx陕西,2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材料一图A和图B人物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一派别?与图A人物相比,图B人物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4分)(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实现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全民族抗战兴起的转折?(3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建设与国际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1分)答案(1)派别: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1分)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派。(1分)不同:反对孔子和儒家学说。(1分)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1分)转折: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上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协助和平解决,停止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开始。(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认为:继承传统文明精髓,融合西方文明精华,总结近代以来宝贵经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潮流出发,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对话,思考并承担相应大国责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解析(1)根据图片及文字内容可知,图A、图B人物分别为康有为和陈独秀。康有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并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开始了维新变法运动,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陈独秀等人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革命,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彻底否定儒家思想,全盘接受西方的自由、民主等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康有为认为孔子为“神明圣王”,但是陈独秀认为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必须反对孔教,即反对孔子和儒家学说。康有为尊崇孔子,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通过孔子及儒家学说为改革维新寻求理论依据。而到了陈独秀时期,辛亥革命已经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接受了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民主思想,但是北洋军阀袁世凯却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导致新文化运动爆发。(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但是进攻大城市的起义先后失败,这使得毛泽东认识到中国的特殊国情,敌强我弱,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燎原之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释放蒋介石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3)根据材料一中两人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不论是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方的民主思想,都不能绝对地肯定或者绝对地否定,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明精髓,同时吸取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在接受外国思想文化的同时,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要从实际出发。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因此中国在文化领域也要承担大国责任,把中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潮流相结合,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20.(xx安徽,15,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材料二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每空1分,共4分)“12个月”是指从年10月至年10月。“11个省”是指、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应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答案(1)五四运动。(2分)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分,答“马克思主义”亦可)(2)1934;1935。江西;陕西。(4分)(3)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团结协作;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在阅读材料一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判断出是五四运动,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第(2)问首先在阅读材料二的基础上,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出时间是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然后联系长征路线图,填写出经过的省份即可。第(3)问是对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的考查,从爱国主义、团结协作等方面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