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方法与培养孩子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的方法两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537929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方法与培养孩子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的方法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方法与培养孩子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的方法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方法与培养孩子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的方法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 养 孩 子 的 思 维 能 力 方 法 与 培 养 孩 子 逻 辑 思 维 与 推 理 能力 的 方 法 两 篇培 养 孩 子 的 思 维 能 力 方 法埋头苦做,不如交流解题很多孩子在写家庭作业的时候,都是闷头苦做。做对了做错了都由得家长检查完,直接告知对错。中间一错再错的时候,家长还会很焦灼的催促孩子再想一想。这样弄的孩子紧张家长也是焦虑不已。在乐乐酱看来,这样的锻炼是有弊无益的。光看着孩子做,为何不试着了解一下孩子的解题思路呢? 在孩子解决了一道难题后,家长可以适当的和孩子交流一下解题思路。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数学主要的就是注重一个思维,思维训练活络后,再往后进行深度学习就也会容易一些了。孩子能够开口说出解题思路,就是很好的思维训练模式了。很多的家长都以为想要学好数学就需要多做题,可是,真正的一场考试下来,依旧能够发现很多孩子在遇到同类题或相似题的时候,仍是一错再错。让孩子通过“说”,来讲清楚错误环节,在予以纠正。这样孩子的思路就会茅塞顿开。培养孩子“质疑”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引导孩子对问题产生质疑、提问、反省,然后养成动脑的习惯。在孩子放学回来后,可以让孩子稍微回顾一下今天上了什么课,课上又讲了些什么。然后追问“为什么呢?”、“ 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以来达到启动孩子的思维能力,并让孩子讲述其过程和自己的见解。甚至于,可以不时的故意制造各种“坑”,让孩子去发现、提问、质疑之后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形成自己的一个思维方式、方法。养成质疑的习惯。培 养 孩 子 逻 辑 思 维 与 推 理 能 力 的 方 法一、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一个故事:妈妈给晨晨买了几本漫画书,本以为晨晨会像其他八九岁的孩子那样快乐得手舞足蹈,可晨晨却把书放在角落里,几天都没有翻。妈妈觉得很奇怪,便问晨晨为什么。晨晨告诉妈妈:“我看不懂。”妈妈又翻了一遍漫画,确认漫画里都是些简单的字,晨晨已经上三年级了,读起来应该没问题。再说许多孩子只看图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妈妈就是看到别的孩子拿着爱不释手才给晨晨买的。晨晨说:“就是因为上面的字太少,图画我又看不懂,所以才不看的。”“看不懂?”妈妈回想晨晨凡事懒得动脑筋,不禁产生了一种可怕的想法:“我的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观察能力是人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技能。要进行良好的观察,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感官,对事物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注意与判断。当孩子拥有了观察力,他就能从细微处窥全貌,也就为自己的推理与判断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观察能力较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认字能力虽好,却不理解其意,而且无法组织较长的语句;图形辨别能力差,看图形经常只看大概,忽略细节;对事物的观察不细致,分辨不出相似事物之间的差别。家长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训练时应注意:观察能力是不会自动发展的,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培养才能提高。心理学家曾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做过试验,结果证明,经过一年的培养,试验班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明显提高,能观察较多的东西,他们的观察数量由原来的 37%增加到 64%,而普通班有 70%的儿童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所以家长要依据儿童视觉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训练,以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训练游戏1 、种子发芽这类游戏可以训练孩子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学会观察是培养思维推理能力的第一步。游戏方法:1. 准备一颗种子和适合生长的土壤,和孩子亲手种下,并观察种子发芽成苗的过程;2. 围绕种子是怎样发芽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比如:什么时间种子长出根?什么时候长出叶子?颜色怎么样?每天需浇多少次水?3. 要求孩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的时间和温度,叶片的颜色和形状等。小提示:开始阶段,孩子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东看看,西瞧瞧,容易受不相干事物的干扰,忘记观察目的,这时需要家长及时督促和耐心引导。2 、空间连连看教孩子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顺序观察同一事物,或同一顺序观察不同事物,从而把握观察对象的整体和实质。游戏方法:1. 让孩子按空间顺序观察事物,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2. 比较不同角度观察结果的异同;3. 让孩子作简洁的观察纪录。小提示:家长带领孩子观察的事物最好新颖独特,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3、仔细看,找重点教孩子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克服观察时丢三落四的毛病,从而提高孩子观察的全面性。游戏方法:1. 按被观察事物的结构组成部分的次序进行观察。如从头到尾、由表及里、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2. 请孩子观察一尾金鱼:从整体顺序来看,分为上头、中躯、下尾三个部分。鳃以上是头部,肛门以后是尾部,而鳃和肛门之间便是躯干。从局部结构来看,以头为例,其前端有口,两侧有鼓起的眼袋和眼睛,眼的前面有两个鼻孔,两侧还各有一片鳃盖,鳃盖后缘掩住鳃孔,能开合,与口的运动相互配合,使水不停地由口流入,由鳃排出。经过这种有顺序有步骤的观察,就可以获得一个完整、清晰的观察印象。3. 在全面观察基础上,认准被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比如观察一只乌龟,乌龟的特征主要是其背上的壳。因为四只脚、两只小眼和短尾巴等都是其他许多爬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而非乌龟所特有。因此乌龟壳的硬度、形状、花纹才是观察的重点。4. 让孩子作观察记录,做成小册子,与同伴分享。小提示:对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及时给予赞赏和表扬,增强孩子观察的动力。二、概念形成能力一个故事:若若和可可是一对双胞胎。哥俩天天一起吃喝拉撒睡,衣服用品也都一式两份,爸爸妈妈总是一碗水端平。但是哥哥好静,弟弟好动,个性截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上了小学,哥哥虽不大爱说话,可学起数学来一点就通,不管在学校还是家里,作业很快就完成了,而且基本不出错。可弟弟就费劲了,在幼儿园点数就学了老半天,上学后一做计算题,恨不得把脚丫子都搬上来算数,妈妈要不帮着他讲解指点,数学作业就很难完成。家长怎么都想不通:“可可怎么跟哥哥这么不一样,对数学就是不开窍呢?”概念形成是指将分类信息纳入不同范畴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概念形成要基于属于和不属于某一个概念范畴的经验获得,概念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孩子的概念形成往往是通过样例学习,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处于发展过程中,对于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还未达到较高的程度。成人主要是通过学习规则来获取概念,概念的规则是定义事物是否属于某个概念范畴的准则。规则的学习比样例学习效率要高,但是它依然是建立在之前大量样例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达成的,家长要注意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和学习方式来对孩子提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概念形成不佳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学习速度很慢,需要反复讲解;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办法很快弄清楚,导致不能准确区分事物的属性;思考能力差,不能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家长对孩子进行概念形成训练时应注意:家长要了解孩子概念形成的特点以及培养方法,更多协助孩子思维的发展,为孩子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概念形成训练游戏1 、形状游戏这类游戏可以锻炼孩子视觉分辨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增强孩子数的概念和形状认知。游戏方法:1. 家长用绳子围成不同的形状,请孩子说出正确的形状名称;2. 家长用纸张折成不同的形状,请孩子说出正确的形状名称;3. 家长请孩子用语言描述不同形状间的区别;4. 家长请孩子用笔写出不同形状有几条边、几个角;5. 家长请孩子把大小不同的形状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小提示:家长尽可能通过生活里的小道具,来启发孩子感觉各种数与形的概念。2 、数字知多少这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保持按顺序听数字的能力,建立一对一的数字概念,为孩子进入运算阶段做好准备。游戏方法:1. 让孩子闭上眼睛,专心数听到的拍掌声或者鼓声;2.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变化鼓声节奏,考察孩子是否数对鼓声数;3. 让孩子根据每次听到的鼓声数,在家长放好的小盒子里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子;4. 让孩子根据每个盒子的豆子数量写下相应的数字,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5. 让孩子根据每个盒子的豆子数量按从多到少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并能指认 4 或 9 是第几个盒子,建立数字在序列中相对的位置概念。小提示:家长着重将数字和数量进行结合,建立多与少、大与小的概念,并重在让孩子用动作来反应。3 、数字符号指挥官这类游戏能锻炼孩子统整视觉和听觉符号的能力,并学会理解数量与符号一一对应的关系。游戏方法:1. 将写有不同数字的纸片摆在地板上,要求孩子根据数字大小向前走或者向后走;2. 向前走,数量越走越多,数字越来越大; 向后走,数量越走越少,数字越来越小;3. 用“+”“-”符号来代表前和后,让孩子了解数量的演变过程,并建立符号与数量的关系;4. 家长可以进一步设计其他的符号卡,比如等号(=)、大于号() 、小于号()、乘号()和除号();5. 针对每种符号家长要相对应地让孩子参与游戏中,使孩子运用感觉和动作更好地理解数与符号的关系。小提示:数学符号代表数字间的关系和计算方式,孩子只有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后才能解答数学题。三、推理能力的培养一个故事丁丁今年 8 岁,平时语言表达还可以,和小伙伴玩耍聊天都很开心,家里的长辈可喜欢他了,嘴甜招人疼嘛。可就有一样,有点小鲁莽,做事不爱动脑子想办法,老是等着别人给他解决问题。他的思维很跳跃,有时不能坚持在一个问题上思考,不能举一反三地学习知识,常常一道题给他讲明白了,下次换个情境又不会了。爸爸妈妈问了老师,老师也觉得丁丁学习效率和方法存在问题。推理能力是思考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需要对概念有深刻理解后才能进行。具体地说,推理需要经过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它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推理能力发展不良的孩子易出现以下问题:对空间、顺序、序列等概念理解困难;大脑处理加工信息的速度偏慢;对符号及数字运算不适;对数学概念掌握较慢;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不足,归纳概括能力差;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是可以挖掘和训练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家长对孩子进行推理能力训练时应注意:多角度认识事物是第一步; 归类法培养孩子的思维概括能力和敏捷度;数学解题是具体应用的训练。推理能力训练游戏1 、举一反三这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孩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举一反三地发现其他事物中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游戏方法:1. 家长先提示一个事物,让孩子找到另一个相对应的事物。比如:“车库和汽车的关系,就好比衣柜和什么的关系呢?”2. 确定孩子理解事物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后,进一步让孩子思考后填空:笑对于高兴就好像哭对于( );耳朵对于听就好像眼睛对于( );天空对于飞机就好像大海对于( )。小提示:如果是爱思考的孩子,可以鼓励他说得越多越好,也可以让孩子出题家长回答。2 、数字规律这类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识别和使用规律。游戏方法:请你认真观察下面的数字,找到规律,然后运用规律,推测接下来的数字会是什么?1、3、5、7、9、( )、( )、( )、( )1、2、3、5、8、( )、( )、( )、( )1、9、25、 49 、81、( )、( )小提示:此类数字推理游戏有很多,可以多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分析、复制和扩展规律。此类数字推理游戏有很多,可以多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分析、复制和扩展规律。3 、列表推理这类游戏可以培养孩子收集信息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游戏方法:明明一家(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去动物园玩,每个家庭成员喜欢的动物都不一样,用所给的线索和表格找出家庭成员们各自喜欢的动物。哥哥喜欢的动物最重;妈妈喜欢的动物啃树叶吃;妹妹喜欢的动物可以从树枝上挂下来;爸爸喜欢的动物是森林之王。小提示:开始阶段,孩子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东看看,西瞧瞧,容易受不相干事物的干扰,忘记观察目的,这时需要家长及时督促和耐心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