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晏子使楚》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48641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晏子使楚》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晏子使楚》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晏子使楚》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一、教学重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流畅地翻译全文。二、 教学难点 准确地解释一些重要的文言词句。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你能正确读出下列字音吗?晏(yn) 缚(f) 酣(hn) 曷(h ) 枳(zh ) 熙(x)【目标展示】1.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2.通过反复诵读、结合注释、合作讨论弄懂文章大意。3.初步体会晏子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情怀。【新知研习】 1投影关键字词,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准确地解释重点字词。 2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1)复习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要求学生从所学文言文中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的例子各一个。示例:置之坐而忘操之(“坐”同“座”,座位。)普颜色不变(颜色古:脸色;今:色彩。)太祖常劝以读书(太祖常以读书劝之)3.分组整理本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 通假字:曷何 熙嬉古今异义:方 左右 坐 盗 其实 病特殊句式: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圣人非所与熙也。(判断句)何以也,何为者也,何坐,吏二缚一人诣王。(倒装句)4指名口头翻译课文,学生评议并纠正。5.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6.楚王侮辱的是晏子还是齐国?晏子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会晏子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情怀。)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吾欲辱之”本欲侮辱晏子。“齐人固善盗耶?”矛头指向齐国,侮辱齐国。“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维护祖国尊严(爱国情怀)。7.“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1)表明晏子是一位能言善辩之人;(2)交代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3)为下文晏子机智巧妙的反击楚王的侮辱做铺垫。【归纳总结】 学习文言文要关注文言现象,并作归纳识记。【巩固拓展】识记重要字词,句子意思。【预习指导】晏子的机智善辩表现在哪些方面?四、板书设计晏子使楚晏子春秋1. 通假字。2. 古今异义。3. 特殊句式。 晏子使楚创新教案(2)一、教学重点 了解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二、 教学难点 根据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形象。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你能简要谈谈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吗?【目标展示】了解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新知研习】1.晏子是怎样巧妙地反击楚王的?晏子先退一步,假定缚者是齐国人,接着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先举了个事实指出原因:水土异也。同样“今民入楚则盗”原因是什么结论?不言而喻“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运用类比,高明巧妙,化被动为主动。2.结合课文说说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他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 “得无”说话时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 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晏子:机智善辩,勇于维护国家尊严,有爱国情怀,不卑不亢,善于外交辞令。3.晏子反击楚王和邹忌向齐王提意见有什么共同点?目的是否相同?从他们两个人身上你获得怎样的启示?共同点:(1)他们的语言都很委婉含蓄,都是运用了设喻类比,由此及彼的方法;目的不同:晏子的目的,既反击了楚王对自己的侮辱,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邹忌的目的,是为了使齐王认识到自己所遭受的蒙蔽之深,从而使齐王能够兴利除弊,富国强民。 启示:和人交流,注意语气委婉,得体大方,讲究语言技巧,使人易于接受。4.“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结合全文,请你揣摩楚王“笑”背后的心理活动,写一段60字左右的话。能抓住楚王的佩服、尴尬、惭愧、自我解嘲的心理即可。5.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了什么?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一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民风不好,使人喜欢偷盗。委婉而巧妙地反击了“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羞辱。6.晏子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反击楚王的侮辱?(1)沉着冷静,以退为进; (2)不卑不亢,语气委婉;(3)态度庄重,礼节周到; (4)睿智善辩,运用类比;(5)爱国情怀,捍卫尊严。【归纳总结】晏子的机智善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同学们今后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类似的故事,读后我们会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巩固拓展】学完这篇文章你获得哪些启示?【预习指导】诵读革命烈士诗二首四、板书设计晏子使楚晏子春秋比喻、类比橘化为枳水土异也 不盗变盗楚之水土使民善盗机智善辩维护国家尊严,有爱国情怀不卑不亢,善于外交辞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