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专题探究与演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720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专题探究与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专题探究与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专题探究与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六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六)视角一关注身边的史料教材封面上的时代印记精要点拨 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们身边很多物质文化印记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并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记。演练1 (加试题)回首和透视小学语文教材变迁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现代化定位的顽强努力。下列三幅图片是不同时期使用的语文教材的封面,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据图中的“国语”及“开明”等信息判断是近代传统的教育读本;据图中“彻底埋葬帝修反”判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材;据图信息“义务教育”判断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教材。故正确顺序是。答案C视角二主流价值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精要点拨 科技创新是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中外科技创新发展及蕴含的科学精神是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思想。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科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演练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社会发展A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B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解析A项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的形成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因果关系不匹配,故A项为最佳选项。B项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项电磁学理论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以电力使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到来,B、C、D三项前后因果关系匹配,表述正确。答案A视角三全媒体时代新式传媒与社会生活精要点拨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全媒体”的概念尽管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共识,却在传播领域的实践中日复一日丰富发展着它的内涵。演练3 (加试题)以下是2014年7月某大学知名教授的报告纲要。该报告主题最有可能是()1.最强大的宣传媒体电视(1)2013年6月8日习奥庄园会晤谈什么(2)2014年6月8日各地高考学子拜孔子的文化因素。2.强势的宣传媒体互联网网站/邮箱/博客/校友网A.习近平、奥巴马会晤的全球影响力B.孔子思想的强大现实价值C.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D.电视与互联网的更替解析该报告主要标题均是“宣传媒体”,故选C项。答案C视角四史学方法文史互证精要点拨 “文史互证”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其一,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从历史的层面对古诗文予以周密的考证、辨误和解说;其二,从文学角度阐释历史,即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历史要素,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演练4 (加试题)“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解析材料所示的创作风格应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就是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故B项正确;反映“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应该是现代主义文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不是批判现实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B对接学考2122题学法1综合考查现代科技成果【例1】 2016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现代科技“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能够直接印证这一观点的正确选项是()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1895年卡尔本茨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A. B. C. D.方法突破 这里的缩短,是指人实现了异地交流。汽车和飞机并没有缩短空间距离,只是节省了时间,而电话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异地交流。解析和让人们实现即时交流,符合材料“缩短”空间距离的内涵。故选A项。答案A学法2(加试)考查贝多芬音乐的时代体现【例2】 (2017名校协作体联考)贝多芬崇拜拿破仑为英雄,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把英雄交响曲的题词改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由此可知贝多芬()A.反抗法国侵略的民族意识B.对自然与人类心灵的描绘C.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D.对社会黑暗与丑恶的揭露方法突破 材料主旨信息是贝多芬由崇拜拿破仑为英雄,到“纪念死去”的变化原因,而原因是拿破仑“称帝”,反映其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思想主张。解析根据材料,贝多芬反对“拿破仑称帝”,故A项错误;英雄表达了对拿破仑的“崇拜”,故B项错误;贝多芬反对“拿破仑称帝”,表明他向往自由、民主、平等,故C项正确;该作品表达了对心目中的英雄的歌颂,故D项错误。答案C学法3考查中国现代科技成就【例3】 2017年1月18日,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交付使用,这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上的又一巨大进步。下列对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A.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发射成功B.1988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C.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国际卫星发射市场D.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方法突破 此题属于记忆性的题目,时间和内容的表述均正确的只有C项。解析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A项错误;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是在1984年,B项错误;D项表述明显错误。答案C对接学考26题学法4(加试)史学常识史料辨析【例4】 (2017浙江4月选考)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目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C.历史学家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方法突破 材料体现了就兰亭序的真伪问题展开学术争鸣,因此C项正确。答案C对接学考34题学法5综合考查牛顿科技成就与政治理念【例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规律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分解为有理性的人能发现的少数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学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且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这些开国元勋们在阐述美国的政治机构设计时坚持依照平顺运行、自我调节的宇宙模型。在这群打下美国江山的人的眼中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维持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伍德罗威尔逊稍后会写道:“美国宪法臣服于牛顿的理论。”爱德华多尼克机械宇宙艾萨克牛顿、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发现的“宇宙规律”的核心规律,并概括牛顿这一发现对思想界造成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宪法与牛顿的理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87年宪法是如何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的。答案(1)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影响:启蒙思想家认识到人类社会也有规律,这些规律可以被人类理性所认识,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关系:1787年宪法参考了(或吸收了)牛顿力学理论(吸收其中各个星球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吸引,最终保持宇宙整体的平衡)。确保: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也使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