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作汇报

上传人:Q** 文档编号:54044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区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区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某区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区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接到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工作通知后,xx 区高度重视、迅速推进,第一时间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就申报事宜进行专题研究。在综合各方专家论证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创建类型,即以多业态复合型的xx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下面,我将创建园区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以汇报,请予评议。一、xx 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201x 年 x 月,我区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成为国家试点后,区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大力发展认养农业。实现认养稻田 x 万亩,建立大型认养基地 x 处,认养客户 xxxx 余人。xx、xx 等认养农业品牌叫响全国,带动群众每亩地直接增收 xxx 元。二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xxxx、 xxxx 等观光农业项目火爆运营,xxxx、 xxxx、xxxx 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民宿产业方兴未艾,接待床位实现 xxxx 张。三是创新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电商企业 xxx 家、电商从业人数 x 万余人。 “xxx”“xxx”“xxxx”等农业电商平台运营良好。我们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互联网+ 认养农业”这样一种多业态复合型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如果我们创建成功,我们将以最虚心的态度,最扎实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真正将园区打造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样板,以实际行动推动习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 xx 落实落地,开花结果。二、园区发展情况xx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我区 xx 镇,占地 xx 平方公里。园区以“互联网+认养农业”模式为突破口,通过认养方式经营特色农产品。主要特色有:一是可视化运行。依托“互联网+认养农业 ”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全程可视;二是生态化生产。实现古法种植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产出生态、高效、优质稻米农产品,确保全程绿色无公害;三是公司化运营。成立认养农业公司,推行自主和托管两种认养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近年来,xx 县以打造 “万里茶道第一镇”为契机,立足“强龙头、建基地、树品牌、活流通、促增收”的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两红一园” (红芽芋、河红茶和现代农业产业园)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全县茶叶品牌整合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铅山红芽芋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编制了铅山县茶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产业规划,通过政策帮扶、技术支持、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式,积极引领农业实现规模化、园区化、精品化和产业化的融合发展。同时,铅山县还大力延伸农村产业链条,实现了“一产接二连三” ,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目前已投资 18.95 亿元建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江天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物流冷链中心、农产品展示及电商营销中心、生态休闲观光中心,形成了“一区两园五中心”的产业链式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位于铅山县高速路口,已建成区占地面积 7550 亩,流转耕地 150 亩,林地 9000 亩,水面面积达 3 平方公里,示范园创建后,占地面积将扩容至 10000 亩,推动土地流转 300 亩,水面面积扩大至 5 平方公里。园区已完成投资 2 亿元,其中政府投入 0.8 亿,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 1.2 亿。2016 年园区总收入达 2.6 亿,其中龙头企业贡献率达 85%以上。四、创建目标以“农业产业生态化,生态农业产业化”为基本理念,以园区信息化为基本支撑,以推进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建设目标,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用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用现代科技提升园区,充分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将这些新业态与种植业、加工业、餐饮业、乡村旅游等互相渗透、互相提升、融为一体,赋予农业的科技、文化和环境价值,提升农业和乡村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促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产业融合。力争到 2020 年建成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利益联结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示范作用显著的铅山农村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并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铅山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五、创建措施根据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的要求,积极发挥示范园示范推广、产业孵化、加工贸易、集聚扩散、科普培训、休闲观光六大功能;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农业技术市场、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养生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一是完善园区功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现代农业新技术、先进设施和科学管理模式,形成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技术组装模式与经营管理模式,使其成为技术新、产出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的样板。以示范园为载体,通过特色农业科研与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产业进行示范带动。以农业科教单位与专家学者的有关成果、专利为基础,引进风险投资机制,使园区(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品种集成的主体,新技术、新品种在园区内通过孵化、中试到逐步推广,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通过加强加工贸易、集聚扩散、科普培训、休闲观光等举措进一步完善示范园功能。二是合理布局规划。根据示范园区发展实际,空间规划上体现水田、林地、丘陵三种不同土地性质上的梯度推进。在水田主要布局粮、棉、油等农作物的高附加值种植;在林地主要布局水果、板栗、经济林等禀赋产业;在丘陵布局红芽芋、河红茶等铅山品牌产业。空间农业产业布局体现三个层次:首先,以突出农业项目的竞争力为主,做好农业的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围绕地方特色与成熟的农业产业,引进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和高品质的农业科研成果。其次,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作用,规划五个中心,主要服务于示范园区全面发展;再次,凸显示范园区功能的复合性,增加游乐、休闲、体验功能,发挥示范园区的综合效应。三是强化土地利用。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内涵挖潜为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适度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控制建设用地,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按照保护优先、调节融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强化用地性质分析、规模规划等举措合理充分利用土地。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和水土保持监测网络,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管,所有对水土保持影响较大的项目如道路工程及其它大型基建工程均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经审查后严格实施;重视生态环境安全建设,防止出现大面积水土流失。加强园区上游水库、河道的保护,保证饮用水安全,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质的要求;加强地表水供水能力和自净能力建设,提高地表水资源保障能力;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防止环境地质灾害发生。并通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园区生活污水生化消毒深度处理等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生态环境达标。五是做好园区服务。 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铅山县 2.5 万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动雇佣关系,解决 5000 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土就业。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每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不少于 50 次,培训农民不少于 5 万人。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同时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一流的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特此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