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第二节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0790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第二节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第二节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第二节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子圉(y)2.醉寐(mi)3.康诰(o)4土簋(u) 5.织屦(j) 6.跣行(xin)7似蠋(zh) 8.缁衣(z) 9.聚嘬(zu)二、通假字1而越人被发通披,披散2鳣似蛇 通鳝,黄鳝3衣缁衣而反 通返,返回4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通汝,你的5而亡其富之涯乎 通忘,忘记6彘臞,人乃弗杀 同癯,消瘦三、古今异义1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古义:出逃今义:因故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2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古义:因,趁机;为,替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必善事左右古义:君王身边的近臣 今义:左边和右边4欲使无穷,其可得乎古义:不受穷困 今义:没有尽头四、一词多义1相2假3因4亡5其6而五、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 衣:穿 舍:住2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 茅:点燃茅草烤3横树之即生 树:栽种4常酒者,天子失天下 酒:喝酒(二)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 贵:重视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美:以为美 恶:以为丑(2)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贤:以为贤(3)子岂能毋怪哉 怪:对感到奇怪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者,也”表判断)2“彝酒”者,常酒也(“者,也”表判断)3曾从子,善相剑者也(“者也”表判断)4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 (“也”表判断)5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 (“者也”表判断)(二)省略句1居(于)晋而可 (“居”后省略介词“于”)2因(之)为君刺之 (“因”后省略代词“之”)(三)状语后置句1假人于越而求溺子 (“于越”作状语,后置)2子虽工自树于王 (“于王”作状语,后置)3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于不用之国”作状语,后置)4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 (“于晋”作状语,后置)5失火而取水于海 (“于海”作状语,后置)6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 (“于齐”作状语,后置)7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于商太宰”作状语,后置)8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 (“于君”作状语,后置)(四)宾语前置句1讼者奚说 (“奚”作宾语,前置)2焉往而不美 (“焉”作宾语,前置)3若又奚患 (“奚”作宾语,前置)课文译注(1)(2) 1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评析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见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事情的萌发,见到开头就能知道结果。韩非子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事情发生的征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一定的征兆,如果是一个灾祸的征兆,就要防微杜渐,把灾祸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尽早远离灾祸,以保全自我。2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评析漂亮的自以为很漂亮,可是我并不觉得她漂亮;长得丑的自以为很丑,可是我不觉得她丑。这句话实际上传达了韩非对以何为美的评价标准。韩非认为,一个人是否真美,并非取决于其长相如何,而是要看他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其相貌如何,他都是很美的。韩非的这种认识对于人们明辨是非,区分真善美、假恶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问题1本文共有多少则小故事?各蕴涵了什么哲理?明确本文一共有14则小故事,其内容及蕴涵的哲理为:寓言故事道理与启示子圉见孔子取舍决于私利子胥出走机智脱险庆封走越“心”为命运症结绍绩昧醉亡其裘警示帝王不可荒醉鲁穆公使众公子宦于晋、荆远水不救近火卫公点破曾从子为利而非为义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见微以知萌鲁人徙越适于环境方显其长陈轸贵于魏王处世之艰难杨子过逆旅行贤而不自贤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勇夫杨布打狗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富之以涯知足之足方为满足三虱食彘共同利益为个人利益之前提问题2学习了本文,你认为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韩非子,其思想有什么特点?明确韩非的法家思想,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以“法”为中心,结合“术”与“势”的政治观。韩非批判地继承了前辈法家的理论和实践,并且吸取了荀子和道家的某些理论,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结合“术”与“势”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法治思想。韩非的这种政治主张,强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二是反对复古、主张革新的社会历史观。韩非讲历史,继承了前辈法家商鞅等人的思想,明确提出古今有异,不必遵行古制、效法常规的思想,韩非主张研究社会实情,以制定相应措施。这种反对因循旧制、主张因时而变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无疑是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子圉(y)蚤虱(so)相剑(xin)B象箸(zh) 深邃(su) 土簋(u)C菽藿(hu) 茅茨(c) 称此以求(chn)D跣行(xin) 被发(bi) 聚嘬(zu)解析:A项,蚤:zo;C项,称:chn;D项,被:p。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其恶者贵(尊贵)B匹夫失其身 (自身)C今我已亡之矣 (死亡)D子虽工自树于王 (擅长)解析:A项,贵:尊重;B项,身:生命;C项,亡:丢失。答案: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A项,于是,就;趁机。B项,均为“因为”。C项,到;代词,他(孔子)。D项,变为;为了。答案:B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则毋生杨矣 B子岂能毋怪哉C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解析:A项,生,动词,活、成活;B项,意动用法,以为怪;C项,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D项,意动用法,认为美丽。答案:A5仔细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陈轸贵于魏王其恶者贵,美者贱利之所在,皆为贲、诸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被动句;省略句,都省略了主语。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9题。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韩非子说林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衣缁衣而反(黑色)B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从前)C富之以涯 (边际)D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 (吃)解析:D项中的“嘬”意为“叮咬”。答案:D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因果。B项,都是介词,趁着。C项,都是连词,于是。D项,都是代词,这。答案:A8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者持鳣”的故事意在说明,人常常因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勇敢,从而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B“杨布打狗”的故事批评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强调人们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C“富之以涯”则体现了韩非子“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的思想,所以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知足常乐”。D本节所选的故事精确剖析了某些隐微的人性的弱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解析:A项中“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错,应是“批评了人性可因利益而改变的弱点”。答案:A9“三虱食彘”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_答案: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相互倾轧,不去共同维护集体利益。只有集体利益得到维护,才有个人利益的生存空间。(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3题。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韩非子说林上)注管仲、隰朋:两人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不难:不惜,不耻。10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跟随)B蚁冬居山之阳 (山南水北)C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老师)D不亦过乎 (错误)解析:C项中“师”意为“学习”。答案:C11下列与“乃掘之”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解析:B项,副词,于是,就,与例句中的“乃”意思相同。A项,竟然;C项,是;D项,代词,你的。答案:B12翻译下面的句子。(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译文:_(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译文:_答案:(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2)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13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答:_答案:劝诫世人向圣人、向世间万物学习。参考译文: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于是便挖掘土地,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也不耻于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现在的人不知道因自己知识浅薄来向圣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三、语言表达14下面是某网络主播的一则口头气象播报,用语随性、亲切。请用规范、平实的语言,将其改写为电视台的气象播报稿。要求:不改变原文意思;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在线的亲们,上午你们还在叫热,要脱掉棉衣,这会儿你可得赶紧把衣服穿回来了。因为上午的那股暖流已经走了,下午冷空气就要来接班了,而且当班时间还不短呢。小伙伴们,下午你们可以耍酷了,如果你们朝着西北方向走,那67级的大风一定会把你们的衣服和头发吹得与众不同,劲炫酷帅!姑娘们,明天上午大家可以把美丽的花伞、雨衣拿出来争奇斗艳,因为雨会时不时地来和大家亲密接触。答:_答案:预计今天下午有冷空气来袭,气温将急剧下降,且有67级大风;明天上午会有降雨过程。请广大市民注意出行保暖与防风防雨。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从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就布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有两种收费标准:一种是每小时出租费1元,另一种是每小时0.5元。不论哪种收费标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相对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很多用户反映,从家到单位开车太近,走路又比较远,骑共享单车则时间正好,而且还能锻炼身体。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印发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共享单车这种绿色环保创新模式表示支持。共享单车在急速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乱停乱放、私藏乱毁等现象。如果任其无序发展,则免不了会有昙花一现的结局。(1)概括共享单车火爆的原因,不超过15字。答:_(2)针对共享单车使用情况,拟写一条印在共享单车上的文明提醒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答案:(1)收费低廉、使用方便和政策支持。(2)(示例一)爱护我多一点,方便你多一天。(示例二)文明使用见素养,有序停放显文明。(示例三)我想成交通风景线,不想做城市垃圾堆。韩非子的现实意义贾志刚如果纯以天才而论,战国时期最富于天才的两部书就是庄子和韩非子。如果以现实价值而论,则韩非子独占鳌头。看韩非子,首先应该看荀子,荀子有两个特点完整地传给了韩非子这个得意门生,第一是谁都不放在眼里,第二是世上无好人。整部韩非子不讲道德,因为韩非子与他老师一样认为“人性本恶”,世上本没有什么道德。对于世上这些只见利不见义的愚蠢民众,只有一个办法能够让他们老老实实,那就是法律。而且,是轻罪重罚的法律,这一点跟商鞅一脉相承。现在我们知道,法治国家除了严格的法律之外,还有公德以及宗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可惜的是,战国时期没有宗教,也没有后来的儒家。所以,韩非子只看见法律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单就法律而言,韩非子的论述登峰造极,至今无人能及。法律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即便不考虑道德的因素。韩非子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提出了“法、术、势”的概念。其实,整部韩非子都是在讲这三个字。什么是法?就是法律法令,这一点非常清晰。什么是术?就是某些事情无法用法来规范,于是要用到权术。权术,说白了就是阴谋诡计,但是能够绕过法律。历史上的所谓名臣们,都是玩权术的高手。然而,有的事情,靠法不行,靠术也不行,这时候靠什么?靠势。势是什么?权势。说白了,势就是不讲法不讲理,用武力暴力解决问题。从概念上说,法是简单概念;术虽然操作起来复杂,概念上并不复杂。什么是势?韩非子给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关于当年齐国的首相晏婴,晏婴作为一代名相,在法和术的运用上出类拔萃,可是不懂得用势。为什么这样说?晏婴执政的时候,齐国田家的民望已经远远高过国君,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田家迟早要篡夺齐国。这个时候,靠法靠术都已经无法阻止田家了,要保住姜家的齐国,只能有一个办法:强行武力解决。强行武力解决,就是运用势。可惜的是,晏婴没有能够运用势,导致最终田家篡夺了齐国。权势,就是拿来用的,否则还要权势做什么?这是韩非子的看法。在韩非子看来,治理国家,就要合理运用“法、术、势”。三者中,基础是法,必要的时候使用术,实在迫不得已才使用势。但是,该使用势的时候,也要毫不犹豫。三种手段,以怎样的比例运用呢?一个治理水平高的国家,法的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术的比例在百分之九上下,势的使用最多百分之一。如果术的比例过高,这个国家一定是权臣弄权,利用各种阴谋诡计中饱私囊;如果势的比例过高,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个暴政国家,无视百姓的利益,以暴力对待百姓的合理诉求。韩非子这部书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权的统治水准,你只需要了解他们运用“法、术、势”的比例,就能发现这是一个法治国家、一个官僚国家,还是一个暴虐的即将灭亡的国家。实际上,“法、术、势”同样适用于国际关系,譬如美国的对外关系,通过联大谴责、制裁别国,这算是法;通过金融手段、商业手段打击别国,这算是术;直接的军事干预,这就是势。不过,一个现代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应该以怎样的比例运用“法、术、势”,这就不是韩非子能够告诉我们的了,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归纳。知识链接:贾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