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总结.doc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42038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校园建设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智慧校园建设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智慧校园建设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校园建设总结我校于2017年申报智慧校园创建,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筹划,仔细部署,认真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向领导汇报。一、已经落实的工作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为确保智慧校园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以叶斌校长为首的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学校分管副校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内分工明确,按计划有序地开展工作。2.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为确保智慧校园创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创建领导小组制定智慧校园管理、使用、人员培训等系列制度,从创建之初就从严要求,严格按照制度和要求执行。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智慧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参与,而教师能力水平决定着智慧校园创建的标准。为此,学校多方面结合:第一,学校聘请区教育局电教中心领导为我校创建工作的专家顾问,指导我校的创建工作;第二,校内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媒体的应用专题培训,开展各学科优课展示、每周师徒听课等活动,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第三,学校安排领导和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国内智慧校园创建的最新理念,学习外单位智慧校园创建的创新做法;另外,学校还邀请合作企业派驻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等,通过培训指导,提升教师的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水平。4.重视对硬件的投入目前学校现有教师65人,教师用计算机65台,师机比达1:1,学生1056人,学生机155台,生机比6.8:1。学校有27个教学班均配有班班通计算机、展示台和大屏电视。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教师办公地点和试点班级安装无线路由,做到无线覆盖。建有基于校园网络的视频会议、数字监控等系统、智能安防、访客系统。做到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平台人人通。今年,在区教师发展中心装备部的支持下,我校建设了6个网络答题器班级,利用答题器探索“翻转课堂”教学、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初见成效。2018年,我校又引入数字互动阅读器和平台等设备,在校园内安装了10处电子班牌、智能自助借书柜、积分兑换柜,及进推送学校通知,做好家校沟通。5.加强平台的管理应用2018年,我校加入了区教体局建设的网络应用平台,教师、家长、学生身份重新识别,统一认证,单点登陆。在校园教育教学管理中全面使用网络OA系统。包括:电子排课、电子巡课、电子备课、电子学籍管理、网络素质评价。智慧管理系统涵盖学校各职能部门、各管理层面的日常管理工作,涵盖校务、教务、资产、人事等业务流程,通过全方位数据采集汇聚和智能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我校认真落实市馆、区级学习培训计划,2017年全校区级以上培训达到260人次,区级以上学时人均超过60学时,校内大力开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智慧课堂培训各类信息化培训200多人次,为老师更好的使用信息,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基础。学校每月定期更新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及时上报学校的最新数据,为上级部门把握工作进展和部署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数据。近三年来,我校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扎实有序、稳妥地开展“一师一优课”工作,晒课数量200多课,超额完成教育局指定的任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校黄晓迪和尚小荷、张嫣三位老师获得部级优课的殊荣,另有多节课获得省级、市级优课。学校自主研发小组合作评价平台,曾在省市级活动中进行推广应用,积极推动“个人空间”建设应用。在“彭城课堂”,“徐州市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云龙智库”等平台上共享教学资源,书写教学心得,迸发出教育思想的火花;学生登录“个人空间”,下载教学资源,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共同进步。6.积极创新推进特色资源建设为更好地服务教学,我校自2016年订制经十路“网上阅读考级”系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自动化管理、大数据分析、数据库存储,帮助教师从繁杂的检查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掌握和管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承办多项科技比赛,2017年承办省二十四届市十三届科技比赛,300多人次获奖,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有三位同学获得市一等奖,两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还在2018年校园内举办科技季活动等。二、着眼未来,持续发展,总结反思创建智慧校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着眼未来,我校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长远发展之中。1.进一步加大硬件的投入。我校有27个教学班级,目前安排的电脑电视已经接近使用年限,故障频发。今后将为这些教室更新装配交互式一体机,为教学提供硬件支撑。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平台的融合应用。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我校派出教师学习培训的力度还不够,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培训,请进专家学者开设讲座,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为教学提供人才支撑。学校现有多项教学平台、同时有些学科还开始使用多种APP教学软件服务教学,今后将继续开发这方面的创新使用案例,进一步探索运用免费资源。4.加强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今后我校将加大教学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细化资源共建共享激励机制,建设涵盖全学科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学提供资源上的强有力支持。创建智慧校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今后,我校将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不断吸取创建之路上的经验教训,借互联网+之力,点亮我校智慧校园之火,闪耀智慧教育的光芒,突显校园信息化的魅力。精选word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