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966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1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 2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下面哪种主张A “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B “谓行仁自孝悌始”C “刑不避大夫” D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3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 问:如何是涅盘?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 王阳明 B 王夫之 C 朱熹 D 荀子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修严厉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 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5 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项目著作体裁作者特点评价诗经诗歌屈原现实主义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红楼梦小说曹雪芹现实主义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三国演义诗歌施耐庵古典主义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A 体裁 B 作者 C 特点 D 评价6 1908年,刘师培在(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注: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注:准则)。”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A 文明史观 B 全球史观C 现代化史观 D 阶级斗争史观7 上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A B C D 8 “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 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9 1999年竣工的金茂大厦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如今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的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将达到632米。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金茂大厦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A 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C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D 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10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 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仁学11 有学者曾说:“最早点燃了那征服星空的火焰的中国人,没能成为最早飞向宇宙的人纸和印刷术这种不可估量的通讯传播手段,传到欧洲仅仅几百年就摧毁了那里的封建堡垒”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表明 A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B 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 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D 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12李白曾在一首诗里对某一书法作品称赞道:“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最有可能赞扬的是 13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重建汉族政权 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场A B C D 14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A B C D 15韩非子认为:“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厅,而政不免于乱。”下面主张不属于法家思想的是A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B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C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6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毛笔、纸张 一叠印刷的书籍 年画、剪纸画王羲之的兰亭序A B C D 17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洋务运动的作用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 18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有学者提出“消灭”应翻译为“扬弃”。理由是原文“Aufhebung”出自黑格尔的小逻辑,有既否定又肯定之意,译为“扬弃”则能表示“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但也有学者从上下文语境和词义的角度予以反驳。对这场争论的正确认识应当是A 翻译为“扬弃”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意思. B 要鼓励历史研究中的大胆创新,鼓励给定论“翻案”C 时代不同了,历史文本的含义当然也随之改变D 历史研究应尊重文本,并努力还原其客观真实19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一些质的飞跃和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B 提出平均地权 C 主张民族平等 D 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20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其后的努力是A 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 B 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C 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 D 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21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诞生28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图文对应不确切的是本店售书目录庶民的胜利列国陆军制新学伪经考天演论汽机新制 开明书店 A灯塔指引 B力挽狂澜 C星火燎原 D 日出东方22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 B C D 23下列言论与“中体西用”思想不相符的是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A B C D 2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A 地动仪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罗盘针25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 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26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提出这些主张最有可能的是A 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27 明清进步思想家在批判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要是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是非决于学校” 以“众治”取代“独治”,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实行君主立宪A B C D “二大”(1922):修改党的奋斗目标“七大”(194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三大”(1987): “十七大”(xx):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28右表是某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大”到“十七大”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十三大”处应该填写A 制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B 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D 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到:“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20世纪,下列哪些思想文化成果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文化”维新思想 三民主义思想 民主和科学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A. B. C. D. 30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目的是A 稳定社会秩序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 维护专制统治31下列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不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B C D 32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孔子的“礼”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宗法制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A B C D 33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型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下列题目不符合史实的是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百家争鸣:中华文化的巍峨高峰C铁器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大举分封:开创天下共主气象34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A 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B 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C 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D 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35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A 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 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 完全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 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二 材料解析题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今日宜日鉴诸国,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材料三:康有为揭起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2003年 06期材料四:鲁迅:“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钱玄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陈独秀:“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模式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4分)(2)材料二属于哪个派别的思想?请用一句话概括其思想主张。这种思想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4)材料四表明鲁迅、钱玄同以及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你有什么认识? (4分) 37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材料四:xx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并在致辞中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3分)(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了推动“中国革命”,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4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有什么相同点?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4)材料四中“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对哪一个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与深化?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文科)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BDAADDABCBAACDADDD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DBCADDBABCDACDBD二、材料解析题36 (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答出1点即可得2分)主要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1分)主流思想:儒家思想。(1分)(2)洋务派。(2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分)(3)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2分)(4)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绝对肯定西方文化。(2分)我们对待文化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的态度。(2分)37(1)思想:三民主义 (1分)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或以教材答案);(1分)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或以教材答案)。 (1分)(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2分)(3)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实践经验的总结, 立足于中国国情(答出1点即可得2分)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2分)(4)科学发展观(2分)以人为本(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