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4412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姓名:_班级:_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1(xx泰州中考)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 D承认土地私有2(2019改编题)如图所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一位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的结果应是( )A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实现了南北统一3(2019原创题)“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4(xx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 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5(xx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6(xx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技术 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A B C D7(xx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8(xx滨州中考)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9(xx盐城中考)“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从来还没有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为改变这一状况,1933年罗斯福开始( )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对外进行武力扩张C全盘推行国有化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0(xx滨州中考改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80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闹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11(xx德州中考)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二、非选择题12(xx青岛中考)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在1898年光绪皇帝与太后分享皇权合法性的情况下,皇帝采取大刀阔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将会使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与那些由于改革而丧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与充满权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可以说,这是清末变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材料四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吴晓波激荡三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在秦”使“新军国图谋富强”的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中,“孝文”为什么要“使其整体的汉化”?(3)材料三中,“清末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怎样理解“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5)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13(xx烟台中考)xx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1)材料中的魏主指谁?他“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有何作用?材料三下图是19291945年美国的失业率(3)哪一历史事件导致图中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美国政府为应对这一事件实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是什么?材料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4)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中体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两个典型事例。20世纪90年代哪一举措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14(xx诸城一模)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于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节选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改革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材料二清朝从康熙到乾隆这一百多年里,中央政府一方面通过武装或和平方式平定边疆骚乱,另一方面在边疆设置了一系列管理机构,使中央对边疆的统治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阶段。(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对边疆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统治的表现及影响。材料三1884年,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必须摒斥清国风中写到中国的知识分子满脑子儒家思想,对西洋文明不感兴趣,他们即使看到了西洋的船舶器械等科技产品,也不为所动,觉得那只是夷狄的奇技淫巧,没什么大不了。西洋文明的流入并没有对中国产生思想上的根本变化。中国引进了西洋文明的肤浅外观,日本则引进了西洋文明的深层内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化脚步如此迟缓。(3)据材料三,福泽谕吉认为中国的文明化脚步迟缓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四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明确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4)据材料四,概括邓小平对证券、股市的看法。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B2.B3.B4.A5.C6.B7.C8.B9.D10.D11.D12(1)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或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汉文化对孝文帝的熏陶或孝文帝对汉文化的仰慕。(3)戊戌变法(或变法维新运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否得到支持;改革措施是否得当;改革者的决心等。(答对任意两条即可)13(1)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或“大包干”);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1)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奖励耕战,实行按军功授爵;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答出两条即可)(2)表现:设置台湾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设置伊犁将军(答出两点即可)影响: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歧视西方科技;拒绝学习政治制度。(说法合理,答出一点即可)(4)证券、股市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主张在中国进行经营模式的改革;改革允许出现错误,但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