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2.3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鲁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244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2.3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鲁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2.3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鲁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2.3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鲁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2.3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鲁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1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巩固练习:由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于2008年7月31日发布,此次区划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调节、提供产品与人居保障3类。读图回答12题。1生态调节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图示地区的生态调节功能为()A水源涵养B土壤保持C防风固沙 D生物多样性保护2图示地区的生态保护方向为()A建立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C退耕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D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下图是“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反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过度抽取地下水草场普遍超载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灌溉方式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A BC D4我国耕地占土地资源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B山区多,平地少C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D城市建筑、农村建房乱占耕地读下图,回答56题。5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6若图中的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河水流量减少河道淤浅水患加剧结冰期延长A BC D读下面图画,回答78题。7此漫画可以用来说明()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8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2012年3月12日是我国第33个植树节,其主题是:“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回答910题。9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不包括()A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 B降低风速、吸附飘尘C增加用材林 D为物种提供栖息地10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B城市生态系统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部分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高D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强 11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1)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2)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3)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原因是_ _。(4)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_。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12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2)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其产生的原因是_ _ _。(3)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1.【答案】(1)降水少,气候干旱(2)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3)土壤侵蚀严重山地丘陵地形,人口密集,过垦严重(4)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肥力降低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限制高硫煤的开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2.【答案】(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2)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污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两点即可)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任答两点即可) (3) 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任答四点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