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4讲.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41795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4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4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4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理论与实践 2012 9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专题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体系构建 王浩斌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98115337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在某种程度上 它是围绕着资本运动或物质运动的逻辑而展开的方法论体系 一 基于物质与物质运动的辩证分析方法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大体上分成几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各自都有哪些特征 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 谈一谈你对物质认识过程的理解 思考题 一 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物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德谟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牛顿 物质 原子 道尔顿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 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二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王夫之 静者动也 非不动也 过去 现在 将来 三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二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 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Why How Where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质 量 度 1 关节点或临界点 马克思著 资本论 用了40年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司马迁著 史记 用了15年 达尔文著 物种起源 用了20年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老子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五四 运动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就是民主革命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三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2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3 否定之否定 麦粒 植株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麦粒 麦粒 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 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 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 现象和本质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内容和形式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论 归纳与演绎 抽象与具体 分析与综合 逻辑与历史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运用概念 判断 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过程 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最普遍 最基本的类型 1 比较 定义 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 作用 1 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定性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 2 可以揭示出不易直接观察到的运动和变化 3 可以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 4 可以对理论研究的结论与观察实验的事实之间是否一致作出明确的判断 比较的前提是必须有相同点 毫无相同点的东西是无法比较的 比较也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 比较另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不同点 一模一样的两个东西是不值得比较的 2 分类 定义 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 分类规则 第一 分类必须相应相称 第二 分类必须根据同一个标准 第三 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进行 3 类比 定义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局限性 1 类比的客观基础限制了类比结论的可靠性 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基础 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 差异性则限制了类比的结论 任何相似的两个对象之间 总有一定的差异性 根据相似属性进行推理时 推出的属性正好是它们的差异性 类比的结论就会发生错误 2 类比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 4 归纳 1 什么是归纳 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逻辑方法 2 公理化方法 什么是公理化方法 是从少数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或少数不加证明的公理 公设出发 应用逻辑推理来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从逻辑上来看 本质上属于演绎推理 5 演绎 演绎 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6 分析和综合 什么是分析 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 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什么是综合 就是在思想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 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 三 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 随着科学思维的发展 人们才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并把它们与逻辑思维一起看作科学思维的三种基本类型 1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 通过意象 联想和想像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2 直觉思维 直觉 就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 新现象 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 敏锐而深入的洞察 是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 灵感 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 它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 3 创造性思维 狭义的创造性思维大体分为两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 以非逻辑思维形式 想像 直觉和灵感等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种形态 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在某种意义上说 创造活动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统一 四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 科学抽象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 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就是在科学抽象的过程中形成和建构起来的 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写道 分析经济形式 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 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事实上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离不开抽象 人们要在头脑中把握客观世界 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就必须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处理 经历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抽象过程 一 马克思科学抽象的前设 如果说马克思从经验事实出发的方法论的前设是 现实的人 那么 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方法论也存在着一个理论前设 那就是社会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科学抽象与理性具体的示意图顺时针方向为科学抽象逆时钟方向为理性具体 二 马克思科学抽象方法论的形成过程 1 1843 1850年 是马克思科学抽象方法论生成的第一阶段 马克思以他的辩证逻辑思想为基础 形成了初级形态的科学抽象方法论 其原则和基本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当从实际出发 从现象中揭示本质 并从本质说明现象 第二 科学抽象要以概念运动为核心和主干 突出概念运动的主导作用 这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所继承的合理内核 也是他的系统抽象法得以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认为 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概念运动 是一个总体循环过程 包括判断和推理 以及比较 分类论证等 第三 按照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建立论述体系 2 1850 1862年 是马克思科学抽象方法论生成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 就是从异化劳动假说向剩余价值理论的过渡 对一般经济过程的科学抽象 一是对一般经济过程的基本要素和环节的规定 即一般经济过程是由生产 交换 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 二是对各要素和环节关系的规定 即这四个要素和环节中 起决定性 主导性作用的是生产 三是经济过程中基本矛盾的规定 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譬如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抽象分析中 社会形态的概念 纯粹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典型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制约的社会形态 一般形态 亚细亚的 古代的 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 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 平均形态 俄国的农村公社 特殊形态 2 分析法一般说来 没有对事物进行的分析 就不能有对事物的抽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 分析先于抽象 另一方面 为了着手对事物进行分析 又得先有对事物的一定的抽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 抽象又先于分析 它们的关系和顺序可以简单地概括成下列的公式 分析一一抽象一一分析 在这个公式中又可以分解成两个阶段 分析 抽象的阶段和抽象 分析的阶段 分析是这个公式的起点和终点 抽象是它的中介环节 分析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十七世纪的经济学家总是从生动的整体 从人口 民族 国家 若干国家等等开始 但是他们最后总是从分析中找出一些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 如分工 货币 价值等等 这些个别要素一旦多少确定下来和抽象出来 从劳动 分工 需要 交换价值等等这些简单的东西上升到国家 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各种经济学体系就开始出现了 马克思 分析的界限 分析不能无限分解 分析方法的活动即着重于从当前个体事物中求出其普遍性 在这里思维仅是一抽象的作用或只有形式同一性的意义 譬如 一个化学家取一块肉放在他的蒸馏器上 加以多方的割裂分解 于是告诉人说 这块肉是氮气 氧气 碳气等元素所构成 但这些抽象的元素已经不复是肉了 用抽象方法来研究对象就好像剥葱一样 将葱皮一层又一层地剥掉 但葱已不在了 黑格尔 分析的界限有两个 1 常识性概念 分析方法的实质在十用常用的 自明的概念去阐释新的或复杂的概念 这一点是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的 人们在看待新的对象时 总是用已知的 因而也是以旧的知识为基础来理解新的现象 2 分析方法的第二个界限是对研究对象的分析不能超出对象的本质 因而对具体对象的分析是以分析出对象的本质因素为限的 譬如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小单位定义为商品 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 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 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 马克思 3 归纳法 马克思在创作 资本论 的整个过程中 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是归纳 它的主要任务是直接从外部的感性世界开始 来对大量个别的 具体的事物进行归纳概括 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抽象规定 这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归纳的起点 从感性出发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 全部历史是为了使 人 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 人作为人 的需要成为 自然的 感性的 需要而做准备的发展史 马克思归纳的主体条件 健全的社会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 从主体方面来看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马克思 归纳就是分析经验事实 从而形成事实的分析规定的过程 归纳如果不是表现为获得新的知识的唯一形式 也是主要的形式 合成谬误 FallacyofComposition 是萨缪尔森提出来的 意即 它是一种谬误 对局部说来是对的东西 仅仅由于它对局部而言是对的 便说它对总体而言也必然是对的 在经济学领域中 十分肯定的是 微观上而言是对的东西 在宏观上并不总是对的 反之 在宏观上是对的东西 在微观上可能是十分错误的 萨缪尔森 四 马克思科学抽象方法论的过程 从现实具体到它的抽象规定的进程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 一个可称为 广度 的抽象 即在现实具体的同一个层次之内进行抽象 对该层次包含的诸多规定性进行分析 从中挑选出主要的部分 最简单的广度抽象是在每一个层次上只保留一个主要规定而忽略掉所有其他部分 此时 现实具体就被简化为一个 纵向 的链式结构 另一个可称为 深度 的抽象 即在现实具体的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抽象 表现为从较浅层次的规定不断地迈向较深层次的规定 与广度的抽象不同 深度抽象可以更好地揭示现实具体的 历史发展过程 例如 在马克思的 资本论 中 从资本到货币再到商品 就是深度抽象的一个典型范例 五 马克思科学抽象方法论的历史性 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 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 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 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 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 马克思 马克思科学抽象方法论的历史性体现 1 以世界观作为基础 2 着眼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域 3 体现了理性化时代精神的精华 本讲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