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9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542018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2019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编2019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编2019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 2019 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2将第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卷(选择题,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1-20 小题每题 1 分,21-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 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腐乳制作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 使用的菌种都有细胞壁、核糖体、DNA 和 RNAC. 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D.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2. 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腐乳制作不适合用含水 70%的豆腐,因为含水过高,不易成形B. 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 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D. 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3. 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 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 CO24.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要清洗灭菌以减少杂菌的污染B. 过程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C. 过程发酵瓶中留的空间可防止发酵时培养液溢出D. 过程需要关闭发酵裝置的充气口并适当提高温度5. 发酵技术现在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B. 在果酒制作的后期,只需加入醋酸杆菌即可制作果醋C. 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所用原料中有机物的总量和种类都会减少D. 在果酒果醋的发酵制作过程中生物间的关系有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竞争等6.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计数和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 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质量比为 4:1 的比例配置盐水C. 腐乳制作中卤汤中的酒和辛料都有防腐杀菌和调味的作用D. 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7. 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 )A. 利用青霉菌生产青霉素B. 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C. 利用酵母菌获得酒精D. 利用乳酸菌生产乳酸8. 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 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 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 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9. 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蒸馏水含量 10 g 10 g 2 g 0.4 g 0.065 g 1000 mLA. 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 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C. 该培养基培养细菌时应将 pH 调至酸性D. 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 pH 后就可以接种使用10.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过微生物的培养基经灭菌后仍可用于培养微生物B. 涂布接种时,要待涂布器上酒精燃尽后冷却再使用C. 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在皿盖标记便于观察D. 长期保存菌种时,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放在 4冰箱中保存11. 下列可以作为自养微生物氮源的是( )A. N2、尿素B. 牛肉膏、蛋白胨C. 尿素、酵母粉D. 铵盐、硝酸盐12. 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 LB 培养基能使细菌数目成倍增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对活性污泥作灭菌处理B. 中 LB 培养基应以甲醛为唯一碳源C. 目的菌种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D. 经 处理后,应选择瓶中甲醛浓度最低的一组进一步纯化培养13. 为探究大叶木姜子多糖的抑菌效果,研究人员将下列 4 种菌分别用无菌水稀释成菌悬液,于固体培养基上制成含菌平皿,在平皿上放置经不同浓度大叶木姜子多糖溶液浸泡 23 小时的滤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mm) ,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多糖浓度/% 金黄色葡萄球菌 酵母菌 灰绿曲霉 黑曲霉10.0 2.8 3.3 2.6 1.25.0 2.7 3.1 1.8 0.92.5 2.3 2.7 1.0 0.31.0 1.4 0.3 0.5 1.2 A.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另外三种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B. 制备含菌平皿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C. 每个浓度每种菌重复多次实验,所得数据取平均值D. 大叶木姜子多糖对黑曲霉抑制效果最差14. 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土壤取样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微生物的培养A. B. C. D. 15. 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检验,不正确的是( )A. 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 在微生物培养中,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用一组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与接种培养物的培养基一起培养C. 果醋制作结束后,可通过品尝、显微镜观察醋酸菌进行初步鉴定D. 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带)16. 右图是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 123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B. 划线操作要在火焰上进行C. 在 5 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 在 1,2,3,4,5 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灼烧接种环17. 蒸熟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这是因为苹果中果胶的“立场”不太坚定,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与膳食纤维共同起着通便的作用,而煮过的果胶则摇身一变,不仅具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下列有关果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B. 酵母菌可产生果胶酶,是因为酵母菌的细胞壁中也含有果胶C. 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D. 果胶影响出汁率18. 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苹果泥用量B. 加大果胶酶用量C. 进一步提高温度D. 用玻璃棒进行搅拌19. 下列有关酶制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是用包埋法固定起来的B. 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温度有关,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温度无关C. 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可固定一系列酶,可催化系列反应D. 可以用包埋法将各种消化酶固定化形成多酶片,并口服使用20. 分析图内某种洗衣液盒上的资料,理解错误的是( )A. 这种洗衣液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B. 在 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C. 这种洗衣液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D. 该洗衣液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21. 如图 1 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 2 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待其冷却至室温时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B. 图 1 中 X 溶液为 CaCl2 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C. 图 2 中搅拌可以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D. 图 1 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自来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 2 装置中22. 下图是针对某加酶洗衣粉的相关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加酶洗衣粉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B. 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洗衣粉中是否加入了蛋白酶C. 图示实验存在二处明显的错误,实验结果不能令人信服D. 若 A 组中蛋白膜消失,则此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绸及棉纤维类衣物23. 关于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使酵母菌活化,应让干酵母与自来水混合并搅拌B. 用小火或间断加热可防止海藻酸钠溶液焦糊C. 将酵母细胞均匀包埋在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D. 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倒入 CaCl2 溶液中,会观察到 CaCl2 溶液中有球形或椭圆形的凝胶珠形成24. 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材料不能选用鸡血B. 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 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D. 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25. 凝胶色谱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该技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且对高分子物质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如图是 a 和 b 两种蛋白质分子分离的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B. 洗脱时,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保持相对稳定C. 洗脱用的液体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大多不同D. 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 a26. 下列有关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植物芳香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发,因此可利用蒸馏法提取压榨法是利用机械压力榨出芳香油将新鲜的植物材料浸泡在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去溶剂,即可获得植物芳香油,此为萃取法A. B. C. D. 27. 下列有关玫瑰精油、橘皮精油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均可以用水中蒸馏法来提取 B. 二者所用原料均需进行干燥去水处理 C. 为使两种植物精油与水分离,都向混合液中加入了 NaCl D. 提取过程中均需加 Na2SO4 ,该试剂在两种提取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 28. 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 ) A. 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B.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C. 制备溶液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制备亚硝酸盐标准显色液比色 D.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29. 关于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萃取胡萝卜素的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B. 鉴定胡萝卜素时的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C. 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管,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D. 浓缩的过程是为了把萃取剂与 -胡萝卜素分开30. 下图为胡萝卜素提取后的鉴定结果,B,C 与 A,D 产生差别的原因可能是( )萃取剂有杂质层析液有杂质萃取样品中不只一种色素层析时间过长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其中 31、32 题为必做题,33、34 两题选做一道,35、36 两题选做一道。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60 分。31. (15 分)已知固定化酶技术可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科研人员对固定化蛋白酶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实验一:选择大孔树脂、活性炭和硅胶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蛋白酶,三种载体固定化效果如图 1。实验二:各取 pH 值分别为 4.5、5.0、5.5、6.0、6.5、7.0 高浓度污水 500 mL,分别与等量不同载体的固定化酶混合,在 37水浴中反应 6 h。测定每个反应器中氨基酸的产生速率,结果如图 2。(1)固定化酶技术一般不用包埋法,理由是 。图 1 可知,三种载体蛋白酶固定化率最高的是 (1 分) 。与直接使用水溶性酶相比,固定化酶处理高浓度污水的优点是 。(2)实验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无关变量是 (至少写两点) 。 (3)从图 2 中可得出的结论: ; 。32. (15 分)请根据植物体内有效成分提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萃取胡萝卜素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 、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 (2)萃取过程采用 加热,其原因是 。(3)下图中该装置为 (1 分)装置。 (4)水蒸气蒸馏的原理是 。如果蒸馏玫瑰精油过程中 (1 分)而流失。 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减少,原因是部分精油会 (5)在胡萝卜素的提取中,用此装置进行了胡萝卜素的 (1 分) 。 (6)橘皮精油的提取,宜采用 (1 分)法。不使用上述装置的原因在 于橘皮材料在高温加热过程中 (1 分) 。 33. (15 分)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1 月 4 日下午选取 1、2、3 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 0.6 kg,再分别倒入等量煮沸并冷却的 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1 分) ,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实验中,盐水加热煮沸是为了 ;冷却之后再使用是为了保证 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3)在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是 。(4)图中数据表明,泡菜在腌制的第 (1 分)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腌制到第 (1 分)天以后再食用可以较好地避免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6)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好地表明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对该实验所获得的 3 组数据应进行怎样的处理才更合理?。34. (15 分)基因治疗的方法是首先将患者的细胞取出做体外培养,然后用病毒将正常基因转入人工培养的细胞中,再将这些转基因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经过多次治疗,患者趋于正常。其思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通常采用 技术,该技术原理是 。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 9095使 ,然后降温至 5565,其目的是 。 (2)在细胞培养时,对培养液要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添加一定量的 (1 分) ,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加入 (1 分)等一些天然成分。 (3)若检测发现目的基因被成功导入了受体细胞,但没有检测到目的基因相对应的蛋白质,应考虑位于目的基因首端的 (1 分)和末端的 (1分)是否设计好,并从这方面进一步改善。 (4)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种类有三类,其中一类是反义基因,即通过产生的 mRNA分子,与病变基因产生的(1 分)进行互补,来阻止合成。35. (15 分)培养基中含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各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0 g 尿素 1.0 g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0 mL (1)根据上表中培养基的成分可推测,其从物理形态上看属于 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 培养基,其中为分解尿素的细菌提供碳源的物质是 。 (2)实验中发现不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不能在该培养基上存活,原因是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平板上的菌落数较能准确地反映样品中的 数。(3)培养过程中若某一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 56 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 6 个菌落,某同学将 50(即 5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是否正确?(1 分) 。请说明理由:。(4)假设在培养过程中,某培养基经紫外线照射后其上的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正常生长,需添加某种维生素才能恢复生长,请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36. (15 分)图甲是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图,图乙是克隆羊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容器 A 中的是动物器官或组织,它一般取自 。(2)对于容器 A 中的动物器官或组织,首先要进行的处理是 ,然后用 酶处理,目的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来。 (3)培养首先在 C 瓶中进行,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 。 (4)细胞正常培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胞绝大部分死亡,只有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