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2讲.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4145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2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2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2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理论与实践 2012 9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王浩斌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98115337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始终存在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 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 也是贯穿其整个方法论体系的基本线索 那么 这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呢 而要搞清这个问题 首先必须弄清马克思一生中最为关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马克思发了四十年时间却尚未完成的著作就是 资本论 资本论 就是 论资本 而资本的前身就是货币 货币的载体是商品 商品的载体是物质 而要认识物质 则不仅需要物质主义的世界观 而且需要物质主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方法论体系实质上就是围绕着如何认识作为物质载体象征的资本问题而展开的 思考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怎样 马克思的方法论为什么要从世界观开始讲起 一 世界观 方法论的本体论基础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 喝 住 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 科学 艺术 宗教等等 所以 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基础 人们的国家设施 法的观点 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世界观作为本体论基础的 是一种以彻底的唯物主义为内核的方法论体系 世界物质的统一性 多元论 主观精神 唯物主义一元论 客观精神 精神 唯心主义一元论 物质 精神 二元论 物质 精神世界 物质世界 客观知识世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二 市民社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是以对市民社会的现实考察为逻辑主线展开的 市民社会的历史形态与马克思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典型分析 孕育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问题 而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1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考察 认为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 就是市民社会 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2 马克思重点考察了市民社会发展的典型状态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3 马克思对当代资本主义市民社会进行了科学抽象 马克思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分析出来的典型运动规律及内在机制应用于以往的一切社会 解剖方法 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 因此 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 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社会借这些社会形式的残片和因素建立起来 其中一部分是还未克服的遗物 继续在这里存留着 一部分原来只是征兆的东西 发展到具有充分意义 等等 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反过来说 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 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 因此 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 马克思 三 历史之谜 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历史之谜指的是 人和自然界之间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即 存在与本质 对象化与自我确证 自由和必然 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 历史发展的相似性 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 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 可以说都出现两次 他忘记补充一点 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 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科西迪耶尔代替丹东 路易 勃朗代替罗伯斯比尔 白痴的雾月十八日代替天才的雾月十八日 在使雾月十八日事变得以再版的种种情况中 也可以看出一幅同样的漫画 第一次是法国站在破产的边缘 这一次是波拿巴自己站在债务监狱的边缘 当初是大国联盟站在边境 这一次是卢格和达拉什联盟在英国 金克尔和布伦坦诺联盟在美国 当初是爬过一座圣伯纳德山 这一次是派一个中队宪兵越过汝拉山脉 当初是不止获得一个马伦戈 这一次是应当得到圣安德烈大十字勋章和丧失柏林 国民报 的尊敬 马克思 历史发展的巧合性 泰坦号海难之谜1898年 英国作家摩根 罗伯森写了一本名叫 徒劳无功 的小说 小说写了一艘号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 名为泰坦 Titan 号 从英国首航驶向大洋彼岸的美国 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巨大也最豪华的客轮 船上装备了当时力所能及的一切华贵设施 满船装载的都是有钱的乘客 人们在这巨轮上尽情地享受着 但是 这艘巨轮首次出航就在途中撞上冰山 悲惨地沉没 许多乘客葬身海底 谁也没有料到 这本小说中写的故事 竟成了十四年后不幸的现实 1912年4月有4日夜间 当时最大的豪华客轮 泰坦尼克号 因撞上冰山而沉没 悲剧发生后 有人想起这篇小说 两者还有众多的极其相似之处 两船都是初次出航就沉没 其原因都是撞上冰山 肇事地点都在北大西洋 船名 泰坦号 泰坦尼克号航行的时间 都是在四月份 航线都是从英国到美国 遇难月份 4月 4月乘客及船数 3000人 2207人救生艇数目 24 20载重量 75000吨 66000吨长度 800 882 5螺旋桨数目 3个 3个碰撞时速度 25海哩 23海哩乘客伤亡惨重的原因 都是船上的救生艇不够 对历史之谜的理论追问 1 为什么由人类创造的社会 其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一种价值体现 3 人类的目的性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之间是否存在不可化解的矛盾 4 历史的展开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 是否需要进行逻辑的修正和加工 5 思想史和本真的历史进程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 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 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时 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马克思而历史与逻辑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内涵 逻辑的东西仍然是思维中对历史的发展过程的概括反映 辩证逻辑的东西只是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本质的东西 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同整个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 科学概念的发展与人类思想史 科学发展史的一致性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基础 逻辑是认识历史的总结与概括 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2 两种方法应有机结合起来 要借助科学规律对事实进行深入分析 要根据事实来运用概念等形式进行理论概括 没有逻辑的历史方法是盲目的 缺少历史分析的逻辑方法必然是空洞的 排斥历史的方法 逻辑的方法可能陷入形式主义 排斥逻辑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可能流于经验主义 四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问题的三个维度 一 经济 哲学 维度 经济学哲学方法 二 经济 政治 维度 政治经济学方法 三 经济 社会 维度 世界历史方法 一 经济 哲学 维度 经济学哲学方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是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性研究 并对共产主义作初步论证的一部早期著作 又称巴黎手稿 1844年夏写于巴黎 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 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与劳动的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 因此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 精神遭摧残 因此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 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 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 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 马克思 二 经济 政治 维度 政治经济学方法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互动关系 三 经济 社会 维度 世界历史方法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 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 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 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 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 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 这些工业所加工的 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 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 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 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旧的 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 被新的 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马克思 五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问题的应用 总的来说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问题实现了社会科学的形象化理解 实现了社会科学的形象化理解 蛋糕理论经济学 如何把蛋糕做得足够大 政治学 如何把蛋糕分配 由谁来进行分配 按什么原则进行分配 分配给谁 伦理学 对严重的分配不公进行道义谴责 社会学 对蛋糕分配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实证调查 法学 对不按规则进行蛋糕分配的人和组织进行法律制裁 心理学 从动机分析入手去解决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本讲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