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建设美丽中国”专题检测(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2361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建设美丽中国”专题检测(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建设美丽中国”专题检测(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建设美丽中国”专题检测(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美丽中国专题达标检测一、选择题(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沉积泥沙降低风速ABC D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解析:1.A2.D3.C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正确,故A正确。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第3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了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河北省迁安市西邻滦河,流经市区的三里河受滦河的地下水补给。因滦河洪水多发,故历史上修建了高耸的堤坝,使该市有水而不得见。20世纪70年代后,三里河逐渐干涸,并成为排污沟。2010年完成的三里河绿道项目,拆除了河道水泥岸坡、基底,恢复了自然河道,并利用管道引滦河水补给三里河,从而建成了“苇荷连接,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读图文资料完成46题。4绿道项目实施前,三里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滦河水位下降 B三里河下渗量增大C修筑滦河大堤 D三里河河床的水泥硬化5三里河绿道项目的主要生态功能是()增大降水量缓解地面沉降净化水质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A BC D6三里河绿道项目实施后,对滦河的影响是()A径流量增大 B泄洪能力增强C含沙量增大 D流速增大解析:4.A5.D6.B第4题,由材料可知,三里河主要是受滦河的地下水补给,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用水量增加,滦河水位下降,从而导致补给三里河的水源减少,三里河逐渐干涸,故答案选A。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三里河绿道项目拆除了河道水泥岸坡、基底,能够增加水体的下渗,增加地下水位,缓解地面沉降,同时,通过恢复自然河道,引滦河水补给三里河,能够增加水循环的速度,改善沿河的生态环境,改善水质,提高三里河自然生产力,因此正确,但是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错误。故答案选D项。第6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滦河是三里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因此在洪水期,滦河水位上升,滦河水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三里河,从而增强滦河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多发,故答案选B项。如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图。当地政府扶持贫困农民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7建设石坎梯田的区域背景,叙述正确的是()土层薄,石漠化严重岩溶地貌为主,多大理岩石料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河流水位变化大,有春、夏两个汛期常绿硬叶林植被稀疏,涵养水源差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A BC D8关于建设石坎梯田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缓解旱情B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C石坎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人口容量D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解析:7.A8.C第7题,贵州以岩溶地貌为主,多石灰岩;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土层薄,石漠化严重;河流水位变化大,主要是夏汛;以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但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差;地形崎岖,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故选A。第8题,石坎梯田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对缓解旱情有一定意义,A正确;石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促进了可持续发展,B正确;石坎梯田并没有扩大耕地面积,而是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质量,提高了人口容量,C错;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D正确。故选C。(2018全国卷)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如图所示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911题。9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10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11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 BC D解析:9.D10.C11.B第9题,县城为区域的中心,其基础设施更完善,A错。在山区的县城一般是一个县中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加工出来的产品,应该在县城的销售量会更大,B错。县城是区域经济中心,资金比中心集镇更充裕,C错。加工企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由图可知,中心集镇周围乡村较多,结合材料可知,该县农民以务农为主,为兼顾农活,农民一般选择在距离较近的工厂打工,因此中心集镇更易招募周边劳动力,D对。第10题,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一般会定居在商业活动较频繁的中心集镇或县城,而不在农村居住,A错。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B错。兼顾务工务农的农民,农忙时节在农村忙碌,农闲时节可能到中心集镇打工,因此“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对他们而言最适合,C对。扩大种田规模的农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更适宜在农村定居,D错。第11题,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会带动农村的发展;大别山区为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且发展多种经营既有利于创收,又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对。山区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与乡村经济发展关系不大,错。故选B。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顶,如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合掌村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也探索出一些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个别地方原住居民搬离的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倾向。如图示意合掌村在日本的位置。(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问题:说明合掌村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问题:分析我国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出现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主要从冬季风来自海洋,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雪的角度分析。第(2)题,从屋顶的坡度、厚度以及用材来源等方面分析。第(3)题,回答问题时,应主要从景观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分析;回答问题时,可从破坏当地特色景观,不利于传统文化保护,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答案:(1)冬季风经过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白川乡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2)屋顶斜面角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环境卫生。(3)问题: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在保护当地特色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破坏当地的特色;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减少了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澧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洞庭湖四大水系之一,干流全长388 km,流域面积18 496 km2,跨越湘鄂两省边境。武陵源风景区位于流域内。材料二澧水流域示意图及武陵源气候统计图。材料三侵蚀模数是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等)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下表为洞庭湖四大水系泥沙特征比较表。流域测站流域面积/km2多年平均值含沙量/(kg/m3)输沙量/104 t侵蚀模数/(t/km2a)澧水三江口18 4960.497715.7469.5湘江湘潭81 6380.1851 205.9147.7资江桃江26 7040.145329.2123.2沅江桃源85 2330.2141 399.6164.2(1)据表分析澧水流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列表说明澧水上游地区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开发条件及带来的影响。开发利用方向开发条件影响_资源开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_资源开发(3)澧水下游的洞庭湖平原洪涝灾害频发,简述防灾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首先阅读表格分析澧水流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其形成原因可以从地形、降水、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回答。第(2)题,澧水上游地区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开发条件及带来的影响,需要结合图示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第(3)题,澧水下游的洞庭湖平原洪涝灾害频发,防灾的主要措施可以从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下游加固堤坝、退耕还湖、修建分洪工程等方面回答。答案:(1)水土流失严重。流域内地形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2)开发利用方向开发条件影响水能上游地区地形落差大,降水丰富,河川径流丰富,水能资源丰富环境效益(或生态效益)旅游上游地区有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3)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下游加固堤坝、退耕还湖、修建分洪工程、加强洪水监测预报、提高防灾意识、建立灾害保障体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